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学生英语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素意识是一个多维概念,在语言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壮族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第三语言习得者壮族学生的英语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派生语素意识、屈折语素意识以及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排除了语音意识以后,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并且英语派生语素意识和屈折语素意识对阅读的贡献分别为13.9%和7.5%。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作用不够显著。研究结果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壮族学生;英语语素意识;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张霞(1982.3-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右江民族医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壮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能力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2015LX289)。
  一、引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阅读的成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阅读过程展开了大量研究,探索影响阅读过程的因素。目前许多阅读研究结果表明,语音意识、语素意识与阅读过程显著相关。随着年龄和语言学习经验的增加,语素意识对阅读的作用不断增大,甚至超过语音意识成为影响阅读的核心因素。但是目前阅读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一语和二语学习者,对三语学习者研究还不多见。第三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了母语和二语的基础上,进行三语学习,其阅读过程更复杂。一语和二语的阅读研究理论是否适用于三语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此本研究以壮族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背景
  语素意识是一个多维概念,是元语言意识的一种,在语言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对词汇内在语素结构的意识以及对这种结构进行反应和操作的能力”。语素是语言意义的基本单位,包括屈折语素、派生语素与复合语素,因此语素意识就包括屈折语素意识、派生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派生语素意识指的是学习者知道在词根后尾加上相应的前缀或后缀改变词义或词性,构成新词的能力。例如,broad加上后缀en,变成新词broaden,词性发生了变化,而词义也跟着改变。屈折语素指的是学习者知道在词根尾处加上表示屈折关系的后缀,构成新词的能力。屈折关系既不改变词性,也不改变词义,只是给词现有意义增加一些语法信息,比如,数、格、时的变化。复合语素意识则指的是学习者分析和操纵复合词结构的能力。语素意识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学者们对一语和二语学习者的语素意识和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S.Helene Deacon John R.Kinby在长达四年的研究中发现,当控制了一般加工能力,语音意识及阅读理解成绩后,学习者在低年级阶段的语素意识对其高年级阅读成绩有预测作用。刘云英以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语素意识、英语语素意识以及两种语言的阅读能力进行研究,发现语素意识和阅读存在显著的相关,英语复合和派生意识对英语阅读均有显著的贡献。
  综上所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以第三语言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第三语言习得的条件下,语素意识是否也能对阅读起到预测作用?排除了语音意识的影响,语素意识对阅读能起到独立的预测作用吗?语素意识三个部分,派生语素意识、屈折语素意识以及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有无预测作用?各部分的贡献如何?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壮族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第三语言习得者壮族学生的英语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派生语素意识、屈折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1.研究对象。参加本次研究的壮族学生是右江民族医学院17级各专业本科生。这些壮族学生来自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从小学习的母语是壮语,汉语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
  2.实验方法。
  (1)英语语素意识测试。本测试包括屈折词测试、派生词测试以及复合词测试三个部分。英语语素意识测试题的信度系数为0.824,说明测试是可靠的、稳定的,有较高的信度。
  1)英语屈折语素意识测试。该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名词单复数、时态、名词所有格等屈折语素分析和操纵能力。测试共有10题。其中,名词单复数2题,名词所有格2题,动词过去式3题,动词现在分词3题。测试内部一致信度系数是0.736。
  2)英语派生语素意识测试。该测试考察学生对派生词根与词缀关系。共有2个任务。一个是派生语素意识产生任务,另一个是派生语素意识判断任务。共10题。测试内部一致信度系数是0.782。
  3)英语复合语素意识测试。该测试考察学生对语素组合和分析能力。共10题。测试内部一致信度系数是0.817。
  (2)英语阅读理解测试。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采用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真题。由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两个部分组成,所选取的短文体裁多样化。测试共20题,总分20分。该测试内部一致信度系数是0.791。
  3.实验过程。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整个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要求所有被试者都在同一环境下完成测试任务。整个测试过程都在笔者的监控下进行。共发放试卷70份,回收52份有效试卷,所得数据用SPSS 20.0 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壮族学生英语语素意识等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了考查壮族学生英语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首先,我们分别统计英语语素意识、语音意识以及阅读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一所示。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派生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相关性最强(r=0.373,p=0.01),屈折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相关性次之(r=0.342,p=0.05),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相关性较弱(r=0.215),复合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相关性最弱(r=0.193)。
  2.英语语音、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英语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我们以英语语音意识、英语派生语素意识、屈折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为预测变量,阅读成绩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考察英语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
