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浓缩红细胞(CRB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第一个24h内被输注的FFP量和CRBC量的不同比例(100ml∶1U),65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L)组,22例,FFP∶CRBC=1∶6.5;中比例(M)组,20例,FFP∶CRBC=1∶3;高比例(H)组,23例,FFP∶CRBC=1∶1.1。行相关凝血指标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输血6h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异常。输血12h后,H组的PT、APTT、TT和FIB均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且明显优于L组(P<0.01),M组的4项指标略好于L组。结论大量输血容易造成稀释性低凝状态,建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FFP和CRBC比例为1:1进行输血治疗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
其他文献
铁路客运售票服务的智能化管理是提高运营效率、服务水平、减少主观因素出错率的最大保障。针对铁路运输特点,建立了售票服务系统、调度协调系统及全程管理系统等三大功能模
能力是生物乃至事物所具有的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与力量。人的能力是一个由与生俱来的自然基本能力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社会性能力有机结合而组成
“微”体验作文教学,它是以激发学生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某个习作主题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小场景或者将学生适时引入教材文本中的小情境,
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中)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4.其他结构语言学理论4.1依存语法(DependencyGrammar)这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创始人为法国语言学家特尼埃尔(L.X.Tesnière1893-1954),系统地表述于其身后...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件。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
对上海市中学任课教师的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 :目前中学教师需要的总平均满足水平一般 ,其中生理需要的满足水平较低 ,极明显地低于需要的总平均满足水平 (P〈0 0 1 ) ,安全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
机体自然老化过程的速度,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取决于个体的自我保健。在老年人的养生护理中,应摄养于无疾之先,如《养生三要》所说:"人之年寿长短,元
<正> 问题与方法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别是自我意识的显著发展,就使得他们有极强的自尊心,对别人对自己的看待和评价等均十分敏感,因而
<正>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幼儿班任教了多年。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中,发现有的家长倾向挫折教育。他们认为:要让孩子在不断的挫折中接受挫折教育。我认为这些家长存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