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课程,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开展更加有效地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首先概述激励教育的内涵,分析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激励教育进行教学,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教育;内涵;问题;应用措施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就是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语文教学,语文不仅是学习的主要科目,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对思想的禁锢,舍弃通过训斥和批评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良好地激励,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法进行鼓励,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教育的含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激发和鼓励,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就是要灵活应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地激励,可以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动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激励教育手段,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还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语文教材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我国的教育方式、方法随着新课改的施行有了很大改变,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产生明显地变动,教材也进行了升级,教材中有很多先辈事迹。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教材中再多添加一些现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并且,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他们知识结构也有很大地变化。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基本上在入学之前通过父母已经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然而语文教材没有能够随着时代“更新升级”,这就导致学生从家长那里学习的知识和教材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无所适从,缺乏良好的主动性。
  (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由于小学生在入学之前都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长通常都是通过劝说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约束,学生就会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高分”,考试就是让家长高兴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存在着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针对这一点采取措施,导致学生都是在被动情况下进行学习,参与度很低。比如,有些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识字教学时,就教学生认识字形,让学生学会这个汉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没有让学生知道这个汉字的来历和含义,这就使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
  (一)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激励教育开展教学活动,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过于单一,而是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时时感受到新鲜感,从而能够乐于进行语文学习,能够扭转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让学生更加敬爱教师。教师在激励学生的时候,不仅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还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鼓掌的方式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戴小红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有些学生的作业完成得很好,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贴上小红花,让其对其他学生和家长进行展示,从而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可以为学生组织朗读比赛,对表现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乐于朗读,还能够带动其他学生喜欢上朗读,使学生的参与度也极大地增强。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热爱教师、热爱对语文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新课改中则明确要求现在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个性,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激励教育开展课堂教学时,要采用丰富的语言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弱点和优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激励教育,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表现的舞臺,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充分展示出来,才能够充分发挥激励的教育作用。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先自主预习,使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待学生完成初步预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积极回答问题,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回答说:“因为乌鸦被狐狸赞美,就想唱歌,但它忘记了口中还有肉。”教师就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果有的学生说:“因为乌鸦太笨。”很明显这不是准确的答案,教师首先要鼓励这个学生敢于大胆回答问题,然后指出其中的错误:“乌鸦可不是因为笨才会丢了肉,你再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乌鸦要张嘴呢?”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没有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有些学生比较害羞,或者害怕回答错了出丑,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教师就可以让这些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培养其自信心,在学生完成朗读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在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所以,教师采用激励教育,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对每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三)保证激励教育态度的亲和性
  小学生通常对其他人的情感变化十分敏感,特别是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其想法也是天真烂漫,对教师有天然的敬畏心理,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惧怕的心理,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小学生也有巨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让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转变为“尊敬”。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教师,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意保护学生的主体个性,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教师通过巧妙的应用激励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喻越.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6(8):82-83
  [2]冯亚娟.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作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7(2):00216-00216
  [3]黄艳芬.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007-00007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HBV基因多态性。从而有助于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疾病预后的判断。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将HBVDNA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扩增产物尽杂交。芯片显色。结果分析。结果
三十年前,亦即1981年,经教育部和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上海苏联东欧研究所成立了。这是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老领导陈沂同志和上海社科院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数学文化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同时,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每年均涉及有数学文化方面的题目,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使学生感受数学课堂“文化气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数学能力成为当前任课教师关注的重要内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颐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27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 271例(其中GCS≤5分88例)中合并颅内
【摘 要】小说中缓笔技法虽然主要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缓冲作用,但它的影响所及却决定着整篇小说故事情节叙述的生动性和节奏感,决定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没有缓笔就没有精彩的故事。  【关键词】小说;鉴赏;缓笔;魅力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往往是以情节取胜,以情节取胜的小说也不完全是紧张激烈的,也会出现延缓松弛的情节,延缓松弛的叙事笔法也称缓笔法在周星驰导演的魔幻大片《西游降魔篇》中,让观众印象深
非常规实验是与教学中的常规实验相对应的,主要是指运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物品开发出具有创造性、趣味性等特征的一些实验,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或说明一个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广受教师的关注和学生的喜爱。   一、非常规实验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用   1.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为了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许多教师采用了
【摘 要】高中数学数列问题是必修课的难点,掌握数列的解题技巧对自如应对高考中的数列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高考数列常见题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八种数列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  数列问题是高中必修课程中的重难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及高考命题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数列课程比重日渐增多,高考中经常出现创新题型,因此,在学习中掌握高考数列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