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脑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发生、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促使神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坏死及损伤修复。该文就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1β、10等)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发生及保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机 构】
:
225001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新生儿科,225001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新生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脑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发生、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促使神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坏死及损伤修复。该文就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1β、10等)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发生及保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内在投入在职业应激外源性因子与职业倦怠关联中的中介效应,为明确内在投入的健康效应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于2015年6至7月,对广东省电子制造服务业员工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共纳入1 994名研究对象。采用知情同意自填问卷进行信息收集,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职业倦怠通用调查量表分别对电子制造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应激和职业倦怠进行测量。采用线性分层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对内在投入中介效应进行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分析负性情绪在职业暴露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主管支持对职业暴露与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5年9至12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浙江省6所三级医院543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职业暴露风险问卷、负性情绪问卷、主管支持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结果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指数总均分为(11.43±7.19)分、情绪衰竭为(3.19±1.24)分、工作低成就感
目的了解长时间视频对作业人员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3至10月,选择某部队内勤视频监控作业战士120人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消防作业战士155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分析视频作业时间与球后动脉血流
目的评价海上石油作业平台员工职业倦怠及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分析职业应激、职业倦怠及职业生命质量的关系,探讨职业应激对职业生命质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方法于2015年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海洋石油公司8个作业平台共382名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采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WL7-32)、职业应激简化量表(OSI-R)、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测量调查
目的探讨手术室内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医护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6月,选择33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参加气腹手术17人作为接触组,开腹手术16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量两组人员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等,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卫生问卷调查,收集年龄、体重、术后症状等信息,手术室内CO2浓度通过便携式红外线CO2分析仪进行连续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在手术开始30 m
目的了解某中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情况,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和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至12月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4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影响因素、发生环节、暴露源以及职业防护情况等。结果该中医院2015年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0%(48/1 455),发生强度为0.04次/(人·年)。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中护士
目的探讨心率作为评价体力劳动强度优选指标的可能性。方法于2015年9至10月,选择111名男性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运动方式,进行不同强度(20、40、60、80、100、120、140、160、180 W)的运动人体试验,每一运动强度持续6 min;受试者佩戴K4b2便携式心肺功能仪,实时监测运动中的心率(HR)、肺通气量(Ve)、氧耗量(VO2)和能量代谢率(E)。采用Origin分析
为适应出生后环境,新生儿的心血管系统在出生后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转变。由于这一时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许多生理变化和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应该能够通过非创伤性、连续、实时、精确地监测心输出量、组织灌注水平、微循环和组织氧运输,获得复杂的生理数据,为研究新生儿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帮助。
营养不良是较为常见的临床问题,一些危重患儿存在基础疾病,机体代谢率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较普通患儿更高。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危重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及并发症,延长病程,影响疾病转归,增加病死率。尽早对危重患儿进行有效营养评估,及时发现其营养不良状态,早期指导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国内外营养评估主要是从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及营养风险筛查等几个方面进行,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