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的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探索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流程,体现了以数据为基础的5个教学理念,即Data(数据)、Demand(需求)、Deliver(传递)、Dive(深度探究)、Dynamic(动态、活力),是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智慧课堂新模式。本文对基于电子书包的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特征
  分类号:G632.4
  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与教育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智慧课堂成为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的前沿理论和热点。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在近几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丰富了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也为兄弟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1.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2015年,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在初二年级选择了两个班,配备了电子书包,建设了教室智能教学平台,互联网连接云服务平台,开始智慧课堂实验。之后持续进行智慧课堂的实验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2018年作者带领实验班教师团队提炼出了5D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2019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5D智慧课堂的实施与研究》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立项,成为省级课题。
  5D智慧课堂是在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基层学校探索的一种基于电子书包智能教学系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智慧课堂新模式。该模式体现了以数据为基础的5个教学理念,即Data(数据)、Demand(需求)、Deliver(传递)、Dive(深度探究)、Dynamic(动态、活力)。课前数据是学情诊断的依据,以数据看学情,以学情明需求,以需求定传递,以传递引探究,以探究求活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课堂。
  2.5D智慧课堂的特征
  2.15D智慧课堂是学习理论的融合。5D智慧课堂吸纳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营养,并进行有机融合。Deliver(传递)理念遵循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Dive(探究)理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2可以实现全时空的学习和交流。5D智慧课堂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教室智能教学平台、企业云服务平台等“云—台—端”一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多种学习场景无缝衔接,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学习。
  2.3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5D智慧课堂借助于“云—台—端”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教学。课前教师通过发布微课、学习任务单,了解学情;课中当堂检测,即时数据分析,随机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课后布置作业,在线提交和批改。
  2.4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辅导。5D智慧课堂采用动态数据分析和学习评价技术,可精准描述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教师提供他们的个性特征,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推送多元化、个性化作业,提供精准辅导,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
  3.5D智慧课堂教学流程
  5D智慧课堂在“云—台—端”技术系统下,课堂教学流程采用教与学、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设计、可持续循环的系统设计方法,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3.1课前阶段
  (1)明确课标,录制微课。教师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然后录制3~5分钟的微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2)科学命题,查看数据。教师在录制微课之后,制作一张以习题形式呈现的任务单,以检验课前预习效果。学生以在线方式提交,平台对之及时统计分析,教师查看数据了解学情。
  (3)了解需求,制定目标。教师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了解了整体学生的预習情况和知识能力基础,精准的判断出学生的需求,并进一步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3.2课中阶段
  (1)问题导学,引领探究。教师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的媒体优势,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提出带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与探究,并时刻指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提交探究成果,智慧平台的即时评价功能将探究成果准确反映。
  (2)适当调整,梳理深化。智慧平台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精准的过程性评价,教师据之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对难点问题、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精彩讲解。
  (3)当堂检测,精准教学。在5D智慧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终结性测试,以准确了解整体学生和个别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掌握情况,为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和课后作业布置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
  3.3课后阶段
  (1)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在5D智慧课堂模式下,课后作业是分层的,教师将学生分为A、B、C三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有效克服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实现了因材施教。
  (2)及时批改,精准辅导。依托于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学生完成作业客观性试题提交后,由系统进行直接批改,及时准确。教师借助智慧平台,针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可进行线上讲解辅导,也可录制成作业辅导微课放到平台上供学生学习。
  3.4 5D智慧课堂实验的收获与反思
  (1)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5D智慧课堂实验使教师认识到智慧课堂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认识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设计,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依托5D智慧课堂实验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研究能力。
  (2)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课中教师讲的虽然少,但是质量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课后学生作业更有针对性,知识巩固程度更高了。在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期间,5D智慧课堂在线上教学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3)带动了全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通过5D智慧课堂实验,使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随后学校先后引进和建设了智学网智能阅卷系统、交互式智能白板教学系统、异度云录播系统、钉钉办公教学系统,基本实现了管理教学评价的信息化。
  总之,学校5D智慧课堂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价值,数字资源偏少、不配套,教师制作费时耗力。但现代科技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将坚定不移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革命。
  参考文献:
  [1]刘邦奇,吴晓如《智慧课堂—新理念 新模式 新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和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2014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当中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课本教材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人才。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并运用科学的、正确的语文课程教学方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等方面提高,从而达到优质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本文简单介绍了独立学院作为新兴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我校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教师团队,其次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手段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须从加工制造型大国向设计创新型强国转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企业的重视以及
以渔光互补为基础的水上光伏电站是"光伏+"的重要应用形式。本文重点介绍了水上光伏电站的应用形式和设计与施工要点,根据水域可分为桩基固定电站和水面漂浮电站,并对两者进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城市餐厨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衢州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本文列举了国内外餐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