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志武全球股市暴跌,“恐慌来自金融市场之外”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这是美股两周以来第三次熔断。
  过去八天里,经济学家陈志武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历史性时刻——美股六个交易日三次熔断,从北美到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南美各国,持续性的大暴跌席卷全球金融市场。3月14日,他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我对美国和全球资本市场做了四十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
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记者会上讲话,正式宣布“国家紧急状态”。这项举措将释放500亿美元资金,帮助各州和地方政府应对疫情

  他认为:这次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大暴跌虽然看上去“史无前例”,但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更早的1987年美股“大崩盘”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次,“恐慌是来自于金融市场之外。”

全球股市持续大暴跌,恐慌来自金融市场之外


  过去这一周,全球的股市、金融市场,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美股持续暴跌,在上周一和周四遭遇两次熔断,欧盟各国、英国、日本、南美许多国家也都出现了股市大暴跌和熔断。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付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你对这一周的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有怎样的观察和判断?
  我一直在跟踪资本市场,自己也做一些投资,也损失惨重。所以,对这些正在发生的金融大事,除了观察和思考之外,有蛮多亲身体会。
  在过去两周半,美国股市下跌28%左右,当然在上周五又恢复了一些,这使得下跌的幅度大概在20%左右。但是,总的来讲,它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更早的1987年美股“大崩盘”,是非常不一样的。之前的几次大崩盘,更多是因为金融体系内部積累了大量泡沫,有太多所谓的“毒资产”,那个时候也发明了另一个新名词即“垃圾资产”,加上经济泡沫也不小,使金融体系内部秩序乱了套,一旦触发就产生严重挤兑即流动性问题。就好像一个心血管有问题的病人,因为血管堵得太厉害,血液没法正常循环,导致全身出问题。金融体系出现严重“血管堵塞”,引发金融恐慌,那是1987年、1997-1998年、2008年那几次股市、债市乱序和崩盘的根本原因。
  但这次不同。尽管美股暴跌了很多,黄金、石油等的价格波动非常大,但动荡的根源不是来自金融体系本身,而是因为客观的“大流行病”新冠肺炎在全球不同地区暴发和蔓延。目前,除中国、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大体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他国家刚刚赶上“大流行”。
  目前,这个病毒到底有哪些特点、它的传播力到底有多强、传播的通路到底怎么样、多少人会死等等都还是问号。很多国家都感到恐慌,因为对它拿不准。连专业人士,那些生物、医药、生物医学、病毒学领域的专家都感到拿不准。在这种恐慌之下,人们对未来的经济、资本市场的走向会是什么样,感觉没底了。
  我对美国和全球资本市场做了四十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从来没有看到如今这种情况:那么多天,不管跌多少跌多久,股市还是不断地往下继续跌,不像过去那样猛跌了几天后,市场基本上可以托得住,因为肯定有很多投资人和机构冲进来“捡便宜”,大量买进那些跌幅很大的股票、债券或者其他金融投资品种。这次,本以为应该有很多人冲进来,但是一天天过去,一直到美国上周五(3月13日)下午,才有投资者进来,而且那些冲进来“捡便宜”的人不像以往那么干脆、有劲。所以,我认为接下来美国也好,欧洲也好,中国之外的其他亚洲市场也好,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资本市场随疫情的波动而波动。比如,任何一个很有名的公众人物宣布感染上新冠肺炎又会增加一些恐慌,像几天前电影明星汤姆·汉克斯,接着是NBA球员、加拿大首相夫人、西班牙首相夫人等,每次有具体的人宣布被感染,恐慌又增加一些,股市也随之震荡。
  这一次股市的持续暴跌,恐慌是来自于金融市场之外。由此,各国政府在考虑怎么样应对这场危机时,应对方式也应该不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已经有持续10年的繁荣,美股也经历了长达10年的“牛市”。有没有可能美国经济本身也要迈入一个经济周期的衰退期,或者更直接地说,美国经济的“好日子”到头了呢?
  这是国内蛮流行的看法,这个看法的原因很多。一个问题是,在2月中旬之前,即新冠病毒对美国资本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之前,美国股市估值是不是已经比较高了?我认为有,但是,没有高到很离谱的程度,市盈率在20倍左右,属正常水平,原因在于过去多年美国公司盈利也增长很多。换句话说,在2月中旬之前,即使美国股市价格比应该有的价位低10%,被低估了,当这个疫情来了后,它是不是就不会跌呢?不会。疫情来了,对未来影响这么大,股市照样会跌。
  所以,美股暴跌的第一原因还是投资者对疫情的恐慌,是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判断未来,那么先抛了股票再说。当然,如果顺带着在这之前美国股市不断地创新高,两者叠加在一起,可能要抛(股票)的人更多。
  到今天,美国还是没那么多投资者愿意冲进来抄底,不是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的股价还不够便宜,或者认为市场上缺少高质量、发展前景非常稳定的好公司值得他们去投资。即使有很好的公司,但是未来经济走向很不确定,他们还是会选择等待。打个比方,就像1358-1360年欧洲黑死病那样,很多村庄市镇里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人都因那个瘟疫死了。在那种情景下,即使市场上有市盈率很低、很值得投资的公司,都变得没有意义了。而且,美国经济对整个世界影响非常大,在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没有太多投资者愿意去冒险。

