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从教8年的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感到,在我国教学设计中有必要引入任务分析的这个环节,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任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有不同的过程和条件,经过几代心理学家的努力,任务分析的思想已进入教学设计中,那么它在教学设计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分析是沟通学习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桥梁
  进行任务分析的首要条件是将教学目标陈述得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任务分析的第二项工作是将教学目标分类,因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一旦要求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分类。任务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所以,任务分析要求教师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它把我们平时所说的备课要吃透两头(学生和教材)的主张落到实处。
  二、有利于教师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将“过程和方法”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一个方面。小数教学中分数概念也是一个具体概念,其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例子到归纳其基本特征的发现过程,而分数概念建立以后学习百分数,百分数是一个定义性概念,其学习不需要发现,可以通过接受方式进行。
  三、研究发现,凡是被一致认可的好的课堂教学实例,都符合任务分析的思想
  例如,《湖南教育》1995年第四期刊登了福建省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黄育粤的《圆柱体的正反例》。黄老师教例中的本质的东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结果的测验都符合学习心理学中有关具体概念学习的原理。如果我们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优秀教师的经验便能迅速推广。
  总之,任务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达到教学课题、单元或课时目标的先行的内部条件,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也就是说,依据不同各类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和条件来进行教学。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引进了任务分析思想,而且能用任务分析的思想指导教学过程设计,那么,不论教学目标中是否列出过程目标,教师都会根据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体验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下面就我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就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
摘 要:阅读教学中景物描写的赏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准确细致地解读语言,从而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感悟。  关键词:文本;语言;细读;习惯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大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从而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以小说《孤独之旅》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孤独之旅》中的
摘 要:思想品德课堂不能只是宣传理论,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在课堂上流露真情,说真话,学真理,真正地用理论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最后要学做真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真情;真话;真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两句教育箴言告诫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理,做真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学做真人。特别是在思想品德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劳累辛苦是许多做过此种工作的教师的共识。结合班务工作经验,认为保有一颗爱心,以身作则,善于博采众长,完善班级管理,保有平常心,可以帮助班主任增添工作乐趣,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爱心;身教;博采众长;平常心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是班主任。”确实,这个所谓的“主任”既无职,更没权,而且费力不讨好,酸甜苦辣难以言尽。但是,既然时代赋予了我们这项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摘 要:“向45分钟要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从两个方面阐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前准备;课堂教学  我常常在想:一节45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知识用起来”,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经过不断地尝试,我认为“把握好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一、做好课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离开“听”,音乐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课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欣赏音乐的人。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欣赏也是表现音乐的基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用歌喉去展示表现音乐,但是我相信百分之一百的孩子都有一双正常的耳朵,能欣赏音乐。教会孩子欣赏音乐,应该比教会孩子唱几首歌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处在变声期,认识水平有了很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极力要求教师不应只是单纯的语法教学,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及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
摘 要: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作业由“课堂教学的延伸”,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自然也就成了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疲于应付差事。这样的作业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作业;改革;整体  面对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
摘 要:以前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不管给教育冠以什么名号,“有效”一词始终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追求。在有效课堂的大主题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训练是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自身的教学思考与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训练的几点思考,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达到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训练;有效训练;有效课堂  课堂训练,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就所学知识的当堂练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不仅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充分体现在我们数学课的练习设计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每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数学课堂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进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