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摆拍人质解救行动之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22日,墨西哥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以3:2的投票结果,裁决驳回对弗洛朗斯·卡塞的所有指控,当庭释放。而在此之前,卡塞女士曾因绑架罪而被判处了60年徒刑。此消息一出,在法国、墨西哥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另一个诺克斯案”(2009年,英国女孩诺克斯在意大利因谋杀罪被判处26年徒刑,经上诉后在2011年被无罪释放)。
  那么,这究竟是一桩什么官司呢?案情挺曲折的,还得从头说起。
  夜袭抓捕
  2005年12月9日,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大票全副武装特警,悄悄包围了一处位于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别墅。随后,一声令下,他们从几个方向,同时突入房间里。
  整个行动干净利索,从发起冲击到顺利完成任务,只用了短短几分钟,3名人质就被毫发无损地解救,4名绑匪被当场活捉。这一幕,被跟随警察行动的几家媒体统统拍摄下来,很快就向全国观众播出了。
  随后,警方宣布,这4名绑匪,属于一个叫做“黄道十二宫”的犯罪团伙。团伙头目叫做巴利亚塔,而他的同居女友,正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卡塞女士,也是该案的同谋,他们还被指和多起其他绑架案件有关。
  近年来,墨西哥各种暴力犯罪活动猖獗,绑架案在当地几乎已经不算新闻。但此案因为在各大电台的新闻里反复播出,变得在墨西哥家喻户晓。而这些特警,隶属于墨西哥联邦警察总部(MFP),平日里很少公开亮相,战斗力绝非普通警察可比,更为此次成功的抓捕行动增添了一抹亮色。警方在民众中的声望不怎么高,一向被认为是缺乏战斗力,而这场成功的突袭,多少为警方挣回了一点面子。
  这是摆拍?
  然而,仅仅在几周之后,事情就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卡塞女士公开叫板墨西哥警察总监赫纳罗·加西亚·路纳,呼吁他站上来和她当众对质,讲清楚那场抓捕的真相。公众一时没反应过来,這个嫌疑人咋还这么牛呢?
  又过一个月,高潮一幕终于上演了:
  丹尼尔·卡贝扎·德瓦卡先生,堂堂的墨西哥总检察长,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被迫公开承认:
  “呃,那其实是……摆拍的现场啦。”
  什么?摆拍?
  没错,那段被电视新闻反复播出的抓捕行动画面,只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闹剧而已。实际上,卡塞女士及其男友巴利亚塔,是在前一天的晚上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被警车逼停后抓捕的,然后被秘密押送到了那处别墅。天亮之后,再由特警们神兵天降,在摄像机的拍摄下冲进去,把他们再次“抓获”。
  此言一出,舆论大哗。德瓦卡不得不解释说,这一切都怪那几家电视台,是他们嫌抓捕镜头不好看,非要我们摆拍的……
  这下,墨西哥警察的脸算是给彻底糟蹋尽了。
  证据在哪?
  不过,尽管承认了抓捕现场确系摆拍,或者说是公然造假,墨西哥警方却并不肯就此认错放人。他们坚信,卡塞女士就是绑匪之一,而且还是犯罪团伙中的核心成员。于是,漫长的审判程序开始了。
  不过,检察官和警方手头有的证据,实在不能算扎实,基本上都是证人的证言。而且,考虑到警方曾经把被告人卡塞女士绑架式地塞进案发现场,现场即便提取到物证,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用法律术语来说,就是“这些证据已经被污染了”,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
  而在证词方面,同样也是千疮百孔。
  首先,是被告人卡塞女士自己的供词。自始至终,卡塞女士都不承认与绑架案有关,她坚称自己的确是巴利亚塔的女友,但对他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从没参加过犯罪行为,更不知道有什么“黄道十二宫”黑帮了。
  而本案另一被告人巴里亚塔,虽然对自己的绑架行为供认不讳,但坚持说女友与此无关,既没有策划也不知道这些被绑架者的事情。
  还有一个被告人,巴里亚塔的同伙戴维·奥罗斯科,在2009年5月作证,说被告人卡塞也是这个黑帮的领导人之一,他作证的录像曾在墨西哥各大媒体上播出过。然而,一份2010年7月的法庭审讯记录显示,奥罗斯科却又曾经当庭翻供,说他当初说的话全部都是谎言,因为一些戴着面具的人曾对他严刑拷打,包括多次电击,甚至威胁要绑架他的老婆孩子,他才不得已作了伪证。证言前后矛盾,似乎也很难分辨,到底哪一次才是真话?