这一次,特朗普终于“下对了药”


  过去一周,美联储、欧盟、英国还有各国的央行,其实都出台了一些“救市”举措。美股上周四再次发生熔断后,美联储当天下午宣布进行一万亿的美元逆回购,当时股市出现了一波反弹,但是后来又往下跌。到上周五,特朗普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包括调拨500亿美元资金、要求医院启动紧急计划、提供额外的50万份检测剂、免除所有联邦学生贷款的利息等等,股市上涨了约9%。在你看来,像美国这一周连续出台了这些政策,它们实际的“救市”效果如何?
  这是一个蛮好的问题。刚才我强调这次问题不是来自金融体系,不是因为流动性短缺,而是来自金融体系之外。美联储之前降息50个基点,当时我以为会让股市反弹一些。结果降息当天,股市继续往下跌,然后到周四美联储宣布回购一万多亿美元短期债,本来也指望更多流动性把资本市场、股市托起来,减少恐慌情绪蔓延,但股市还是大跌,证明这些“救市的”举措基本上没什么效果。这次干脆把基准利率降到零,股市和期货市场的初步反应还是大跌,没下对药。
  大家逐渐意识到:即使现在提供更多流动性,同时降低利息,对个人、家庭包括很多企业来说,是没什么正面影响的。当然,利息、资本成本往下降,可以减轻家庭住房按揭和企业融资的成本负担,但融资成本不是当下面对的首要问题,首要问题是疫情扩散、疫情蔓延导致停工、停产,导致企业不愿增加投资。是疫情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不敢投资,而不是资本成本太高才不愿投资。
  所以希望通过降息降准、投资项目的办法,来消除、扭转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种愿望好,但效果难实现。这不是“对症下药”。但是,上周五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然后跟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达成救济协议,推出很多更加精准的救助政策。目前看来,这些方案大概率会通过,具体帮助那些因疫情急需帮助的个人、家庭和中小微企业。这更有助于稳住社会情绪,缓解人们对病毒的部分恐慌。
  从经济角度讲,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受疫情伤害最大的群体是中小微企业和他们的员工,像一般餐馆、出租车、娱乐商、杂货店,还有一些小生意的生产商,它们的生产和服务因为疫情全都停下来。这样一来,它们没有了营业收入,但还得支付生产经营场所的房租、员工工资和福利。持续一个星期、半个月可能还行,如果持续两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它们就会大批量地倒闭。无论美国还是中国,中小微企业是提供就业的最主要力量,如果它们大批量倒闭了,很多老百姓会随之失业,失去收入来源,使疫情最后传导、转变成对整个社会、整个经济实实在在的冲击。所以,最好的“对症下药”,是给那些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帮助那些因疫情而经营困难的企业或失业的个人、失业者的家庭。
  美國国会跟白宫现在重点要推出的方案,就是要救济这些人。虽然最后法案的细节条款会是什么样还不太确定,但民主党现在是希望在这三个月里,对那些因疫情失业没收入的人提供救济,包括医疗等;然后对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检测和治疗费用由政府来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市场对特朗普在整个事情上的态度非常不满,但是上周五看到他在“对症”下药后,股市还是涨了差不多10%。

疫情结束之后,“逆全球化”的倾向很可能强势抬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首先暴发在中国,我们为抗击和防控疫情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和社会生活进入长达数十天的“停摆”。但是春节后开市以来,中国A股表现得很坚挺,很快就回涨到年前的三千多点甚至更高。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A股成为全球流动资金的“避风港”,真是这样么?
  我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说法。政府为了保证金融安全,对外汇监管非常严格,国内资金很难流出去,国外的资金尽管容易进来些,但也是有严格的监管程序的(注:据新华社3月12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推出更多外汇便利化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 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样的话,A股如何成为全球流动资金的“避险港”呢?
3月13日,日本东京,街边的电子股指显示屏上反射出附近的行人

  当然有一个事实是存在的——过去这么多年中国经济一直在增长,但股市一直表现得比较低迷,这一点和美股在过去十年的表现区别很大。A股是有别于其他股市的,其定价能力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这次A股的坚挺,还是依靠政府的有力支持,包括社保资金入市、“国家队”的支持等(注:2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鼓励和支持社保、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账户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
  
