种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减少种畜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降低经济损失为出发点,对种畜长途过程中的手续办理、车辆准备、装车、卸车、运输路线和时间选择等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种畜;长途运输;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A
  种畜的长途运输是现代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环节。由于不少种畜运输者缺乏有关知识,导致种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受伤或死亡,甚至造成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尽量减少和降低种畜因长途运输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损失,笔者结合多次长途运输种畜的经验,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1 运输前的注意事项
  1.1 办理完善相关手续
  虽然种畜长途运输(出县境运输)过程中存在距离长短、种类不同、数量多少、方式等差异,但通常都需办理《出县境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等相应手续。为了保证运输的顺畅,减少运输途中的不必要的耽搁,相关手续务必在起运前办妥并随车携带,以备沿途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查验;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妥善保存好引种单位提供的种畜合格证明、育种档案、系谱记录等相关材料。
  1.2 种畜的准备
  为了降低因运输而产生的应激反应,种畜应吃好饮足,但不宜喂得过饱,同时可以在种畜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适当的电解多维、维生素C、谷维素等抗应激药物;若有怀孕种畜应注射黄体酮类药物,防止运输途中发生流产;脾气暴躁的种畜可以注射盐酸氯丙嗪等镇静药物;若是幼年种畜应注射长效青霉素等抗生素来增加抵抗力;装车前应仔细观察种畜精神状态,若有患病种畜最好不装车运输;种畜装车起运前再次检查核对种畜数目、耳号、系谱等资料,防止发生纰漏。
  1.3 运输车辆的准备
  运输车辆必须有合法运输的相关证件;整个车辆务必进行严格的消毒;车辆两侧应安装防护栏,防止种畜跳出或蹦出;检查车厢底板、两侧挡板是否有漏洞或尖锐异物,防止划伤种畜;检查车胎外观有无破损(长途运输,温度过高容易爆胎),如有应及时更换;检查车辆后门是否关闭完全,防止运输过程中后门蹦开;做好驾驶室卧铺处玻璃的防护,防止种畜损坏玻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车厢内铺湿木屑、稻草等垫料10~15cm,防止种畜发生机械性损伤。
  1.4 装车注意事项
  种畜装运时,应缓慢温和的驱赶,切忌粗暴驱赶或鞭打;如果是夏季装车,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车厢较长,种畜较多的情况下,一般可将车厢分割成2~4个小室,并将种畜按照头尾交替方式排放,保定好头部,防止打架或挤压;如果是采用双层装载方式,应该确保上层地板不漏水;装车完后应再次核对种畜数目、耳号,查看种畜有无夹缝夹腿、蹩腿、腿伸出车外、卧倒、劈叉、相互顶撞等现象,如果有应及时的给予调整。
  2 运输途中的注意事项
  2.1 运输线路的选择
  车辆出发前,运输者应仔细研究运输路线,尽量避开繁忙、拥堵线路,挑选路况良好、距离短、有饮水点、节约时间的线路;路线确定后要严格按路线行驶,不能随意更改;途中应保持平稳行驶,一般车速保持在80~96km/h为宜,尽量避免急刹车、急拐弯。
  2.2 运输时间的选择
  如果在夏季运输,为了尽量减少热应激,应选择在夜晚进行运输;如果是冬季,则应做好相关防寒保暖措施。
  2.3 关注天气变化
  运输途中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有暴风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的情况下,应提前做好相关防范措施。
  2.4 多检查、勤观察
  整个运输途中,要经常查看种畜情况,及时调整夹腿、蹩腿等现象;若路程在1d之内,则不需饲喂草料,1d以上的,每天应喂草料2~3次,饮水不少于2次,并保证每只种畜都能饮到水 、吃到料;若种畜卧倒或劈叉应及时赶起,如果实在起不来应调整到角落用绳子隔开固定,防止其他种畜的践踏;如果途中发生死亡,应将尸体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3 卸车后的注意事项
  3.1 卸车时注意事项
  种畜运到目的地后,人员、车辆、种畜应在门口严格消毒方可进入养殖区域;车辆应停靠到卸车台,缓慢温和的将种畜赶到相应的圈舍,并进行仔细的观察,若有受伤或生病的个体,应及时的进行治疗。
  3.2 饲喂注意事项
  因种畜长途运输后常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常会诱发疾病的发生,因此卸车后要限制饲喂草料,可以先给种畜饮用添加有葡萄糖或电解多维的水,待观察正常后可按产地饲喂方法,给与营养好、易消化的饲料,1周后,逐渐过渡到本场的饲喂方式和日粮构成。
  3.3 进场注意事项
  新购种畜不可与原有种畜同栏、同圈饲养;应把体重、体质、强弱、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种畜组合在一圈饲养;体弱、有病或在运输途中发生外伤的种畜应单独饲养,待恢复正常后再合群饲养;种畜进场入栏过程中不宜立即注射疫苗,应在体况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免疫注射,然后再进行驱虫。
  作者简介:孔维淑(1978-),女,汉族,四川荣县人,兽医硕士,讲师,任职于西藏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程跃红(1981-),男,四川荣县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其他文献
提高天气预测预报准确率是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气象保障,应从提高多种探测资料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数值预报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中尺度研究和天气会商、强化预报员队伍
德国跨国供热系统生产商菲斯曼(Viessmann)目前选用巴数特 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隔热保温材料。这种由巴斯夫生产的三聚氰胺树脂泡沫具有轻巧、阻燃的特点,适用于平板型集热器的侧
本文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论述了做好山区、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创新,完善与发展方法与措施,对于山区、半山区水土保持防止流失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对山区农
樟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利用1957~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年气象灾情资料,对发生在樟树市
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切片,这种形式存在诸如师生互动局限、教学资源的难以保存、丰富和共享、耗费时间和精力多等弊端。本文主要探讨在组织
喹唑啉化合物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农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结构修饰将不同药效基团引入到喹唑啉结构中,能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其在新型高效
针对目前在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条件,分析了促进农技推广和应用的策略,对开展农业科技的推广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