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植入螺钉固定患者.术后2 d检查植入螺钉固定情况.根据CT检查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行iDose4迭代算法)和研究组(30例,行OMAR迭代算法),对比两组轴位、矢状及冠状位伪影面积、CT信噪比、重建算法噪声(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轴位、矢状及冠状位伪影面积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信噪比、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信号强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AR应用于锥体固定术C T检查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OMAR迭代算法方式可以减少CT伪影面积,降低信号强度,提高图像质量及信噪比,对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和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要求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患者均患有较为严重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50例患者使用传统的腹部彩超方式进行诊断,设为腹部超声组;另外50例患者使用阴道超声技术进行诊断,设为阴道超声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和疾病诊断满意程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对比.结果:100例患者均患有子宫内膜病变,阴道超声组的诊断准确率94%(47/50)高于腹部超声组的74%(37/50),差异有统计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已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86例患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在86例已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经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15例(17.44%)患者为血管内中膜增厚;有22例(25.58%)患者为低回声斑块;有17例(19.77%)患者为强回声斑块;有32例(37.21%)患者为混合回声斑块.在15例血管内中膜增厚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有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目的:比较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 X A)和定量C T(Q C T)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性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8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行DXA和QCT骨密度检测且两种检查在2个月内完成的患者共计120例,观察老年患者骨质疏松DXA和QCT诊断结果及影响DXA和QCT诊断结果差异的因素.结果:D X A在腰椎正位、髋部结果以及最低T值时的诊断结果与Q C T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方面QCT较DXA优越.年龄、重度骨赘形成与重度小关节增生为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