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普遍性、可控性、衔接性的特征及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主体性;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及国民素质调查结果的公布,中学生的体质问题一次次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科学地增强中学生的体质成为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更加被肯定。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增加体育教学的课时,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过程,教师和学生、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矛盾对立体,必须互相兼顾,并努力使两者相辅相成。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探讨和研究较多的问题,它使我们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均有重要的意义。
  1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特征
  1.1普遍性
  普遍性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特征。普遍性是指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普遍性特征是教育公平的要求,是每位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体现。
  1.2可控制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均存在较大的不足,所以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可控性,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体性,既要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控性是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1.3衔接性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衔接性的特征,这是由中学教育的地位决定的。中学教育是介于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形式,既需要与小学教育衔接起来,也要为高等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中学体育教学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2.1意识的改变
  意识主要是指主体思想层次范畴的内容,“意识决定行为”说明了意识的重要性。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突出需要改变体育教学活动参与者的意识,即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意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主要采用了教师教、学生机械地学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师是主体”的思想长期存在,限制了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也忽视了自己主体性的存在,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学。如果教师不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很多学生就不懂得怎么学习,暴露了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状况。管理者为了教學的顺利开展,强调更多的是对教学的控制,却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增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意识,是保证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
  2.2教学计划要突出主体性
  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而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每个项目的教学、每次课教学、每个学期的教学等都需要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主要指教学指导思想、备课等,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保证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管理者和教师在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为后续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场地器材安排、教材的选择、学生特点的调查等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增加学生参与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要学什么、目的是什么,并尽量多地考虑学生学习的要求,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2.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整个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活动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和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体质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主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所以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意义是重大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多练,加大学生的练习比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能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教学评价突出主体性
  教学评价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学的开展,所以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出来。目前很多学校比较注重的是多元评价方式,一般是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比如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的进步和最后达标的成绩等。
  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采用学生互评、教师和学生评价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评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学生和教师评价结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认识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知识、技能水平。学生加入评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
  3结束语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有普遍性、可控性和衔接性的特征。意识的改变、教学计划中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中突出主体性和教学评价中突出主体性是中学体育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学忠.论体育教学主体性[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106-110.
  [2]张光辉.摭谈体育主体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30):78.
  [3]曾琪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性追求[J].成才之路,2012,(18):95.
其他文献
“美第奇效应”是指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创新。创造“美第奇效应”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某一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以寻求突破壁
民族主义17世纪在欧洲发端,20世纪初传入中国。民族主义话语建构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一目标,成为晚清知识分子理解民族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回路权运动作
以大容积钢制无缝气瓶为主要部件的长管拖车与管束式集装箱的轻量化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长管拖车与管束式集装箱的轻量化关键在于气瓶的轻量化。目前大容积钢制无缝气瓶壁
宿舍人际冲突是高职生群体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冲突处理不当,会对高职生人际关系及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危害。本研究以494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高职生宿
患者男性,58岁。因胃癌晚期入院治疗。突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查体:心律不齐,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查心电图(图1)示:P波在Ⅰ、Ⅱ、aVF
为了解刺葡萄皮花色苷在光照及加热条件下的稳定性,明确其贮藏和应用条件,对刺葡萄皮花色苷的光热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pH1~3色素液花色苷稳定性较好;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