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知之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和这位先哲的几乎所有论述一样,后世学者对这段话也有不同解读和阐释。“困而知之”自然不能取代“学而知之”,两者所揭示的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认知规律,相对于后者更强调知识积累尤其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前者应该主要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和解决各种难题的努力。我国教育改革注定是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从某个角度说,这个过程就是“困而知之”的过程——特别是在破解那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实践探索中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包括教育发展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过程。 许多人用“困”来形容教育改革中的诸般“纠结”。比如南科大创办初期,朱清时即曾用《易经》里的困卦来形容他的焦虑;南科大终于获准成立后,朱清时却言“还是困”,甚至“比两三年前的困更困了”……不少业内人士也常谈论远程教育发展之“困”,说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在远程教育领域都有突出反映。遗憾的是,相关努力总体而言似乎未能取得太大突破,以至于“不解解之”倒往往成了充满智慧的选择。本刊卷首谈及开放大学建设试点时亦曾提到,试点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所谓“困局”。其实,试点本来就是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办法和路径的过程。期待所谓“困局”能为相关研究和探索注入新的原动力,套用时髦的说法,就是转化为强大的“正能量”。
  对于远程教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学而知之”当然重要,“困而知之”更具决定性意义。远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是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及学科建设提高水平、走向成熟的巨大驱动力。研究者没有理由无视或者回避远程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这些难题对研究者其实不仅仅是挑战,而且意味着许多机会。在许多学者看来,教育学本来就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关键是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聚焦那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真问题”。研究和解决那些深层次的问题自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正因为如此,更有可能取得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学而知之”也罢,“困而知之”也罢,远程教育从业者本来就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很难设想,远程教育从业者自身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却能够在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做出合格的成绩。近年来,所谓“培训者之培训”,特别是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教师发展和通常所说的教师培训是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教师发展强调以教师主体性发挥为出发点,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师通过自我要求、自主学习以达到发展目标——“困而知之”看来是个普遍路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国家开放大学从开放教育向远程开放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师资和教学质量问题,阐述了建立课程教学团队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设计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最后对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团队的发展提出四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团队;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观念获得广泛认同。新课程观对教育、学习的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应随着新课程观的提出而发生改变。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观的内容及特征,并分析了新课程观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提出了新课程观下网络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观;网络课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程教育发展中难以回避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或者还可以说,远程教育发展
海詞积累  1. logistics n. 物流  2. summit n. 峰会  3. install v. 安装;设置  4. revenue n. 税收收入  5. disposable adj. 一次性的  China’s leading express companies established “Green Delivery Day” on May 28, 2019, in a bi
【摘 要】  文章以作者在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的学习体验为基础,对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环境、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有效性、学习参与度以及学习导航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
在朴素的岁月里,一些遇见,注定很暖。总有一些善举,温暖了我们的心,装点着这个纷繁的世界。作者被司机的暖心行为所打动,于是将心存的感激大声说了出来。  Some people got off the bus. New faces stepped on.  I was sitting there in awe. A thought popped(突然出现)into my head that I sho
最近,世界著名的潜水员法比安·库斯托计划建造一个海底国际空间站。目前,他正在努力筹集资金建造水下实验室,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新的海洋物种,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气候的变化。  难词探意  1. aquanaut /??kw?n??t/ n. 海底观察员  2. conservationist /?k?ns??ve???n?st/ n. 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  3. dock /d?k/ v. (使船)进港;
【摘 要】 尽管英国学校对数字技术的投资非常可观,但是却未能取得支持者所预期的效果。这引发了有关以往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形式有效性的争议。Vital项目历时四年(2009—2013),英国各级政府出资940万英镑,旨在加强学校的数字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教学。Vital项目由英国开放大学主持,项目组回顾了相关文献并凭借在开展有支持的开放学习和发展虚拟社区方面的丰富经验,开发了一系列不断改进的专业发展产品
太阳落山了,树上的灯笼也被点亮了,空氣中夹杂着各种虫和鸟的声音,一场盛大的“宴会”正拉开帷幕……
【摘 要】 本文以《网络基础及应用》实验教学为例,从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测试以及问卷调查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比较得出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优势与不足,并阐述了针对不同实验项目的复杂程度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何通过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优势互补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虚拟实验;真实实验;网络基础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