  既然同伙的供述没法找到突破口,那受害者的呢?
  受害者之一,巴里亚达雷斯先生和他11岁的儿子,遭绑架之后被拘禁了52天,整个过程中都被蒙着眼睛,所以看不到绑架者的面目。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声称辨别不出卡塞女士的声音来,但后来又改变了说法,一口咬定被告人卡塞就是绑匪之一。即便他们没有存心作伪证,在那样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光靠听声音就辨别出一个陌生人来,似乎也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因此,其证词的可信程度不得而知。
  倒是另外一个受害人,埃莉萨尔德先生,坚持认为卡塞女士就是绑匪之一,甚至对自己曾进行过性侵犯。他也是警方手中唯一的王牌了。
  漫漫长夜
  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卡塞女士是否真的参与了绑架犯罪,但从墨西哥检方提交的证据来看,并无过硬的物证,证人证言又彼此矛盾且存在逼供、诱供的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形成完整、可靠的证据链,显然是不足以定罪的。
  然而,2008年4月25日,卡塞女士还是被法院裁定犯有“有组织犯罪”、“非法剥夺3个人的人身自由”、“非法持有军用武器”三项罪名,一共判处有期徒刑96年。
  面对这令人窒息的刑期,卡塞女士当即表示上诉。在随后的两次审判中,刑期被相继降为76年、60年,但这依然会毫无疑问地葬送她的余生。
  2009年,卡塞曾上书墨西哥司法当局,请求允许将她引渡回法国的监狱服刑,甚至法国总统萨科奇都曾为她求情。于是,墨西哥官方特别派出专家与法国方面接洽,但研究后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因为她的剩余刑期太长,超过了法律允许引渡的刑期上限,所以不能允许。
  2012年2月,上诉法庭维持了她的有罪判决。
  2012年3月,最高法院,以3:2的投票结果,终审驳回了她的上诉。
  最后一线光明,似乎也已熄灭。
  余波未平
  然而,在最高法院的裁定中,却也不得不承认,警方的做法还是侵犯了被告人卡塞女士的合法权益。在其律师的一再坚持下,最高法院指派了奥尔加·桑切斯大法官复查此案,终于在今年重新开庭。
  墨西哥最高法院的裁定中认为,很显然,那场假抓捕的闹剧侵犯了卡塞女士的正当权益,同时,拒绝法国领事定期探望她的做法也于法无据;因此,不应该再对其继续司法审判流程,故于1月22日作出了立即将其释放的裁定。
  次日,卡塞女士结束了8年的噩梦之旅,飞回法国;迎接她的是家人、朋友和自发赶来的法国公众。
  此案一出,法国人和墨西哥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一项民意调查中,90%的人认为,卡塞显然是有罪的,将其释放是对那些被害人的第二次伤害。也有人认为,这是墨西哥当局向法国妥协的结果——这种猜测毫无道理,墨西哥曾拒绝了法国的引渡申请,甚至不惜撤销了计划中在法国举办的“2011-墨西哥年”系列活动。
  真正的影响,恐怕还是对墨西哥司法改革的促进。
  现在,所有的墨西哥警察都被要求重新学习法律规定,并在抓捕嫌疑人时必须按规定宣读《米兰达警告》(即“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可能作为对你不利的证词……”),甚至法律本身也进行了修订,强调了无罪推定原则(即任何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清白无罪的)。当然,纸上的法律还必须依靠活人去执行才有效果,但这终归是个好的开端。
  这些,恐怕才是卡塞案这番惨淡的折腾中,闪烁着微光的部分。
其他文献
17岁的托马斯·乔恩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按摩师,独自经营了一家小小的按摩店,生意不温不火。空闲的时候,他总想着转行,寻找到其他更赚钱的门路,但是一直无果。  2000年的一天,有一个美国退伍老兵来到乔恩的按摩店做按摩。在聊天的过程中,这位老兵讲了自己以前驻守在中东战场上的许多故事,还不时埋怨一下:“那时在军营里压力太大,而且非常苦累,连一杯解乏的美式咖啡都喝不着。”  老兵无意间说出的这句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充满正能量的标语。做学问、干事情,确实要“天天向上”。“天天向上”,是进步的表现,是时代的需要,是成长的标志,是成功的阶梯。如果你“天天向上”,老板满意,领导高兴,老师喜欢,父母欣慰,同事羡慕,对手嫉妒。  然而,笔者在此却想说,做人不妨“天天向下”。  “天天向下”,就是要学会弯腰;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放下架子;就是不露锋芒,虚怀若谷;就是不卑不亢,
