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与审美治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媒介学转向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中,阿伦特探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在审美主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多元性和可交流性是进行审美判断的基础.在审美判断层面,审美判断要求达到普遍认同,这种普遍认同借助于共通感,不借助于信仰,不借助于概念,也不借助于理性而形成认同.因此,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的视域下,阿伦特探讨了审美、普遍认同与共同体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美学转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媒介技术的发展承担起了新型共同体建构的问题,康德-阿伦特的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需要在媒介学的意义上得到延伸,形成康德-阿伦特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的媒介学转向,重塑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当下意义,用于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多元一体的媒介治理格局.
其他文献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科评估体系,是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助力器.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学科评估应更加突出其诊断功能,突破评价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科评估体系,是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助力器.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学科评估应更加突出其诊断功能,突破评价
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忽视了要素流动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发展的新的资本创造模型则认为资本集聚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另外,是资本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科评估体系,是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助力器.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学科评估应更加突出其诊断功能,突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