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類号:G642.421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开始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现以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是指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由于拼音符号较抽象枯燥,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游戏教学格外重要。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汉语拼音产生兴趣,我根据儿童心理的特点,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拼音游戏,从而使学生接触拼音就进入最佳状态。
如:学习声母“m”时,我设计了“摸人”的游戏,上课伊始,我说:“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孩子们都兴奋地说:“喜欢!”于是,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做“摸人”的游戏,接着,我又问:“谁能用一个声母来说明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呼读音“mo”的音节,学会了声母“m”。
学习鼻韵母“ing”,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时,我让学生戴上老鹰的头饰,做飞的动作,嘴里不住地念:“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使学生能轻松地认识“ing”“ying”的鼻韵母及整体认读。
声母“b、d、p、q”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这四个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编了一个“你看像不像”的小节目,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b”和“d”,背靠背坐在一起,说:“你是b,我是d,人人都说我们像,可我从没见过你。”全班学生齐说:“为什么呀?”“因为我们是背靠背的坐着,谁也见不着谁呀!”这样一表演,抽象的字母便形象化了,字母分得清了,字形也记得牢了。在教学“p”和“q”时,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区分这两个字母,于是我问:“‘p’和哪个数字很像啊?你能给它俩编句顺口溜吗?”“像个‘9’字‘ppp’,反写‘9’字‘qqq’.”
这样教学,不仅使儿童能够带着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汉语拼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了训练与培养。
二、编讲故事,发展语言
整体认读音节比较抽象,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用拼故事方式教学教学生去认读整体认读音节。如:教“yin”及“yun”时,我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天,y和in都到草地上去玩,它们唱啊,跳啊,是那么开心!天黑了,还不想回家。它们想,从今天以后,干脆我们俩就生活在一起吧!永远不分开,于是,,它们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n”。当教学“yun”时,我鼓励学生模仿我的故事编故事,经过讨论后,一个学生编到:”ün”看到“in”和“y”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于是,它也学着“ying”的样子去请”y”,可是它又想,我就这样戴着眼镜去和“y”拉手是不行的,ün赶忙摘掉自己的眼镜(去掉两点)请“y”站在它的前面,就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n”。这样充满童趣的故事,举不胜举。编、讲故事用拼音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儿歌连串,生动活泼
儿童歌谣是一种将所学内容转化为智慧的一种最简便、最直观的形式,它对陶冶学生情操、认识事物、塑造灵魂、表达感情,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之前,我首先教会学生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读书识字要用它,帮我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我大多采用编儿歌的形式,如声母儿歌: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流再发音;复韵母儿歌:复韵母,真有趣,口形变化要注意,看前音摆口形,发前音向后滑过去;拼写规则儿歌:①小ü若在韵母前,加y去点并列站.②iü自成音节时,加y去点站右边.③小u自成音节时,大w和它站一起.④ü在声母n l后,两点切记不能丢.还有标点儿歌,声调儿歌、隔音符号儿歌.课堂上学生边唱儿歌边做动作,不仅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音、形、义,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认识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游戏练习 ,体验成功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一味的读写拼音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会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大量的拼音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的主动参加练习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小猫钓鱼”。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条小河,贴上小鱼卡片。鱼身上,写着本课所学的相应的音节或音节词,让学生戴上小猫头饰,拿着钓鱼竿去“钓鱼”,钓到“鱼”后,领着大家读相应的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韵母归类。青蛙妈妈由老师扮演,小蝌蚪由全班学生扮演。青蛙妈妈说:“我是复韵母的妈妈,我的孩子在哪里?”复韵母小蝌蚪听到后,拿起自己的复韵母卡片,跑到老师身边,说:“我是复韵母ai……”我还设计了啄木鸟医生,找朋友,猴子摘仙桃,小动物找家,贴烧饼,火炬接力赛——看图写拼音词等,把枯燥乏味的拼音练习组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五、手脚并用,动脑动口
一年级小学生的最大的特点是爱动,缺乏持久性,四十分钟坐不住,为了让学生能安心学习,集中注意力,我把声母编成体操,当学生坐得疲乏时,我让他们站起来,边背声母边做体操,我和几个小学生在讲台上领着做。如b:右下半圆b。身体直立,右脚尖点地,右下划半圆。P:身体直立,右手指摸头,右上划半圆。m:两臂下垂,两腿并拢,下蹲成双门。f:身体直立,两臂左右平伸,头向右歪成f样。d:身体直立,左脚尖点地,左下划半圆。各式各样的动作让学生兴奋不已,一个个手舞足蹈的样子真是可爱.这样活动了学生肢体,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他们乐学情趣,巩固了知识,又是一次美的欣赏。
总之,汉语拼音的游戏教学为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汉语拼音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开始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现以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是指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由于拼音符号较抽象枯燥,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游戏教学格外重要。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汉语拼音产生兴趣,我根据儿童心理的特点,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拼音游戏,从而使学生接触拼音就进入最佳状态。
如:学习声母“m”时,我设计了“摸人”的游戏,上课伊始,我说:“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孩子们都兴奋地说:“喜欢!”于是,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做“摸人”的游戏,接着,我又问:“谁能用一个声母来说明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呼读音“mo”的音节,学会了声母“m”。
学习鼻韵母“ing”,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时,我让学生戴上老鹰的头饰,做飞的动作,嘴里不住地念:“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使学生能轻松地认识“ing”“ying”的鼻韵母及整体认读。
声母“b、d、p、q”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这四个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编了一个“你看像不像”的小节目,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b”和“d”,背靠背坐在一起,说:“你是b,我是d,人人都说我们像,可我从没见过你。”全班学生齐说:“为什么呀?”“因为我们是背靠背的坐着,谁也见不着谁呀!”这样一表演,抽象的字母便形象化了,字母分得清了,字形也记得牢了。在教学“p”和“q”时,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用编顺口溜的方法区分这两个字母,于是我问:“‘p’和哪个数字很像啊?你能给它俩编句顺口溜吗?”“像个‘9’字‘ppp’,反写‘9’字‘qqq’.”