其他文献
石倚洁是当今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代表歌唱家之一,也是首位登上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顶级剧院。在国内,他因担任《声入人心》出品人和《歌手2019》帮唱嘉宾而“出圈”,曾在国家大剧院版《军中女郎》中以连续19个High C燃爆全场。2021年是威尔第逝世120周年——4月,石倚洁参演了国家大剧院版歌剧《茶花女》,向这位作曲家致敬。《茶花女》在京一连六场演出,八千余
王相军(1990-2020)探险家  “西藏冒险王”王相军失踪一事持续引发关注。4月30日,西藏嘉黎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综合检验鉴定结论和调查情况,确认王相军系意外落水后溺水高坠死亡。  2020年12月20日,在那曲市嘉黎县依噶冰川瀑布,王相军不慎踩中岩石上的暗冰,跌入冰瀑,身体随着波涛打了几个漩——这是我们能见到的王相军生前最后的画面。朋友小左试图用三脚架、绳子将王相军拉起,但失败了,两件羽绒
有关学者乐黛云的稿件出来后,前同事杨潇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我想乐黛云老师也许是一个标本,帮助我们理解:一、她那一代人与父辈、师辈的关系。二、人之‘活力’的来源。而这两件事情可能是高度相关的。”  杨潇这样写,或许与他关注西南联大和那一拨学者、大家对后世的影响有关。乐黛云自然也从沈从文、废名、王瑶和季羡林身上汲取到了很多,还有她非常敬仰和爱戴的公公——汤用彤先生。  但她的学生张沛也曾锐利而语带体
最近,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师生仿制并试飞成功一款不同寻常的飞行器——古代玛雅时期的“黄金飞机”。  古代有飞机吗?古人为何会制造出和现代飞行器类似的飞机?目前文献中记载了怎样的古代人类飞行器的相关情况?神秘的古代人类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代中国:从飞车到火箭  奇肱飞车  奇肱飞车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器。它是公元前1500多年商朝奇肱国人制作的一种能借助风力载人在天空远距离飞行的装置。
【英】《观察家》3月13日  2021年3月初,英国王储查尔斯的二儿子哈里和妻子梅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向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讲述君主制是如何让他们失望的,他们是如何沉默和受害的。两人的自怜行为令人发狂,但这很对好莱坞的胃口,美国人也乐意看到这对夫妇站在英国王室的对立面。而最有力的武器是种族,为了符合政治正确,美国人必须相信有一半黑人血统的梅根。和专注于公共职责的威廉、凯特夫妇相比,哈里、梅根的想法
“ 安藤忠雄:挑战”展览现场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人:人物周刊 安:安藤忠雄  人: 请你介绍下本次展览“挑战”所呈现的那件“青苹果”艺术装置,设计灵感来源是什么?为什么是一颗青苹果?  安: 这是为了致敬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的散文名篇《青春》(Youth)所思考的东西。“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
【美】《时代》9月10日  就在第一例新冠疑似病例出现前的45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等机构编制的全球健康安全指数被公布出来,在195個国家中,美国位列第一,是表现最好的国家。然而,过去几个月的事实证明,该报告对美国的评估太乐观,美国根本没有对传染病的流行做好准备。预计到9月中旬,美国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将达到20万,是世界最多的,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0%,而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在平均每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认为:如果你隔着一个屏障与机器问答,长时间内仍无法分辨对方是机器还是人,此机就达到了智能阶段。你能分辨网络另一端的是人还是机器吗?  2016年,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60年的风雨路程。未来,人工智能到底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  人工智能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需要,机器也不再是人们眼中冰冷的工具,而是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  美国“生存研究实验室”创始人波林一直试图在让他手下的机械生
某抗战文物博物馆里,有这样一类文物:在能刻字或印刷的地方都写着“实业救国”。  这四个字是一个民族探索工商业发展的印记,文物背后的民族企业及其创业者,也是划破近代中国漫长暗夜的点点光亮。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便是其中之一。  而今,我们回望过去,试图找到沉淀数百年的民族企业家精神。  1858年,广东东部遭遇一场灾荒。  不得已,张弼士孤身前往南洋谋生,来到荷属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  “大丈夫
图/沈煜  张定浩的主业是当代文学批评,另一重身份是诗人。近些年,他在默默做着和两样都不相干的事——读解《孟子》。2020年,他出版了新作《孟子读法》。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南宋末年文天祥在被俘就义前挥笔写下的绝命诗句。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自汉以来,《孟子》被一代代的学者、思想家、胸怀政治抱负的官员士大夫们注疏、解意、阐发,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理想投射其中。北宋朱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