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猛兽,强健而忧伤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雷达在《文艺报》上的专栏文章汇成评论集《雷达观潮》,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序:“他从来是勇猛精进的,他是不老的猛兽,立高冈之上,尽览风行草偃。”
  二十年多前,“只觉得他是按下云头,落到了凡间。”那时夏天的什刹海尚能游泳,红荷灼灼,还不想做评论家的青年李敬泽游完几个来回,水淋淋上岸,抬眼看见垂柳下坐着彼时已大名鼎鼎、此刻同来消暑的雷达。一老一少于岸边谈起水,渐成忘年之交。
  雷达的父亲性格刚烈,与于右任、邓宝珊志趣相投。母亲是甘肃第一位女法官。三岁时,父亲因病故去,给雷达留下一屋子书。他最先认识的是梁启超、鲁迅、河上肇和苏曼殊。1962年,雷达进入兰州大学中文系。
  1978年7月《文艺报》复刊,雷达毛遂自荐调入评论部。尽管此前在《中国摄影》坐了几年冷板凳,文学的“雷达”却从一开始便是敏锐的。他在《文艺报》的第一篇个人作品是王蒙的专访——《春光唱彻方无憾》,这是新时期第一篇全面介绍王蒙的文章。当时的王蒙尚未完全平反,刚从新疆返京修改《青春万岁》的書稿,雷达便趁机在他妹妹王洒家找到了他。
  此后,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莫言的《红高粱》、古华的《芙蓉镇》、刘震云的《塔铺》等当代文学经典的第一篇评论大都出自雷达之手。
  贾平凹用“正”和“大”比喻雷达的文学评论。“‘大’是他有大局意识,看问题常从大处看,看趋势,能‘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80年代,流派、主义交错横流,1986年9月,雷达著文《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从表面纷乱的激流中概括出新时期文学最初十年的主潮——“民族灵魂的重新发现与重新铸造”,认为只有抓住“人的觉醒”这个根本的精神发展趋势,才能认识到新时期文学出现各种现象的本质。雷达还最早发现并评述、归纳了“新写实”思潮,为“现实主义冲击波”命名,进入21世纪,他又提出和探讨了“新世纪文学”概念。
  雷达是现实主义坚决的捍卫者,始终坚持文学认识与回应时代。在接受原《小说界》编辑王童采访时,雷达说他认为新时期最好的作品是《白鹿原》、《废都》、《大漠祭》和《夹边沟记事》。
  李敬泽道:“他常常让我想起哈罗德·布鲁姆,另一个倔强、固执的老头儿……他们都在急剧变化的时世中守护着传统并赋予传统以活力,他们的气质都是既强健又忧伤。”
  进入90年代和新世纪,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文学生产方式逐渐失效,崇高消解、欲望膨胀,个体高扬而主体零落,文学的存在日益艰辛。“我背负着传统的包袱,却生活在一个高度缩略化、功利化、商品化、物质化的都市,我渴望找回本真的状态、清新的感觉、蛮勇的体魄、文明的情怀而不可得。有时我想,当失去最后的精神立足点以后,我是否该逃到我的大西北故乡去流浪?这么想着的时候,便也常常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雷达“操起手术刀”,诊治文学的症候,评论集《文学活着》(1995)《当前文学症候的分析》(2009)《重新发现文学》(2014)先后出版,主张“文学要改变自己的活法”以适应社会活法的变动,思考正面价值的声音如何才能“内在地、如血液般地化入文学作品的积累之中”。通过不停发掘和品评新人新作,寻找当下文学中正面价值的闪光,竭力呼吁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
  他也实践着文学的活法。他开起微博,平均半个月发一篇长文。最后一次更新是2018年2月2日,谈自己最新创作的散文集《黄河远上》——散文要呈现“能够抵达引起共鸣的、引发疼痛感和撕裂感的真实的灵魂”。
  在《雷达观潮》后记里,他自白“我倒真的是贯穿了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批评者”。紧接着是一声叹息:“这一切都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抱憾的是,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
其他文献
最近一部有趣的电影在香港上映——《当总统遇见皇上》(Hyde Park on Hudson),其中讲述了一段国际外交上的趣闻轶事。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每一个姿态,每一个细节,往往都被视为深谋远虑、机关算尽之举,当中饶有深意。因此,为了避免被人错误解读,在外交场合,哪怕只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都会十分谨慎。  偏偏美国,这个欧洲王室眼中的化外之地,做起事来却粗枝大叶,“肉麻当有趣”,往往让那些
