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动笔写出真情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生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缺少情趣,限制了思维和表达的自由,语言少了鲜活与激情,多了空话套话,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学生变得怵动笔,怕动笔,厌烦动笔。针对这一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阅读积累,提升情感
  
  搭积木要准备许多不同形状、色彩的木块;盖大厦需要准备足够的建筑材料,想盖出独具特色的传世之作,还要有足够的大厦模本,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建筑师的独创,才会使蓝图成为现实。同样,学生习作也是要有足够的语文库存。这种库存从何而来?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自于阅读。阅读积累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外名著、大家名篇更是书中瑰宝。通过大量阅读,会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累充足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当其在生活中有所感动、有所感悟时,就会从库存中筛选出相应的词语加以印证,因而使得这种感受变得清晰而细腻。这一过程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促使其更主动地丰富积累。当情感再次降临时,他就会更迅速地提取更恰切的词语去体验,而这一次的情感体验则更细腻,更深刻,这是更高一级的体验。这样循环往复,逐步形成“積累,提升,再提升”的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思想情感不断升华,为写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积极向上,感受真情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和正确的价值观”,作文教学更应如此。俗话说:“作文先做人。”一个虚伪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不能用真心结交真心;一个消极的人一定缺少快乐和激情,因为他悲观厌世,永远不能在社会的进程中进发出生命的火花。只有真诚守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才是健康的人生,因为他能感觉到心与心的碰撞与交融,产生与时代同进的兴奋与激情。而真情与激情正是乐于表达的动力,因此才有了屈原的《离骚》,郭沫若的《凤凰涅》,毛泽东的《雪》。只有感受真情,才能写出真情。感受真情,需要有一颗赤诚的心。所以,我们在抓作文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写作动力才会持久不衰。
  
  三、多角度体验,写出真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至而文生”。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有了真情实感,才会产生写作的冲动,才会乐于动笔,乐于写作,才会写出真情实感。因此,激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写出真情的:
  
  1.凭借文本,激发情感。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出来的佳作,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具有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作用,所以课本本身就是激发学生丰富情感的极好教材。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研究教材,摸索最佳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经历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感动中,情与作者相通,心与人物相融,从而生发出激情,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时的表达是一种真情的表达。真情灌溉下的文字一定是流畅的,感人的,有个性的。
  
  2.创设情境,诱发真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氛围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情不自禁的情感时,便要用言辞表达出来。因此创设情境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又一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游戏”等等。这种情境创设的气氛渲染能诱发学生多种情感体验,唤起许多回忆、联想,产生创作冲动,从而主动地、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写出他们的情感,写出他们的体验。
  
  3.融入自然,乐于抒发。小学生无拘无束、天真烂漫,他们喜欢自由,热爱自然。雨中,男孩儿们光着脚丫在雨里跑、水洼里趟;女孩们喜欢打着伞,穿着靴儿散步;下冰雹了,孩子们会惊喜地抢回一把雹子粒在掌上玩赏;下雪了,他们裹进雪花里打雪仗,堆雪人,在雪里撒欢儿。大自然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童话,是他们的乐园,大自然给他们带来惊喜,带来激动,带来梦。在自然中,他们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一定会欣然命笔,写出童真童趣,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热爱生活,文随情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既有像吃饭、睡觉这样的平凡小事,也有抗洪抢险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既有充满快乐的朋友聚会,也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悲伤。生活如打翻的五味瓶,让人尝尽世间甜酸苦辣;绘出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人在其中,心会随着生活的脉搏而跳动,情会随着生活的旋律而起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在沸腾的生活中,学会观察,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体验情感。
  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写随笔、日记的习惯。随时记录下生活见闻、经历感悟,随情而作,有感而发。自己与自己对话,事是真事,情是真情,语言自然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有了充裕的题材库存,学生写作就有了底气,随手拈来,有话可写,有事可写,有情可写,自然就乐于动笔,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