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处处春光乍现。
我呼吸着清冽凉爽的空气,沿广场拾级而上。极目眺向远处的河面。此时水面上尽是朦胧的雾气。几只白鹅悠闲地在水面上荡漾,身后留下几道浅淡的水痕,一会儿便隐去了。湖中心的鸢尾岛在雾气的遮掩下,犹如身披薄纱的仙女,忽明忽暗,使人恍若仙境。但定睛一看,岛上隐约浮现出了亭台楼阁,奇岩怪石,转阁朱栏,以及那玉带一般连接着小岛的石拱桥,也颇有一番仙家韵味。
收回视线,猛然惊觉自己被绿色包围了。定睛一看,原来是成片的翠竹。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林中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幽远的鸟鸣,看那竹海起伏,再缀以几点桃花,像极了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画,美的摄人心魄。河边春柳轻抚水面。芊芊细柳如一个个流连顾盼、一笑百媚的美人,尽态极妍。
但我仍觉得这有些不够,这终究没有合乎我男儿的胃口。明明是滨河公园,就应该有些能衬托得起浩浩汤汤的大河的物什,但却终究只有一些纤细翠柳,岸堤小花,作为一个娱乐场所当然不错,但终究没有长久保留的意义。景物的媚态未免太过浮夸了些,我带着点小遗憾起身欲走,但不经意间忽然瞥见远处水面上有几个巨大的物体,如同昂首向天的巨龙一般,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快步走向了岸边,雾气渐消,我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不是什么巨龙,而是一棵枯树,一棵被洪水摧毁了生机,却仍然盘枝错节,遒劲有力的枯树。生命早已消失,但骨架依旧展现它的铮铮铁骨和生前的枝繁叶茂。
我似乎看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一棵苍天大树泽被着其他生灵,春华,夏茂,秋实,冬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而某年某月,河水来袭,它被无情的吞没,任急流冲刷,任时间荏苒,它孤独挣扎,最终成就了这番盘虬卧龙之姿。
这是怎样的一生啊?生前它蕴育生灵,为大地带来生机,死后它雄姿不逝,傲然挺立。若于人,这便是无憾的一生吧。
雾霭已散,夕阳正浓,金色的斜晖洒满河面,波光粼粼中那苍劲的古树,如同身披金甲的勇士,愈发的斗志昂扬。
回程的路上,我在思考著一个问题:明媚的花草,从视觉上来说自然是美的,然而今天的行程,我的目光却全然被那棵枯树所摄取。他不能称得上美,甚至有那么一点丑陋,枯萎的树枝根本不像是春天的产物,更像是遗产,来自寒冬,带着死亡气息的遗产。那么,就是这么一棵树,为什会让我觉得他是美的呢?
或许美是源于内心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吧,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将世界上每一事每一物都已美的形式化进自己的内心,一个贫穷的乞丐,当他将援助之手伸向他人时,自己本身也就成了美的化身。
世界美不美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视角,善于发现,才会有所收获,这样看来,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美的殿堂中,是否也应将美播撒给其他尚无知的人们呢?是否也应发现自己的美,而宽容其他人的抱怨和破坏呢?
毕竟,我们活在一个美的世界。
我呼吸着清冽凉爽的空气,沿广场拾级而上。极目眺向远处的河面。此时水面上尽是朦胧的雾气。几只白鹅悠闲地在水面上荡漾,身后留下几道浅淡的水痕,一会儿便隐去了。湖中心的鸢尾岛在雾气的遮掩下,犹如身披薄纱的仙女,忽明忽暗,使人恍若仙境。但定睛一看,岛上隐约浮现出了亭台楼阁,奇岩怪石,转阁朱栏,以及那玉带一般连接着小岛的石拱桥,也颇有一番仙家韵味。
收回视线,猛然惊觉自己被绿色包围了。定睛一看,原来是成片的翠竹。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林中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幽远的鸟鸣,看那竹海起伏,再缀以几点桃花,像极了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画,美的摄人心魄。河边春柳轻抚水面。芊芊细柳如一个个流连顾盼、一笑百媚的美人,尽态极妍。
但我仍觉得这有些不够,这终究没有合乎我男儿的胃口。明明是滨河公园,就应该有些能衬托得起浩浩汤汤的大河的物什,但却终究只有一些纤细翠柳,岸堤小花,作为一个娱乐场所当然不错,但终究没有长久保留的意义。景物的媚态未免太过浮夸了些,我带着点小遗憾起身欲走,但不经意间忽然瞥见远处水面上有几个巨大的物体,如同昂首向天的巨龙一般,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快步走向了岸边,雾气渐消,我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不是什么巨龙,而是一棵枯树,一棵被洪水摧毁了生机,却仍然盘枝错节,遒劲有力的枯树。生命早已消失,但骨架依旧展现它的铮铮铁骨和生前的枝繁叶茂。
我似乎看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一棵苍天大树泽被着其他生灵,春华,夏茂,秋实,冬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而某年某月,河水来袭,它被无情的吞没,任急流冲刷,任时间荏苒,它孤独挣扎,最终成就了这番盘虬卧龙之姿。
这是怎样的一生啊?生前它蕴育生灵,为大地带来生机,死后它雄姿不逝,傲然挺立。若于人,这便是无憾的一生吧。
雾霭已散,夕阳正浓,金色的斜晖洒满河面,波光粼粼中那苍劲的古树,如同身披金甲的勇士,愈发的斗志昂扬。
回程的路上,我在思考著一个问题:明媚的花草,从视觉上来说自然是美的,然而今天的行程,我的目光却全然被那棵枯树所摄取。他不能称得上美,甚至有那么一点丑陋,枯萎的树枝根本不像是春天的产物,更像是遗产,来自寒冬,带着死亡气息的遗产。那么,就是这么一棵树,为什会让我觉得他是美的呢?
或许美是源于内心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吧,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将世界上每一事每一物都已美的形式化进自己的内心,一个贫穷的乞丐,当他将援助之手伸向他人时,自己本身也就成了美的化身。
世界美不美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视角,善于发现,才会有所收获,这样看来,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美的殿堂中,是否也应将美播撒给其他尚无知的人们呢?是否也应发现自己的美,而宽容其他人的抱怨和破坏呢?
毕竟,我们活在一个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