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应该多一份责任与爱心,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的成长环境,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不仅重视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教给其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爱心;细节;表扬;表率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材,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在培养学生的阶段性上,低年级教师与其他各阶段的教师有所不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多一份责任与爱心,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的成长环境。我是一个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不仅重视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教给他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阿
一、关注生活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勤奋、刻苦。孩子在上课时不爱动脑,我给他们讲“应声虫”的故事,告诉他们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要自己动脑,不做“应声虫”。孩子们在一起学习,难免有吵闹、打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把以前带过的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孩子们在一个个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中受到了影响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这时,我带头鼓起掌来。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我经常在课堂上这样说“老师看见这一行同学坐得最端正!”“看×××,他不但坐得端正,桌子上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同学对老师刚才讲过的知识运用得很好,他真是个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表扬,被表扬的孩子会更乐于表现,其他学生也会效仿,教室里一下子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也会用儿童独特的眼光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记得我刚接一个班时,第一次进教室和学生见面,就有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的苹果咬掉了一口。”一句话说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经询问才知道她是说我穿的T恤上的苹果图案——衣服穿了这么久,我都没注意到这个苹果图案有个缺口。直到两年后的教师节,孩子在送给我的贺卡上还写道:“敬爱的王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你的苹果被咬掉了一口!”孩子的话让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呀,每个孩子都像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一样,是有缺点的,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对待这一个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老师,我看见你这样做了,我也就学着你做了”“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能不能像你这样”,听了孩子天真的话语,我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
关键词:爱心;细节;表扬;表率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培育学生成材,而且要培养学生成人。在培养学生的阶段性上,低年级教师与其他各阶段的教师有所不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多一份责任与爱心,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的成长环境。我是一个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不仅重视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教给他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阿
一、关注生活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勤奋、刻苦。孩子在上课时不爱动脑,我给他们讲“应声虫”的故事,告诉他们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要自己动脑,不做“应声虫”。孩子们在一起学习,难免有吵闹、打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把以前带过的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孩子们在一个个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中受到了影响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这时,我带头鼓起掌来。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我经常在课堂上这样说“老师看见这一行同学坐得最端正!”“看×××,他不但坐得端正,桌子上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同学对老师刚才讲过的知识运用得很好,他真是个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表扬,被表扬的孩子会更乐于表现,其他学生也会效仿,教室里一下子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也会用儿童独特的眼光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记得我刚接一个班时,第一次进教室和学生见面,就有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的苹果咬掉了一口。”一句话说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经询问才知道她是说我穿的T恤上的苹果图案——衣服穿了这么久,我都没注意到这个苹果图案有个缺口。直到两年后的教师节,孩子在送给我的贺卡上还写道:“敬爱的王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你的苹果被咬掉了一口!”孩子的话让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呀,每个孩子都像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一样,是有缺点的,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对待这一个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老师,我看见你这样做了,我也就学着你做了”“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能不能像你这样”,听了孩子天真的话语,我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