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数学,学会生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相比,2012年绍兴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生活性、灵活性加强,尤其在审题方面尤为加强,总体难度略微增加。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
  关键词:能力;素养;思维;考核
  每年的中考,仅次于高考的影响力,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既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水平的检测,又是为高中乃至大学输送优秀人才的途径。做好中考的试题命制,认真总结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很好地总结中考试卷,积累经验,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和疏漏,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2012年绍兴中考数学试卷作总结和赏析。
  一、试卷的总体特点
  与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相比,2012年绍兴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总体稳定,生活性、靈活性加强,总体难度略微增加。本套试卷在保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了知识性和时代性。知识点的涵盖主要体现了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等三大板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重基础知识的考核
  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和能力,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能通过观察、实验、运算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及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实现对特定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2012年绍兴市数学中考试题突出了双基训练,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掌握及领悟能力的考查。
  2.注重能力和素养的内涵考核
  新课改实施以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深化。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的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2012年中考数学试卷在“稳中求变”的过程中,在题目的形式上体现了新颖,让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感觉很“不顺手”之外,对传统解题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可见,这套试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9.(2012绍兴)在一条笔直的公路边,有一些树和路灯,每相邻的两盏灯之间有3棵树,相邻的树与树,树与灯间的距离是10 m,如图,第一棵树左边5 m处有一个路牌,则从此路牌起向右510 m~550 m之间,树与灯的排列顺序是( )。
  ■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选B。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面的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注重对学生分析、判断、思考能力的考查。几何探究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推理能力,难度加强。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核
  学习是为了不用学习,教是为了不用教,所以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年绍兴市的中考数学题目,对后续学习有重大影响的知识点,在试题中体现较多。比如,高中阶段也会涉及的代数式的变形、函数知识、算法的渗透等。其次是考查学生潜能的内容也有所体现,对学生思维开放性、严谨性和深刻性、数值规律的探索等,都有涉及。
  如,14.(2012绍兴)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只需填序号)。
  考点:函数的图象。答案为:④②。
  这样的题目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后续的学习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学习方法指导
  分析中考试题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教,更好地学,所以,教师要遵循“例题讲解要善于拓展、解题思路要善于优化、习题归类要善于类化”的原则。
  1.明确考试重点
  通过对2012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有效把握数学学习的要点和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特别要重视对“双基”的教学,概念要讲解透彻,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梳理清楚,基本概念及定理要弄懂、弄通,这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要实实在在抓住复习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考点以及各章节的连贯性、依存性,基础性内容更要细致入微,详尽讲解,让学生在复习中,知识水平与能力获得最大的提高。
  2.梳理知识体系
  把知识系统化,完善知识体系。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读题能力,养成审题严谨、解题完善的好习惯,对知识体系的构成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能够弄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而保证知识的网络化。在实践与操作、探究与综合的过程中,努力形成探究规律、归纳与概括等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占据优势。目标要力求细致,切中要点,突出考试热点,围绕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3.制订有效的复习计划
  我们应该认真研读《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特别是《考试说明》,明确目标,熟悉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4.及时反馈学习和复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数学复习章节多,知识容量大,头绪繁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采用抽问、上黑板做题,或搞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馈学生复习的动态。
  2012年绍兴中考试题有很多的优势和特征,限于本人的水平和能力,没能更好地解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题举例,对中考试题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为的是提高以后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总结出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积极情感因素的方法。  一、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力丰富活跃。  1.创设交际情境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把握三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是主导,
摘要: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为依据,系统讨论了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提出“教师角色、教学幽默、学会倾听和课堂合作”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师;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  一、学会做导演  新课改强调将综合探究性的学习实施于课堂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将课上成按部就班、秩序井然的课
摘 要: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淡薄,也长期被忽视,其思维开发和学习自主性无法展开。在如何促进学生提问这一步骤上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教师运用自己的灵感转化学生的灵感,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灵感进行捕捉和迅速转化,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灵动。不同的思想碰撞,不同问题的融合,能有效地促成动态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问题转化  
“老师,为什么音乐课要在教室上,而体育课却能在室外上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这样问自己,或许是课型不同,又或许是课程内容需要,各有不同吧!真是这样吗?孩子随意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其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小学起到现在,音乐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音乐课就该在教室上(自己给孩子们上课也一直是在室内)。其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能认为音乐课堂缺少像体育课
“在圣马克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也没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读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和先生一起来到了“海中的城”——威尼斯。与您一起细心观察异域风景,体验别样的风情,勾起我对欧洲的回忆。  七岁时,我去了欧洲。在威尼斯,我只迷恋于那五彩缤纷,花样繁多的面具。读了您的《威尼斯》,才发现我错过了著名的威尼
摘要:课前预设在整个新课程教学环节中是重中之重,只有课前用心准备好课堂预设,才可能使成功的高中化学课堂水到渠成。  关键词:课前预设;资源优势;教学情境;情感教育  从2008年到现在,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化学教师,我感触颇多。在课程内容上,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索性;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实践性。它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需求,“巧妙”地把新知识引入给学生,让他们对新知识产生“情感”,自然进入“角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悬念,引起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学习
高中是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阶段。我从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体会到,要想教好高中待进生,管理好班级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收放结合,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从大杯子到小杯子,到没杯子  对待进生的管理,就像将一个个决堤的海收到杯子里,又要有一个逐渐加强管理的过程,体现了教育管理中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对他们的管理分为由宽治到严治,再到“不治而治”的三个阶段,采用的是让学生先适应大杯子,再适应小
一堂课的背后是我们的汗水,是我们的喜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我们进步的空间。《技术与人》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节的内容,是高中学生接触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节课。在南京市教研室2007年9月4号举办的第一次通用技术教研活动是作为示范课进行授课的。对于这节课,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
摘 要:把握文章主旨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以《都市精灵》的教学为例阐述了抓关键词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关键词:词语;品析;主旨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把“长”文读“短”。比如,有的课文篇幅较长,主旨不显豁,但是如果锁定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课文主旨就会现出“庐山真面目”。下面,以《都市精灵》的教学片段来具体说明。  《都市精灵》是当代作家舒乙的一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