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设计专业,它涉及建筑空间、材料构造、灯光照明、室内景观、视觉原理、历史人文等众多学科领域,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但由于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等问题,致使毕业生多半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此,可利用“四种能力”理论改革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艺术设计行业的教学进行有益探索。
一、室内设计专业“四种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㈠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成分构成的,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室内设计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仅靠书本知识和口头传达不可能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专业知识和美学素养必须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方能得到提升,因而对实践课程提出了特殊要求:施工图制作和使用、装饰构造细节、材料采购和预算、与业主的沟通等只有在实践环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和总结。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实践能力都直接影响到长远发展,所以必须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成为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㈡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并产生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等能力,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形成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勇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设计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直接接触专业前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或探索的能力。
㈢就业能力
由于就业压力每年俱增,择业与就业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能明确个人兴趣,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并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就业能力关系到毕业生的生存问题,。是学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校发展的重点所在,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
㈣创业能力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创业已经是很多毕业生更好的选择。大学生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检验高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程度的炼金石,更是缓和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能催生更多的从业单位。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四种能力的内涵意义,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教学改革经验为例,探索性地从“课堂”、“学校”、“社会”三个环节提出了对每种能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㈠课堂
1.将公共文化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类课程并行安排,构造学生复合式知识结构。把创业意识教育渗透进公共文化课程中,开设了虚拟就业招聘会、SYB创业培训班和职场礼仪、就业政策指导讲座。每个学期都开设2-3周的专业实践课程,由教师主导并安排学生进合作实习单位,这样在实习单位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优势所在。开展大量的实践选修课,尤其是非室内设计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艺术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这些作为整个本科课程体系的正式组成部分,不仅每一项都有必修学分,还列入学生参与评优助学等活动的优先考虑范围。对于出色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师,学院以另计课时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补给。
2.积极引入社会设计项目进课堂,项目与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一项一课”、“一项多课”和“多项一课”等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都要以突出学院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总纲为准。由于时间和学分的限制,仅靠课程来覆盖整个业务流程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求各个课程的教师之间要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保证知识点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完成完整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为主到工作结构为主的良性转变。
3.创建师资培养双向轨道。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当今设计的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另外,每年聘请设计师、预算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从业人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以课堂作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道保障。
㈡学校
1.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由教育主管部门、广西艺术学院及建筑艺术学院共同出资,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注重实用性和现实价值的模型制作实验室、园林植物实验室、装饰材料实验室、会展材料实验室等共计千余平方米,力争每个工作室都能实现“一人一机”和专人专能传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训实践环境,亦可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功能又将会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
2.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从2012年开始将学生创业创新的实践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对于参加学科考赛和创业创新立项的学生团队,除了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外,还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2012年以来,我们一共获得2012年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立项项目10项,2012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3项,2013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3项,并于2012年举办大学生校内“零门槛”创业实训交流会暨展示营。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普遍提高。
3.构建培养“四种能力”的校园硬环境。(1)2008年广西艺术学院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建设,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试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在室内设计专业方面,开展“社会项目引入课堂的培养模式”并获得2009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成立“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设计教学实践中心”(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有3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3)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于学生优秀成果、优秀产品进行转化,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服务。
㈢社会
1.与区域性著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建设实训实践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和实习。充分利用校友关系,鼓励合作单位和校友前来选拔人才、开设讲座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尤其是提供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服务,带动行业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帮助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方案策划、理念推广等工作,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结语
以“四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课堂”、“学校”、“社会”三个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有效且符合现实需求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积极拓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努力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不懈探索,从而走出人才培养的困局。
参考文献:
[1]赵永斌.高校物流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问题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8,4.
[2]夏新颜.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8.
[3]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赵磊.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5]广西艺术学院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实施情况总结[DB/OL].http://www.gxedu.gov.cn/Item/6849.aspx.2011,12,28/2013.1.5.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Y43)
[贾思怡,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一、室内设计专业“四种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㈠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成分构成的,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室内设计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仅靠书本知识和口头传达不可能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专业知识和美学素养必须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方能得到提升,因而对实践课程提出了特殊要求:施工图制作和使用、装饰构造细节、材料采购和预算、与业主的沟通等只有在实践环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和总结。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实践能力都直接影响到长远发展,所以必须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成为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㈡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开展积极能动的思维活动并产生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等能力,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形成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勇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设计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直接接触专业前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或探索的能力。
㈢就业能力
由于就业压力每年俱增,择业与就业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能明确个人兴趣,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并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就业能力关系到毕业生的生存问题,。是学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校发展的重点所在,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标准。
㈣创业能力
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创业已经是很多毕业生更好的选择。大学生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检验高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程度的炼金石,更是缓和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能催生更多的从业单位。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四种能力的内涵意义,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教学改革经验为例,探索性地从“课堂”、“学校”、“社会”三个环节提出了对每种能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㈠课堂
1.将公共文化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类课程并行安排,构造学生复合式知识结构。把创业意识教育渗透进公共文化课程中,开设了虚拟就业招聘会、SYB创业培训班和职场礼仪、就业政策指导讲座。每个学期都开设2-3周的专业实践课程,由教师主导并安排学生进合作实习单位,这样在实习单位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优势所在。开展大量的实践选修课,尤其是非室内设计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艺术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这些作为整个本科课程体系的正式组成部分,不仅每一项都有必修学分,还列入学生参与评优助学等活动的优先考虑范围。对于出色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师,学院以另计课时费的形式给予一定的补给。
2.积极引入社会设计项目进课堂,项目与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一项一课”、“一项多课”和“多项一课”等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都要以突出学院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总纲为准。由于时间和学分的限制,仅靠课程来覆盖整个业务流程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求各个课程的教师之间要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保证知识点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完成完整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为主到工作结构为主的良性转变。
3.创建师资培养双向轨道。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批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当今设计的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另外,每年聘请设计师、预算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从业人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以课堂作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道保障。
㈡学校
1.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由教育主管部门、广西艺术学院及建筑艺术学院共同出资,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注重实用性和现实价值的模型制作实验室、园林植物实验室、装饰材料实验室、会展材料实验室等共计千余平方米,力争每个工作室都能实现“一人一机”和专人专能传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训实践环境,亦可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功能又将会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
2.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从2012年开始将学生创业创新的实践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对于参加学科考赛和创业创新立项的学生团队,除了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外,还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2012年以来,我们一共获得2012年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立项项目10项,2012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3项,2013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3项,并于2012年举办大学生校内“零门槛”创业实训交流会暨展示营。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普遍提高。
3.构建培养“四种能力”的校园硬环境。(1)2008年广西艺术学院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建设,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试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在室内设计专业方面,开展“社会项目引入课堂的培养模式”并获得2009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成立“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设计教学实践中心”(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有3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3)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于学生优秀成果、优秀产品进行转化,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服务。
㈢社会
1.与区域性著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建设实训实践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和实习。充分利用校友关系,鼓励合作单位和校友前来选拔人才、开设讲座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尤其是提供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服务,带动行业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帮助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方案策划、理念推广等工作,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结语
以“四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课堂”、“学校”、“社会”三个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有效且符合现实需求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积极拓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内容,努力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不懈探索,从而走出人才培养的困局。
参考文献:
[1]赵永斌.高校物流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问题的探讨[J].物流科技2008,4.
[2]夏新颜.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8.
[3]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赵磊.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5]广西艺术学院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试验区项目实施情况总结[DB/OL].http://www.gxedu.gov.cn/Item/6849.aspx.2011,12,28/2013.1.5.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Y43)
[贾思怡,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