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对引入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必要性;措施
一、引言
新课改以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而小学数学本身可以说是孩子们以后学习的基础,是他们面对社会时进行计算、推理、分析的工具,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数学本身存在的抽象化特点,加之小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储备都不够,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上存在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更加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以下,将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必要性和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活情境进行详细阐述。
二、将生活情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效果,经过分析,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触摸或者看到的场景,而在数学的学习上,一味的理论学习让孩子感受不到这一东西对他们的重要性和用途,长此以往,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能力退化。通过生活场景的引入,让孩子看到原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用處,不管是买玩具还是好吃的都需要用到数学,这样一来,将孩子们已经形成的需求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 2]。
2、将抽象学习结合具体生活场景,易化学生理解力。数学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过程,应为它是重逻辑的思考过程,所展示的是前人思考的成果而非实物,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而处于少年时期的小学生,尚未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考能力,大多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进一步学习时由于基础不够牢靠,往往学习十分吃力。在数学学习中引入具体的生活场景,能够把抽象的计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产生熟悉感,加强对抽象的数学公式和计算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5]。
3、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理论结合实际。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一味地接受输入而没有输出导致知识理解往往不够透彻,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新课改模式下要求教学模式像合作式教学转变,学生不再只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求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与老师的关系更像合作者、朋友,以平等的方式相处。将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去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一个方面,针对社会上常说的“高分低能”、“书呆子”的说法,主要是说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应用时往往存在问题,通过在生活场景中引入数学知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熟悉的场景中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将知识点强化记忆[6]。
三、利用生活情景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浅谈
生活场景的引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好处,那么如何巧妙地使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呢?在笔者看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场景贴近生活。首先是选择的场景要实事求是,要是那种十分贴近生活的,很真实的,而不是那种编造的,看起来就是为了利用生活情景而编纂的。在场景的选择上必须能够让大多数孩子理解,符合大多数孩子的需求。因为小孩子正处于生活发育的关键期,心理状态十分敏感,避免选择那种可能触及孩子敏感心灵的场景,比如说有老师设置的场景是这样的,“一个机器人是2万元,一个孩子一共有18万压岁钱,那它能买几个机器人”,从计算安排上,这个例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所提及的压岁钱有18万就已经显示出了这个孩子的阶级,敏感的孩子可能就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压岁钱只有几百或者更少,这样的效果就得不偿失了。比如:一家公司一共有18万基金去买树苗种,已知一亩地的树苗要花费2万元,那么这家公司一共可以种多少亩的树,这样的例子叫相对比上个例子合适,因此,在选择例子上要适当,不能只为了设置题目而随意编造场景,选择的场景需要满足大多数孩子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素质[7- 8]。
2、语言生动,营造生动场景。在选择生活场景时,使用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数学学习本身可能十分枯燥,老师选择活泼的符合孩子好奇心的生活场景往往能引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引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狼与羊的故事,让孩子们从老师一出口就静静等待这一故事阐述。另外,可以通过创新学习方式,以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场景扮演,提供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吸引孩子们的参与度。
3、学以致用,作业布置合理。仅仅是短暂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下功夫,也就是说,老师要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布置家庭作业。而且在作业中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这样既不至于孩子们忘记知识点,也要避免孩子们只会一种情景,而换一种情景时就不知道怎么进行数学计算的窘境。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课后设置实际场景对孩子进行考验。
四、结语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引入是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一大举措,它符合新课改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理解力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场景中,教师要实事求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秋罗.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 程林. 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有助于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1.
[3] 于洋. 刍议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2:38.
[4] 徐兰英.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探究[J]. 求知导刊,2015,22:110.
[5] 付云娟.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90-91.
[6] 当周措.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10:183.
[7] 高海英. 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19.
[8] 朱添斌,张君霞.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三个层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48-50.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必要性;措施
一、引言
新课改以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而小学数学本身可以说是孩子们以后学习的基础,是他们面对社会时进行计算、推理、分析的工具,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数学本身存在的抽象化特点,加之小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储备都不够,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上存在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更加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以下,将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必要性和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活情境进行详细阐述。
二、将生活情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效果,经过分析,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触摸或者看到的场景,而在数学的学习上,一味的理论学习让孩子感受不到这一东西对他们的重要性和用途,长此以往,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兴趣、积极性和能力退化。通过生活场景的引入,让孩子看到原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用處,不管是买玩具还是好吃的都需要用到数学,这样一来,将孩子们已经形成的需求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 2]。
2、将抽象学习结合具体生活场景,易化学生理解力。数学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过程,应为它是重逻辑的思考过程,所展示的是前人思考的成果而非实物,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而处于少年时期的小学生,尚未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考能力,大多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进一步学习时由于基础不够牢靠,往往学习十分吃力。在数学学习中引入具体的生活场景,能够把抽象的计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产生熟悉感,加强对抽象的数学公式和计算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5]。
3、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理论结合实际。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一味地接受输入而没有输出导致知识理解往往不够透彻,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新课改模式下要求教学模式像合作式教学转变,学生不再只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求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与老师的关系更像合作者、朋友,以平等的方式相处。将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去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一个方面,针对社会上常说的“高分低能”、“书呆子”的说法,主要是说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应用时往往存在问题,通过在生活场景中引入数学知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熟悉的场景中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将知识点强化记忆[6]。
三、利用生活情景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浅谈
生活场景的引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好处,那么如何巧妙地使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呢?在笔者看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实事求是,场景贴近生活。首先是选择的场景要实事求是,要是那种十分贴近生活的,很真实的,而不是那种编造的,看起来就是为了利用生活情景而编纂的。在场景的选择上必须能够让大多数孩子理解,符合大多数孩子的需求。因为小孩子正处于生活发育的关键期,心理状态十分敏感,避免选择那种可能触及孩子敏感心灵的场景,比如说有老师设置的场景是这样的,“一个机器人是2万元,一个孩子一共有18万压岁钱,那它能买几个机器人”,从计算安排上,这个例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所提及的压岁钱有18万就已经显示出了这个孩子的阶级,敏感的孩子可能就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压岁钱只有几百或者更少,这样的效果就得不偿失了。比如:一家公司一共有18万基金去买树苗种,已知一亩地的树苗要花费2万元,那么这家公司一共可以种多少亩的树,这样的例子叫相对比上个例子合适,因此,在选择例子上要适当,不能只为了设置题目而随意编造场景,选择的场景需要满足大多数孩子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素质[7- 8]。
2、语言生动,营造生动场景。在选择生活场景时,使用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数学学习本身可能十分枯燥,老师选择活泼的符合孩子好奇心的生活场景往往能引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引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狼与羊的故事,让孩子们从老师一出口就静静等待这一故事阐述。另外,可以通过创新学习方式,以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场景扮演,提供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吸引孩子们的参与度。
3、学以致用,作业布置合理。仅仅是短暂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下功夫,也就是说,老师要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布置家庭作业。而且在作业中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这样既不至于孩子们忘记知识点,也要避免孩子们只会一种情景,而换一种情景时就不知道怎么进行数学计算的窘境。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在课后设置实际场景对孩子进行考验。
四、结语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引入是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一大举措,它符合新课改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理解力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场景中,教师要实事求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秋罗.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 程林. 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有助于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1.
[3] 于洋. 刍议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2:38.
[4] 徐兰英.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探究[J]. 求知导刊,2015,22:110.
[5] 付云娟.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90-91.
[6] 当周措.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10:183.
[7] 高海英. 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19.
[8] 朱添斌,张君霞.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三个层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