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策略,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市场营销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关键词] 学业水平考试;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56-02
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及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2017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開始正式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业水平考试是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后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将发生变化,学校将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目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1.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除了看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多少,技能证书通过率,还增加了对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整体评价,如平均分、测评等级,这将是今后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
2.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专业技能,将促使教师考评体系发生变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为教师在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考核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促使教师积极努力,不断探索,为学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3.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开始正式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毕业资格的评价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等级总评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是学校推荐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
4.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三部分构成。各个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围绕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开足专业基础考试科目的课时,加大文化课的比例,以确保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上取得优异成绩。
5.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有了明确的考试大纲。为了提升学生成绩,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真组织教学内容,重构教材,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条,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
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对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这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力不高,学习效率低,整体的学习氛围差,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市场营销教学枯燥,教学形式落后
市场营销教师在教授市场营销课程时,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得教学枯燥无味,以至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市场营销专业基础不扎实,影响后续的专业技能测试课程的学习。
三、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市场营销专业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专业基础考的是《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市场营销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专业技能考的是促销策划,策划内容选取与学生专业及生活相关的情景商品大类,考生抽题,具体内容允许学生自定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商贸管理类考生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变化,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升专业理论应试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一)大力宣传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新生从入校开始的新生入学教育,就开始向其灌输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使其意识到学业水平考试关系到自己的毕业及升学。对于一年级的中职生,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涯进行三年规划,让其明确今后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刚入校,对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并不了解,但是对市场营销工作充满好奇心,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岗位认知,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用通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市场营销,提高学习的兴趣。一年级开始讲授市场营销课程,教师要结合现实的营销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意识到市场营销基础对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意义。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强调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不断组织单元考和模拟考,让学生感受备考状态。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只要勤加练习,勤于总结,通过考试并不难。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趣味性
1.创设营销情境,学生实战演练
从市场营销专业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看,考核市场营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实训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我校借助校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组织商贸专业学生在职教文化周、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期间开展实战演练。学生分组在校园内进行实战销售活动,学生小组分工进行校园市场调查、选品、选择进货渠道、定价、促销方案制定,在校园内进行销售,最后教师根据小组活动过程和销售结果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把市场调查、4P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2.角色扮演法
在市場营销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到营销实践活动中。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企业经理、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消费者等角色。教师通过创设营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演练。例如,人员推销这部分知识,教师创设了一个卖李子的情境,学生自己编写推销剧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推销话术和推销策略,从而更透彻地领悟市场营销基础考纲中人员促销特点、促销方法,提高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场营销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教育中,市场营销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将考试知识点、重难点等相关配套课件、微课、作业、随堂练习、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放到学习平台上。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中职学生喜欢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同时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其中,超星学习通就是一款有效实现互动教学的App,其将学生的参与感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我校市场营销教师团队将市场营销复习课件、题库、复习资料等导入“学习通”,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在平台上,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后台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巩固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细研考纲,突破重难点
在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市场营销教学,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学考大纲为主线,制订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产品策略中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及营销策略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考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解清楚,结合教材的表格做成专题给学生训练。分销策略中的分销渠道选择条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将前后知识进行串联。
精选习题,教师要合力编写模拟题,巩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考纲知识点,精选练习,避免“偏、怪、难”的题目,特别是自己都觉得难的题目,不要出现,避免学生出现畏难心理而产生厌学。根据学业水平规范化考试要求,定期组织全真模拟考试,保证考试细节、流程和要求与真正考试一样,以此发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忘带准考证、文具准备不充分、心理焦虑,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正确对待考试,能应变处理考试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然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顺平.学业水平测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J].职业,2017(11).
[2]蒋达云.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10).
[3]文求实,陈颖.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市场营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
[4]闽进波.关于“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中职市场营销基础学业水平考试为例[J].教师,2020(10).
[5]阮林丹.学业水平考试下关于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策略[J].教师,2020(10).
[6]洪紫如.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9).
