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和人群毒理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b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物标志(biomarker)基础研究的防病意义   早期发现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病危险性,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从接触有害的环境因素到患病(中毒)有一个过程,由于现代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可能研究疾病(中毒)临床前人体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包括污染物在体内的过量负荷、作用于靶细胞和靶组织的有效剂量以及临床前的生物学变化或毒效应.美国1989年将生物标志细分为接触生物标志(exposure biomarker)、效应生物标志(effect biomarker)和易感生物标志(susceptibility biomarker),研究内容及模式见图1。

其他文献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选录了柳永词两首,一首为《雨霖铃》,一首为《望海潮》,均是柳永词中的经典.柳永是慢词的开山鼻祖,享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美誉,在必修
期刊
国外新兴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为我国步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促进教师教学变革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研究发现,国外教育神经科学对于教学设计、教学评估以及
窗外雨蒙蒙.一支笔,一张纸,坐在窗前摹画树上的叶子,心有所思,思考树叶这辈子.rn树叶这辈子我从小就知道.春天,在枝头发芽,鹅黄嫩绿,填补树枝上的空白;夏天,绿叶挤满树枝,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