  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阅读能力来说,有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英语派生语素意识首先进入回归方程,是阅读能力有效的预测变量,能解释阅读13.9%的变异;其次是英语屈折语素意识,也能有效地预测阅读能力,能解释閱读7.5%的变异。在回归方程中,语音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并没有进入方程,说明语音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的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证明了在以第三语言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第三语言习得的条件下,排除了语音意识以后,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并且英语派生语素意识和屈折语素意识对阅读的贡献分别为13.9%和7.5%。
  五、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语音意识、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排除了语音意识以后,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并且英语派生语素意识和屈折语素意识对阅读的贡献分别为13.9%和7.5%。复合语素意识对阅读作用不够显著。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壮族学生的母语壮语中有大量词都是通过加前缀和后缀来形成,这点与英语派生和屈折构词法相似。壮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派生词和屈折词有一定的优势,能较好地掌握英语派生词和屈折词,因此相比复合语素意识,壮族学生的派生语素意识和屈折语素意识发展较快。本研究不足之处是研究对象数量不够多,样本量不够大,今后的研究将涉及更多的研究对象,力求更深入的了解三语习得环境下,英语语素意识影响阅读理解的发展特点,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云英.汉语儿童汉语和英语语素意识的结构、关系及其在阅读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语言研究者们都在研究如何可以提高语言习得,并且研究出了很多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文中主要就语言模因论与二语习得展开研究,以期为提高语言洗的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语習得;语言模因论;语言学习  【作者简介】孙萍(1984-),女,汉族,山东枣庄市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引言  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是语言研究者们追求的主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本文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通过高效的语境创设来构建灵动的小学英语课堂,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境;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作者简介】杨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在小学生们刚刚接触英语
【摘要】人类的话语世界呈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点。传统的以关注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际交流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多模态交际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并借助多模态教学理论及研究成果,构建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求,是语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强调多模态话语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科学地将多模态恰当结合运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多模态认知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的英语教学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互动教学更是以其自身的交互性、多元化、持续性等特点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与青睐。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优势,本文从精设互动流程,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互动环境,激发学生沟通意识;开展互动活动,吸引学生关注课堂;重视互动反馈,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四方面对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应
【摘要】TPR教学法提倡把语言知识点和行为动作联系在一起,通过行为动作的展示来教授外语,符合幼儿语言、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幼儿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句型、儿歌和故事时运用TPR教学法,既能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使幼儿自然说出语言,又能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特点;TPR教学;幼儿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唐颖,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一、全身反应
【摘要】语言属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师生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达到。因此,完全将大学英语课堂翻转不具有适切性。本文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学英语课堂“微”翻转的思路,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翻转课堂实现大学英语高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翻转;大学英语;高效  【作者简介】李秋然,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Abstract】In the world’s close contact, English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Whether to use the mother tongue or whether the mother tongue influences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s’ English c
【摘要】本文简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论辩理论、当代图尔明的论辩模式和伯克的同一理论,通过比较新修辞学的两位代表人物各自的论辩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理论,以此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揭示新修辞学对古典修辞学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论辩;新修辞学;古典修辞学;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赵栩卿(1992-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写作、西方修辞学
【Abstract】Several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have been proposed since the 19th century, among whic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re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为灵活,能够使学生创建满足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变为主动。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基于此,本文就浅析翻转课堂,从而研究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我国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反转课堂;专业课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