[关键词] 学业水平考试;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56-02
根据《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及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2017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開始正式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业水平考试是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施后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将发生变化,学校将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目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1.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除了看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多少,技能证书通过率,还增加了对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整体评价,如平均分、测评等级,这将是今后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
2.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专业技能,将促使教师考评体系发生变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为教师在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考核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促使教师积极努力,不断探索,为学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3.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开始正式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毕业资格的评价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成绩、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等级总评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是学校推荐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
4.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三部分构成。各个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围绕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开足专业基础考试科目的课时,加大文化课的比例,以确保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上取得优异成绩。
5.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后,有了明确的考试大纲。为了提升学生成绩,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真组织教学内容,重构教材,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链条,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
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对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这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力不高,学习效率低,整体的学习氛围差,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市场营销教学枯燥,教学形式落后
市场营销教师在教授市场营销课程时,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得教学枯燥无味,以至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市场营销专业基础不扎实,影响后续的专业技能测试课程的学习。
三、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策略
市场营销专业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专业基础考的是《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市场营销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专业技能考的是促销策划,策划内容选取与学生专业及生活相关的情景商品大类,考生抽题,具体内容允许学生自定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商贸管理类考生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变化,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升专业理论应试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一)大力宣传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新生从入校开始的新生入学教育,就开始向其灌输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使其意识到学业水平考试关系到自己的毕业及升学。对于一年级的中职生,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涯进行三年规划,让其明确今后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刚入校,对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并不了解,但是对市场营销工作充满好奇心,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岗位认知,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用通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市场营销,提高学习的兴趣。一年级开始讲授市场营销课程,教师要结合现实的营销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意识到市场营销基础对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的意义。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强调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不断组织单元考和模拟考,让学生感受备考状态。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只要勤加练习,勤于总结,通过考试并不难。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趣味性
1.创设营销情境,学生实战演练
从市场营销专业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看,考核市场营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实训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我校借助校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组织商贸专业学生在职教文化周、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期间开展实战演练。学生分组在校园内进行实战销售活动,学生小组分工进行校园市场调查、选品、选择进货渠道、定价、促销方案制定,在校园内进行销售,最后教师根据小组活动过程和销售结果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把市场调查、4P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2.角色扮演法
在市場营销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到营销实践活动中。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企业经理、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消费者等角色。教师通过创设营销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演练。例如,人员推销这部分知识,教师创设了一个卖李子的情境,学生自己编写推销剧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推销话术和推销策略,从而更透彻地领悟市场营销基础考纲中人员促销特点、促销方法,提高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场营销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教育中,市场营销教学也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将考试知识点、重难点等相关配套课件、微课、作业、随堂练习、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放到学习平台上。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中职学生喜欢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同时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其中,超星学习通就是一款有效实现互动教学的App,其将学生的参与感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我校市场营销教师团队将市场营销复习课件、题库、复习资料等导入“学习通”,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在平台上,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后台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巩固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四)细研考纲,突破重难点
在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市场营销教学,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学考大纲为主线,制订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产品策略中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及营销策略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考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解清楚,结合教材的表格做成专题给学生训练。分销策略中的分销渠道选择条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将前后知识进行串联。
精选习题,教师要合力编写模拟题,巩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考纲知识点,精选练习,避免“偏、怪、难”的题目,特别是自己都觉得难的题目,不要出现,避免学生出现畏难心理而产生厌学。根据学业水平规范化考试要求,定期组织全真模拟考试,保证考试细节、流程和要求与真正考试一样,以此发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忘带准考证、文具准备不充分、心理焦虑,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正确对待考试,能应变处理考试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然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顺平.学业水平测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J].职业,2017(11).
[2]蒋达云.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10).
[3]文求实,陈颖.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市场营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
[4]闽进波.关于“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中职市场营销基础学业水平考试为例[J].教师,2020(10).
[5]阮林丹.学业水平考试下关于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策略[J].教师,2020(10).
[6]洪紫如.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