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而让学生参与的体验学习,正是充分实践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我们教学中反复强调的知识点、题型,学生还是很容易忘记。这也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方法,而未真正参与在平时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们经常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有时还会要求学生将黑板上的板书抄下来记牢,表面上看起来我们一节课的知识传授完成了,但从学生层面看效果很差,这就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样,有了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就当是老师上课讲的知识),有了叶绿体(就比作是学生的大脑),可是,沒有光(反应的条件——比作是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方法),光合作用也还是反应不起来啊!那么,光从何来呢?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通过巧设问题、引导探究、变式拓展、回顾反思等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光”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一则教学案例,谈一些个人的感悟和体会,以供各位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