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童心》的多维价值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叩问童心》通过一个个故事记述了田田从幼年到少年成长、学习的过程,在儿童教育学方面提供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它是一部儿童启蒙的好教材。说它是一部儿童启蒙的好教材,一点都不虚夸。因为书中的诸多篇目都提供了教育儿童的方式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例如,《识数》介绍了如何通过汽车首尾相同的车牌号来引导孩子趣味地学习阿拉伯数字。《对句》中讲述爷孙俩如何通过句、词、字的对答品味语言之美。《写字的故事》介绍了一种省纸、省笔、省电的写字法,那就是晚上在人体脊背上指写并猜答。《揳钉子》把祖孙俩之间的对词唱和当做是一种“揳钉子”式的游戏,在轻松愉快中来完成。《减法》教儿童使用诗词作者生卒年龄来计算作者岁数的方法,打通文理界限,增加了学习乐趣。《玩》通过“陪”辛弃疾、苏轼去农村,来学习田园诗。这些方法多具有原创性,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游戏性,适合儿童。
  第二,让儿童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学习的方法。例如,《学成语》描述了如何在生活体验中让孩子懂得“一举两得”的含义。在《等于》中,爷爷让田田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等于”的概念,并教她懂得“因小失大”“防微杜渐”的道理。《多余的》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让田田认识和使用“多余的”这一概念,并巧妙地提醒她要改掉上课做小动作的坏习惯。《返工》让田田观察认识路面塌陷是施工时图省事而带来的恶果,并进一步向她解释补修路面就是工作中一种“事倍功半”。《看画画》由欣赏展览橱窗里的“夏韵”画面到田田给自己和爷爷(并排、悠然坐在邮局门口台阶上)的剪影命名为“爷孙韵”,显得那样的自然和贴切。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文章关于田田从认知“韵”的含义到运用“韵”来命名生活场景的描述,用笔之精致,思维之灵动,令人拍案叫绝。
  第三,通过编故事的方法。例如,《识字》中,爷爷随口编的那些仓颉造字的故事:“薅”是草把庄稼挤得黄巴巴的,仓颉气氛地拔掉它,扔到臭水里,侮辱它。“蘑”是仓颉去到一个有草木、树林、石头的广阔的地方,看到了白胖胖的蘑菇。“菇”是仓颉把他发现蘑菇的地方告诉村上一群小姑姑们,小姑姑们穿着花裙子、挎着篮子去采蘑菇了。“章”是早上站立着读书才会写文章……这些故事读来似是而非,但充满了想象力,便于儿童记忆。
  《叩问童心》中还有一些篇目记述了儿童的模仿能力。如《起风了》一文中,田田模仿爷爷平时照料自己的程序在爷爷身上上演一遍。《学话》中田田模仿“离离原上草”所做的“咏蒜诗”:“离离一盆蒜,好吃又好看,剪了它又生,还是一盆蒜。”还有田田戏仿“三株口服液”广告词的那段“压头我喝了一瓶,病轻些了;末肚儿又喝了一瓶,病可好了。”都令人忍俊不禁。《看麦子去》描绘了田田模仿爷爷手搭眼罩以遮斜阳的情形:“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一片乱树蓬蒿,显出一片苍茫,阳光斜斜射来刺目,我用手在前额搭起眼罩。田田也学着我的样子搭起眼罩,只是她那手指没有并拢严密,散散的,被阳光照成半透明体,嫩指头越发红嫩,看上去怪可笑的。”从这样生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儿童的模仿能力之强大。
  《叩问童心》的再版,可以说是杨稼生先生晚年最欣慰的一件事之一。爷爷写文,孙女田田插图。二十余年来,在田田的成长过程中,祖孙俩已经有过很多“揳钉子”式的合作。这次,田田又一次给爷爷“打下手”,画了很多精美的插图。不过,这是一次田田对自身文学感悟、美术功力的全面挑战,给七十一篇文章配图,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田田十分漂亮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这部书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它传递了善良、宽容等传统美德,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许多人渐趋浮躁、崇拜金钱、尘封善良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赵焕亭)
其他文献
我们多数的人,已经遗忘了初爱。遗忘的不仅是初爱,也包含各式各样现实的记忆。遗忘,多半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己,在安全如胶囊一般封装进入自我的世界,浅薄一点不太遥远的记忆当中,拥有当下是最安逸可靠的。比如,昨天下午,斯德哥尔摩摄氏二十七度高温,我只能到大院两棵大树下躺在长椅读书,清风徐徐。树叶飒飒,旗杆摇动,声音真好听,树叶缝隙望去银线的阳光,忘了一切忧烦。到了傍晚,回家打开电视,回返现实,传来挪威大屠杀
《儒林外史》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头部”巨著之一,其影响力不仅广被华夏,也早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国际汉学界和世界读者中享有极好的口碑。不过,该书毕竟是一部描写“儒林”的小说,涉及人物虽然三教九流,但总不脱名教中人,这就牵扯到中国近世晚期科举社会中种种历史背景、典章制度以至社会风俗、廋词隐语等等。对当下的普通读者而言,《儒林外史》始终是有些陌生而不大容易把握其精妙之处的。近代以来,对
