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典论·自叙》:“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弓燥手柔”诘屈难懂,前人较少论及,但后世用例较多。 (1)三寸者以好语谢遣曰:“方今弓燥手柔,与诸侯会猎名山,君等可暂避。”八脚者有惭色,遽驱蝇集其端。(明郑元勋《媚幽阁文娱》卷四《名山小论序·沈承》) (2)耳风鼻火,壮哉男子之生平;弓燥手柔,快矣丈夫之能事。(清曹学诗《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论·自叙》:“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弓燥手柔”诘屈难懂,前人较少论及,但后世用例较多。
(1)
其他文献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家喻户晓。王维兼具诗人与画家的身份,所以才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合境界。这种诗与画的融合不仅在其诗中有所体现,在其散文中也是如此。他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就体现了文中有画亦有诗的意境。 裴迪是王维的朋友,与王维在终南山、蓝田辋川隐居,交情甚深。《新唐书》本传说王维“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他们
[摘要]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 [关键词]柳永 慢词 俚俗 主体介入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一批为之呕心沥血的人,北宋时期,由唐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来的词体逐渐兴盛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柳永以毕生精力开疆拓土,功不可
本书主要探讨唐诗与绘画艺术的紧密关系,以苏轼评论王维诗画艺术的两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论述中心,涉及唐诗与绘画艺术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诗画融通的艺术规律,以及它在各个朝代的表现,简略勾勒出我国历代诗画融通的发展轨迹。本书不啻为一部诗画融通小史。 《唐诗与绘画艺术》,吴企明著,平装32开,凤凰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定價68元。
[摘要]不同的民主价值理念催生不同的民主实践。中国民主政治价值目标的确立,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遵循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现实规定,体现了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的统一。 [关键词]民主政治 政治发展 价值取向 民主政治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其价值追求的深化和发展,不同的民主价值理念催生不同的民主实践。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价值目标的确立,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遵循中国社会历史条
我在预约的时间到达华特餐厅,一分不差。 七点四十五分,周小姐,两位,我对站在门口的接待员说。穿荷叶边围裙的接待员在预约名单里找了起来。我望了一眼餐厅里面,很多空位。 七点四十五分周小姐两位,她重复了一遍。 是的,我说。 请在外面等一会儿,她说。 我看着她。 准备好了会叫你的,她又说。 我又望了一眼餐厅里面,空荡荡的桌椅,似乎没什么要准备的。 但我还是点了点头,站到了远处。因为餐厅的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高校在系级单位设置行政机构的同时,还设置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系统,各司其职,但目标是一致的。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终于找到了高校系级实行“党政共同负责”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级领导体制。 [关键词]高校 系级单位 领导体制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高校系级单位的领导体制这一历史的演进进程,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系级单位领导体制,推
群峭会龙场,戟雉四环集。迩觏有遗观,远览颇未给。寻溪涉深林,陟下层隰。东峰丛石秀,独往凌日夕。崖穹洞萝偃,苔骨径路涩。月照石门开,风飘客衣入。仰窥嵌窦玄,俯聆暗泉急。惬意恋清夜,会景忘旅邑。熠熠岩鹘翻,凄凄草虫泣。点咏怀沂朋,孔叹阻陈楫。踌躇且归休,毋使霜露及。 笔者最近在查阅嘉靖三年(1524)本王阳明《居夷集》时,发现了这首题为《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的诗,此诗是《王文成公全书》失收的一
在词体入乐的时代,词调是用于演唱歌词的乐曲,是词体存在的音乐形态。对于词调所代表的音乐样式,必须要有清楚而辩证的认识。一方面,它并非像某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音色音域和歌唱才能、以自己掌握的语言以及对词作意趣的体会等,依字声化为乐音旋律”,“非但同一词调的每一词作唱起来都不一样;同一词作不同人唱起来都不一样;同一人唱同一词作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不一样”(洛地《词体构成》,中华书局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凸显在规模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紧密配合,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产业结构 大学生就业 产业需求 学科专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剧烈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
少年行(四首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关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六《七言绝句》二:“此羽林少年羡布衣任侠而为愤激之词。言我始补羽林,即有渔阳之战,自谓勋业堪记,然安知不向边庭之苦者乃能垂身后名,是我之勤王不若也。此盖指郭解之流,虽或捐躯,而侠烈之声不灭。虽然,维果进游侠而退忠义耶?青莲云:‘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