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桂枝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潜在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桂枝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其科学原理。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桂枝附子汤中5味药所含的有效成分,通过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将其导入Cytoscape软件,生成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进而构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图(PPI),再进行基于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研究桂枝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来模拟活性成分作用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 TCMSP共获得有效成分82个,相关靶点205个。药物-疾病共同靶蛋白157种,通过PPI得出连线较多的有AKT1、ALB、IL-6、VEGFA、CASP3等。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结果表明,作用较突出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芒柄花黄素、苜蓿素、β-胡萝卜素等。而被影响最多的靶点为PTGS2、HSP90AA1、NOS2、PPARG、MAPK14等。GO功能分析发现,关键靶点基因在生物过程(BP)主要参与了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对药物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等;分子功能(MF)分析发现,关键靶点基因主要参与核受体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配体激活转录因子的活性等;细胞组分(CC)分析发现,关键靶点基因主要作用于膜筏、膜微区、膜区等。据此推测,作用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蛋白以及活性酶调节、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介素17信号通路。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发现桂枝附子汤治疗RA,不仅发挥了抗炎作用,还与调节机体免疫、保护细胞、抑制骨破坏等多个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疾病靶点数据库分别获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物成分、成分靶点及颈椎病疾病靶点并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并获取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及蛋白质互相作用关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
一、印尼泗水归侨赵天助老先生,年逾古稀,于1957年患中消症,饥饿异常,日以继夜时刻不停地饮食;稍不连续饮食,就感头晕眼花,天昏地黑。经西医治疗罔效,后延余用针灸治疗,经诊断为中消症,应泻胃阳之盛,补肾水之虚。疗法:针通谷、中脘,留针五分钟。灸巨厥、关元各三壮。
期刊
中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生而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本文就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展开研究,从语言表达艺术以及沟通方法入手探究该时期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柴胡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并阐明“柴胡劫肝阴”和配伍高频药物对柴胡“解毒存效”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药智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对含柴胡方剂进行检索,运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18.0和IBM SPSS26.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挖掘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为金线莲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建立金线莲化合物数据库,检索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获取金线莲化合物的作用靶标,检索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
患者叶××,男性,57岁,职員,1964年6月26日就診,門診号13226。三月前起善食善飢,每天虽进七餐,仍感飢餓,并有上脘部嘈杂,疼痛,口不渴,小便如常,大便秘結,数日一通,苔黃不燥,脉滑有力。病者素稟健壮无恙,嗜食香燥食物。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正常。腹部柔軟,肝脾无触及。全身淋巴結无肿大。各种神經反射均正常。胸部透視:心肺无异
期刊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活血调脂方对糖尿病性脂肪肝的通路调节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关键通路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活血调脂方的化学成分并通过SwissADME筛选出有效成分,对有效成分进行靶点预测;从DisGeNET、DrugBank、OMIM、TTD获得与糖尿病性脂肪肝有关的疾病基因;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对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基于靶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桂枝活性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并结合体外实验对靶点涉及的主要通路进行分析,探讨桂枝对肾病综合征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检索桂枝的化合物,并筛选其中OB≥30%、DL≥0.18、Caco-2≥-0.4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Hitpick、SEA、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桂枝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依托DisGeNET、GeneCa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干预脑缺血大鼠视束损伤的作用,并探讨补阳还五汤干预脑缺血视束损伤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及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脑缺血的大鼠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16.1 g/kg),每组各8只,连续灌胃30 d。采用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检测视束损伤,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