这样教学,不仅使儿童能够带着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汉语拼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观察力得到了训练与培养。
二、编讲故事,发展语言
整体认读音节比较抽象,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用拼故事方式教学教学生去认读整体认读音节。如:教“yin”及“yun”时,我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天,y和in都到草地上去玩,它们唱啊,跳啊,是那么开心!天黑了,还不想回家。它们想,从今天以后,干脆我们俩就生活在一起吧!永远不分开,于是,,它们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n”。当教学“yun”时,我鼓励学生模仿我的故事编故事,经过讨论后,一个学生编到:”ün”看到“in”和“y”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于是,它也学着“ying”的样子去请”y”,可是它又想,我就这样戴着眼镜去和“y”拉手是不行的,ün赶忙摘掉自己的眼镜(去掉两点)请“y”站在它的前面,就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n”。这样充满童趣的故事,举不胜举。编、讲故事用拼音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儿歌连串,生动活泼
儿童歌谣是一种将所学内容转化为智慧的一种最简便、最直观的形式,它对陶冶学生情操、认识事物、塑造灵魂、表达感情,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之前,我首先教会学生儿歌:拼音字母用处大,读书识字要用它,帮我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我大多采用编儿歌的形式,如声母儿歌: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流再发音;复韵母儿歌:复韵母,真有趣,口形变化要注意,看前音摆口形,发前音向后滑过去;拼写规则儿歌:①小ü若在韵母前,加y去点并列站.②iü自成音节时,加y去点站右边.③小u自成音节时,大w和它站一起.④ü在声母n l后,两点切记不能丢.还有标点儿歌,声调儿歌、隔音符号儿歌.课堂上学生边唱儿歌边做动作,不仅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音、形、义,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认识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游戏练习 ,体验成功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一味的读写拼音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会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大量的拼音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的主动参加练习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小猫钓鱼”。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条小河,贴上小鱼卡片。鱼身上,写着本课所学的相应的音节或音节词,让学生戴上小猫头饰,拿着钓鱼竿去“钓鱼”,钓到“鱼”后,领着大家读相应的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韵母归类。青蛙妈妈由老师扮演,小蝌蚪由全班学生扮演。青蛙妈妈说:“我是复韵母的妈妈,我的孩子在哪里?”复韵母小蝌蚪听到后,拿起自己的复韵母卡片,跑到老师身边,说:“我是复韵母ai……”我还设计了啄木鸟医生,找朋友,猴子摘仙桃,小动物找家,贴烧饼,火炬接力赛——看图写拼音词等,把枯燥乏味的拼音练习组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五、手脚并用,动脑动口
一年级小学生的最大的特点是爱动,缺乏持久性,四十分钟坐不住,为了让学生能安心学习,集中注意力,我把声母编成体操,当学生坐得疲乏时,我让他们站起来,边背声母边做体操,我和几个小学生在讲台上领着做。如b:右下半圆b。身体直立,右脚尖点地,右下划半圆。P:身体直立,右手指摸头,右上划半圆。m:两臂下垂,两腿并拢,下蹲成双门。f:身体直立,两臂左右平伸,头向右歪成f样。d:身体直立,左脚尖点地,左下划半圆。各式各样的动作让学生兴奋不已,一个个手舞足蹈的样子真是可爱.这样活动了学生肢体,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他们乐学情趣,巩固了知识,又是一次美的欣赏。
总之,汉语拼音的游戏教学为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汉语拼音教学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