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演绎的青春情愫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静的喜欢是波澜不惊的涌动,如同90度的水,将沸未沸。一些很平淡的瞬间,一个个青涩得讲出来都怕被嫌无趣的情节,可是,自己却能把这段故事在内心里演绎得烽烟四起,甚至能将当时的分分秒秒掰开揉碎了嚼。悄悄爱慕某个人,就像是怀揣着最惊天动地的秘密,也是心里的一个死穴,动都不敢动,甚至,看到他的时候,话都说不出来。
  朦胧情愫是最不能碰的一方净土,连缀着自己那段最青葱懵懂的少女时代,一颦一笑都牵连着内心的悸动。那个时候,我们都有爱上爱情的倾向,哪怕只有一个幻影,也要追逐下去。只是,自己唯独缺少了那份勇气,其他姑娘的勇敢、执着,是我怯懦心灵的伤疤。
  于是,好好的书不读,好好的路不走,好好的教室不老老实实地待着,偏要一个人怀揣着这个秘密到荒僻的郊外或者无人的楼顶,暗自伤感。就这么一点点地矫情起来,就这么独自演绎着,再也听不进任何劝阻的话。时间一长,甚至忘了自己在想谁,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只剩下一份悸动,像是一小团火在胸中越燃越烈,自己不断地为它添柴加火。
  火苗旺盛的时候,天空湛蓝,朵朵白云被风牵动,阳光把一切都变得五颜六色。可是,我却很清楚,我们早就被那天的阳光分离到了两个世界,一个黑,一个白。我在暗处像个小丑,孤独地观望。那段日子真的很孤独——“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学习就行。”我一度规矩得自己都受不了。没什么值得回忆的,重复性地上课下课,大家都是学校里的机器人,苍白到无奈。一点也不像现在的中学生活得那般阳光,传不完的照片,晒不完的幸福,一起吃个饭也要拍张照片上传,一起逛个街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中学时代,太过内敛,什么事、什么情绪都往肚里吞。即使吞不下,也只会默默找个地方把它埋葬。
  如今,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那团火早已成灰烬,再也点不着。几年对于漫漫人生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个数字会随着每一回寒暑假刷新一次。毕业之后,彼此一无所知,比如:去了哪个城市?上了什么大学?变成了什么模样?毫不夸张,音信全无。于是我只能被回忆的陀螺旋进时空,跋山涉水去寻他,最后却只寻找到自己旧时的模样。像祥林嫂附体一般,我自嘲道:“我真傻,真的。我明知道再也不会遇见……”
  偶尔被回忆的陀螺旋转进时空的漩涡时,会害怕再也出不来。后来,我找到了治愈宝典。矫情的时候,吃点东西就好了。空荡荡的房间里,桌子上摆满食物,我正襟危坐,把想说的话全部讲给我的瓜子、饼干和咖啡听。等它们知道了我太多秘密后,就把它们统统消灭掉。这感觉真好,不过,也真酸楚。
  说了这么多,好像我们曾经轰轰烈烈过、难舍难分过,其实最过分的情节也就是你送我手套我回送你围巾之类。靠着点滴记忆来抒情,我就像个刚学画的小学生在炫耀自己的一幅山水田园画,骄傲地形容画里连绵不绝的山脉、飘飘悠悠的云彩、飞腾壮阔的瀑布、如诗如画的田园……旁人按捺不住夺过那幅画,却看见一堆乱糟糟的涂鸦和刻意涂抹的鲜艳色块。
  提及他,我总像个初学绘画的小学生,喜欢用鲜艳的颜色,大红大绿,每一笔都浓墨重彩,还嫌弃别人不懂得欣赏。那他到底是谁啊?细细思量,他不过是我独自演绎的青春情愫。
其他文献
今年3月,中华医学会在广州举行了全国第一届肠易激综合征(IBS)学术会议,参会者近400人,国内外专家就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一个病何以引起消化学界如此重视,发人深思。
当你得到一个高出一本不到三四十分的高考分数,而又不甘心选择稍差的一本大学,也不愿委身较好的二本院校时,那些因为高昂的学费阻拦了部分优质生源的中外合办院校无疑是最佳选择,譬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以及我们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  翻看那几本厚厚的志愿书时才发现,学校那么多,能填的却很少,高不成低不就。那些曾经我们看不起的学校,最终都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大多数人对
书里的秘密  叶薄荷走进校园时,心情带着夏日阳光的味道,她甚至哼起了陈绮贞的《小步舞曲》:还有多少回忆,藏着多少秘密?  校园里的波斯菊长得很高了。只是很可惜,暑假就要到了,它们总是在暑假校园没人的时候大肆开放,它们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美丽让更美丽的少男少女们看到吗?嘁,要不要这么自卑啊!  叶薄荷被自己奇奇怪怪的想法逗笑了。  “早!”在走廊里见到瓶子,叶薄荷扬手跟他打招呼。瓶子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