芭蝶·文克戴着孙女的各色毛线帽、穿着卫衣,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晃来晃去  全世界的祖母似乎都没太大不同,她们有时穿着围裙做点心,有时戴着老花镜读报纸,或者捉住穿着暴露的孙辈讲一通道理。想必没有几个年近九旬的老人会在社交网络上接受孙女冰桶挑战的邀请,穿上印满碧昂斯的裙子,端起水桶直直浇在自己身上,然后大笑着宣布要碧昂斯接受挑战。于是,发布这段视频的芭蝶·文克(Baddie Winkle),马上成为了千万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方面,如果以初级算术来比喻,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大致可以找到三种类型的人物:一类人兢兢以求,无时或止,专门使用加法;一类人安时处顺,善用减法;还有一类人,加法、减法混合用,有的前半生用的是加法,后来跌了跟头、吃了苦头,红尘觉悟,改用减法。  而终生都在应用减法,且又出于高度自觉的,最典型的就是庄子。作为战国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在那个“诸侯争养士”,特别重视智慧、才能的群雄
如果没有《我是歌手》,黄绮珊迄今为止的人生高潮还定格在遥远的2000年——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大火,其中收录了她唱的一首插曲。2004年,她给央视配唱过雅典奥运宣传主题曲,在节目间隙播放,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大多数人根本没听说过她的名字。  可现在不同了。打从2013年1月18日《我是歌手》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黄绮珊迅速被网民传颂为“亚洲第一女高音”,QQ音乐和百度音乐都在首页推荐了她,其商
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人以恰当的历练,形成恰当的认知,军事统帅就有横空出世的可能。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  在1~10岁阶段,军事统帅的家庭背景呈现出多样化,完全不同于早期军事统帅单一性贵族出身。农民之子彭德怀,鞋匠之子朱可夫,贵族之子曼施坦因,名将之子麦克阿瑟,武士之子山本五十六,遗腹子尼米兹,牧师之子蒙哥马利,教师之子隆美尔,破产商人之子艾森豪威尔和律师之子巴顿等人,在出身上绝对印证了“英雄不
雾 降  “胡闹!”曹寅  曹寅嘴里蹦出了这两个字。1月9日,徐小平在真格基金CEO群里将区块链革命形容为“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以全部的智慧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临渊羡鱼,而要冲到浪涛中去,迎接区块链即将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两个月后,在上海徐家汇某栋高层建筑的20层谈到此番言论时,曹寅依然不认同。  这段话很快被截图外泄,徐小平甚至公开悬赏一枚比特币寻找“泄密者”。根据i
全开外挂的古装偶像、毫无自主意识的傻白甜终于开始被观众厌弃了。而本土的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对大女主形象的迷恋,特别是最近的《傲骨之战》、《迷雾》等层出不穷的榜样在先,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希望中国荧屏上出现有特色的“大女主”:她要出身平凡,要不甘平庸,要美丽非凡,要历经磨难,最终要抛弃同龄人一骑绝尘。按照这个思路打造出来的《北京女子图鉴》却很难如人意。《北京女子图鉴》完全放弃了原作《东京
摘 要:创刊于1941年的《解放日报》在创刊之初,以新闻为本,把全世界作为新闻选择的取景框。1942年进行了改版。改版后《解放日报》的指导思想、报道方式、内容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对《解放日报》改版的反思和现实思考,各级党报应依据目前的新形势,探究党报新闻选择和衡量标准、党报的新闻源、党报的定位,搞好党报的改革,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解放日报;延安时期;改版;历史反思  中图分类
“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研讨会”于2010年7月3日至4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雕塑学会、广州美术学院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由殷双喜、孙振华,杨小彦、李清泉四位学者召集。  此次研讨会,以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教授创作的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作为讨论的切入点,进而探讨关于纪念性艺术的历史语境以及作为文化表征的
我们永远都在扩张,永远都在侵吞,但没有人说,我克制我放弃,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没有特别特别强势的快时尚品牌,是因为中国人不懂得放弃  大学旁边的写字楼顶层,视野开阔,黑与灰的主调,书架上的《三体》与《ZerotoOne》,很难想,这是一家时尚搭配APPCEO的办公室。这个时尚搭配APP名叫“穿衣助手”,CEO顾莹樱,一个以“从不纠结”著称的85后女性创业者。  22岁参与创业,25岁套现千万实现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