一  谷林先生的著述,先后购得两册:《书边杂写》、《淡墨痕》。后来多事,亦确因地僻难寻,冒昧直接向著者讨购(汇款)《书简三叠》,并声言请题签,先生不以为忤,满足了我的愿望。今天想来,实在有些痴气。2010年,从报上见到谷林编外文由止庵费心集齐印出,成《上水船》甲、乙二册,又四下搜寻,小城仍见不到,便从网上购回。书是小开精装,封面用白色作底,只一条紫边加框,书名字号不大,黑色,在下一幅笺画搭配,十分
一  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将军是一位传奇式的美国军人。他出身纽约市黑人贫民区,青少年时代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在纽约市立学院读书时参加了预备军官训练团,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两次参加越南战争,历任营长、白宫学者、旅长、副师长、国防部长助理、军长、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陆军本土部队司令官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职,官拜四星上将,退役后又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  1957年夏,鲍威尔作为预
非有闲情事舞文,求真淑世是灵根。  不堪骨肉长冰炭,欲仗精诚挽陆沉。  故国归游逢旧雨,细谈治乱喜同心。  集思广益长安策,天下为公四海欣!  ——题记:胡秋原《和贾亦斌》  一  我与胡秋原(1910—2004)先生相识于战时重庆。那是1944年的一天,我们在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家里不期而遇。经熊先生介绍方知,秋原兄十五岁报考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时的作文试卷,就是熊先生批阅并一举成为武大当年的“
清代作家屠绅(1744—1801)有一部《六合内外琐言》,“六合”可指宇宙,如此则万事万物皆在其内,无所谓外。不过他是作志怪小说,随便说说,亦无不可。我的生活基本上在书斋之内,当然也有出去的时候,偶有所读所见所思所感,往往写一点下来。  肃静回避  旧时代县官老爷出行总是坐轿子代步,前面还有四个开道的,第一排二人,各扛一块牌子,分别大书“肃静”、“回避”;第二排二人,手执水火棍——这意思分明是说,
写近代湖南教育史不能不提到梁焕奎。梁焕奎,清同治七年(1868)生于湘潭,字璧垣,又作辟垣、辟园,号青郊居士,是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清光绪十三年(1887)十九岁补弟子员,光绪十九年(1893)二十五岁时于湖南乡试中举。1895年被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为长沙矿务局文案(秘书),旋升提调(秘书长),负责全省矿冶开发事宜。1899年,接办益阳板溪锑矿,成立久通公司。1901年被委为湖南留日本学生监督。1
张隆溪,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任瑞典中文、历史及考古三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范围是中西文学及跨文化研究,所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等享誉国内外。2016年7月,当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  韩晗(以下简称韩):首先祝贺隆溪老师当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非常
众所周知,由于今年疫情原因,世界已然发生深刻的改变,各行各业深受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此不同,许多校园亦因之变化。对高校来说,所受冲击尤为显著;国外有部分高校曾临时停摆,有部分高校被永久改变,有的学校或从此消失。  去年寒假期间,全国性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计划提上了议程,以确保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力争“停课不停学”。从2月起,全国大中小学校都顺利地开始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此之后的一段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录上古至唐会昌元年(841)间画家三百七十人,女画家仅有一人;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录唐会昌元年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间画家二百八十四人,无一女性。直至明代,情况稍有变化,明人姜绍书《无声诗史》专辟一卷记载三十一名女画家;清人汤漱玉《玉台画史》专门记录擅画女子,计二百二十三人。  画如此,文亦然,康同薇分析:“夫海内淑秀,知书识字者非无其人也,然其上者,则沉溺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