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对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发生BPD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需呼吸机支持的重度(Ⅲ~Ⅳ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根据生后14 d是否需继续呼吸机支持分为撤机组和非撤机组,再将非撤机组分为地塞米松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各组患儿生后14 d和28 d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与发生BPD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重度RDS早产儿157例,其中撤机组108例,非撤机组49例。(1)撤机组患儿出生体重大于非撤机组,生后14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非撤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14 d非撤机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治疗30例,未治疗19例;治疗组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2.42±0.47) pg/ml比(2.90±0.4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均低于生后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地塞米松治疗组中重度BPD发生比例明显低于未治疗组(3/30比8/19),且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2.72±0.51) pg/ml比(3.09±0.3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BPD患儿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BP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塞米松可降低重度RDS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减少BPD的发生,血浆NT-proBNP水平与发生BPD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的技术及经验。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共开展腹腔镜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0±5.3)岁,年龄范围1~12岁,肝脏肿瘤直径(6.0±2.2)cm,直径范围3~9 cm。左半肝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3例,不规则肝切除2例。术前应用增强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方法进行仔细评估,术中运用超声刀、LigaSur
期刊
目的通过治疗1例横结肠隔膜患儿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横结肠隔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和检索平台,总结儿童结肠闭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本例在横结肠隔膜处(结肠脾曲近端约5 cm)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为横结肠隔膜,术后随访半年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和NOD2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NOD1和NOD2在RA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40例RA患者(RA组)、40例骨关节炎(OA)患者(OA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對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组PBMC中NOD1和NOD2 mRNA水平。随机抽取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咖啡因在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机械通气拔管撤机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生后早期机械通气的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013年所有早产儿撤机前未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撤机后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设为对照组;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