书店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和判断构造出一个思想的、意义的世界。这是书店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  在上海,季风书园的名气也许比不上“新天地”响亮,却也是颇受瞩目的文化地标。许多人说起它时,还会提到台北的诚品、北京的万圣书园……  走进每一家季风书园,摆在最显眼位置上的多是新近出版的政治、哲学、历史等严肃读物,非常醒目,而那些在市场上知名度很高的畅销书却没有受到多少追捧。  这正是季风书园董事长严搏非的眼
越狱是否能解决一切难题?有影迷惊呼:真的猛女,敢于面对4P的惨淡人生!  探戈足以涵盖一切,但与生活相比,它又显得那么简单。  足球、探戈属于阿根廷的两大国粹。获得198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波兰影片《探戈》,场景单一、人物众多,少年、婴儿、老人、小偷、情侣,人们在狭小的空间并行不悖,联系如此紧密却又如此孤独;游戏、饮食、意外、盗窃、偷欢,从出生到死亡,枯燥、重复的影象完美地诠释了探戈的真正内
普雅花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历经百年的风雨才开花。花开时极为壮观:花穗巨大,形如铁塔;万朵锦簇,云蒸霞蔚。流溢的浓香浸润着贫瘠的土地,让人痴迷,让人沉醉。  普雅花用百年等待只为一次开花,值吗?要知道等待是寂寞的,等待是孤独的,等待是漫长的,而且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这荒无人烟的高原之上。  普雅花也许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无人光顾,无人赏识,都阻挡不住它执著地等待开花的梦想。普雅花不会思考,却给我
有时候,你很想念一个人,但你不会打电话给他。  打电话给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不打比较好。  你很想念爸爸和妈妈,所以打电话给他们,跟他们聊天。可是,每一次,你们都会吵架收场。下一次,当你拿起话筒,很想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你会犹豫一下,然后放下话筒。  你打电话给一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以前,你们什么也可以谈;现在,只会谈一些无关重要的事,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从此以后,当你想念他,你不会打电话给
笔者不信佛,但间或也了解来自佛家的信息,法师们的一些言谈常会使我获得人生的启迪。我相信,这既是法师们对佛的见解和体会,更是他们对人生的见解和体会。  台湾有位正严法师,他就说过这样的话: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烦恼,当遇到烦恼的时候,应该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笔者所记不是正严法师的原话。但“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这四个“它”,却是正严法师一字不差的原话。  我称这“四它
天气自身有它的规律,人未必充分地认识到,即使充分地认识到以后,也未必充分尊重。  我们知道,天气本身也有野性,我们现在是在驯化天气,是在驯服天气。在驯化天气时,你不能把一个天气由狼驯化成狗,不能把一个野生的天气用来圈养,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悬念都没有了,所有的奥妙都没有了,我们可以随意地去人工造就一团云、人工制造一场雨、人工改变春夏秋冬季节变化进程的话,这个星球上,人的生存之美就减少了很多。  有一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遗传得考基因,这是唯一的途径。   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种生长于泥土中的线虫,当其发生突变而成为长寿线虫后,即使其后代没能从基因水平上继承这一长寿突变,也会将这一长寿特质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在基因没有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只需改变外部的环境因素,长寿依然可以“遗传”。科学家们的这一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近期《自然》(Nature)杂志网络版上。    神奇的发现    
我有一对堪称神仙眷侣的朋友。他们像两颗糖果一样粘在一起,上班短信不断,下班形影不离,无声无息地搬到一起并结了婚,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快乐得像两只老鼠。  可是过了两年,那个女孩儿来找我,诉说她的不安。  她问我,你说怎么办,我们这样在一起,真是太没有出息了。  我说,你们这样不快乐吗?  她告诉我,就是因为太快乐了,糊里糊涂一下就过了两年,完全不思上进,回想起来觉得心里慌慌的。遇见他之前,她本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