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高压力的生活里,我们需要不熄的火光,以打破停滞不前的麻木,所以我完成了一次冒险。高三那年,寒假接近尾声时,我翘掉了百日誓师与高三开学考,去了北京。
飞机飞越大半个中国,把我送去了艺考。那时的北京很冷,从南锣鼓巷走到什刹海,水面已经结了冰。南方孩子没见过雪,只觉得空气干冷,城市陌生。但又看到岸边枯黄的冬柳摄人的美丽,于是穿梭在极其容易迷路的胡同里面,也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有着想象中“老北京”的热情活络,但总归是寒风瑟瑟。
也许还是底气不足,我和父母回到住的民宿时,我大脑依然“嗡嗡”地在响。说实话,其实我内心充斥着无数感激和感动,毕竟父母什么都没有问,就帮我订了来北京的机票与民宿,陪着我这个一天艺考班都没上过的理科生来北京参加艺考。
父母看到我心情十分紧张,就去了小区附近的超市买来了苹果,然后用民宿里简单的厨具为我煲了一份很有南方风味的苹果汤。
我喝完汤后,看了一眼电视,刚好是冬奥会开幕式。我的同学在学校里没有流量看视频,而我看到电视上又唱又跳光彩照人的偶像时愣了愣,关上了电视,点开同学发来的开学考试卷的照片,默默做了起来。
苹果汤很香,雾气氤氲在小小的民宿里,一片寂静,而我想学传媒。
高中时的我有着一个好嗓子,因而时常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舞台上唱歌侃大山,算是有着还不错的条件,这样美丽的经历也催生了我的梦想。身处三线小城市没有资源,我就找关系加上了一位与我平时条件差不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仍然考上了“北电”的学长,一腔孤勇地去了大城市里的艺考机构面试,最后因为不愿意断掉文化课而放弃参加培训。
但我还是想去艺考,于是我选择了较为看重我所擅长的综合素质而非文艺常识的院校,决心自己准备时事评述与影片分析。我二度修改高考志愿后,成了一个重视文化课的学校里少有的艺考报名者,所以我比遇到的许多艺考生都显得要谨慎得多,因为我是一个人。
没有同来的伙伴,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師,但特别幸运的是,我的父母虽然从来没有松过口说要支持我艺考,但他们依然陪着我来了北京。
经历了飞跃大半个中国的冒险,我想起妈妈说的话:“你不去一定不甘心,这是你的人生,我们尊重你。”
高三应届生的时间是多么珍贵,对于稳上一本的我来说,这是进入专业院校的唯一一次机会。我心里也把它当作一次冒险般的尝试,我许诺,不会打乱我在学校的任何生活和学习节奏。
喝完苹果汤,我做了一部分理综题,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二
夜色正浓,我从学校大楼走出来,我妈迎面过来接我。她说北京绿叶蔬菜少,没看到合适的,于是今晚又煲了苹果汤,希望我还没有喝腻。我赶紧摇头,说我特别想喝。
在四号线的地铁车厢里,我想着第二天的考试事宜,心突然漏跳了一拍,快速沉了下去,艰难地开口说:“完了,我来的时候只打印了准考证,没打印报名表。”
“明天要用。”
仿佛是一句行动的开始口号,我和父母三个人在寒风萧瑟的北京街头,奔波于各个文印店。由于年节未过,此时又是八九点钟的晚上,我们连连碰壁,最后依然一无所获。
没有报名表就考不了试,这是我此行最重要的一所学校,也是与我能力最兼容的。栽在这种细节上,我怕是要冤死。我飞快地走着,也不觉得累,大口喘着气,委屈、后悔、难过一齐涌上心头,我快哭出来了。
那时,我爸灵机一动,走进一间绝对不会关门打烊的富丽堂皇的酒店,在大堂前台,用4块一张的“高价”给我一口气打了五六张报名表。我爸笑着夸他自己机智,转头又安慰我说,机票价格摆在那儿,现在他买台打印机都是值得的,酒店的打印费哪里贵了。
9点多将近晚上10点时,我们三个人饥肠辘辘地回到民宿,我妈去加热凉掉的苹果汤。我偷看她手机上显示的步数,整整27000步。谁敢相信,曾经我们总是笑着质疑朋友圈里走两三万步的人是不是把运动手环绑在了宠物身上,毕竟我们都是体力一般的人,但我们今天的步数足以称霸朋友圈。
好笑之余,我鼻子一酸,奔波整整一个北京街区,我们在这样的意外里真实地体验了在北京这个城市里我们的渺小。我望着窗外北京电视台大楼顶上闪烁着红光的BTV三个大字,闻到苹果汤的香气,下意识地就模糊了眼眶。
捏紧带着余温的报名表不敢撒手,我只能用另外一只手举着碗,微微仰起头喝着苹果汤,眼泪直接流进了汤里,因为汤里有着温暖而亲切的味道啊。
没有人喊累,只是三个人一起瘫在沙发上,我妈整理今天心情颇好时拍的照片,我爸在看新闻,而我在默读明天的稿件。那一刻我觉得,北京也是极其有人情味的。如苹果汤的香气一样,软化了我绷紧像钢板一样的状态,因为温暖,所以放松了下来。
年关将尽,这是整个春节里最甜蜜的时刻。
三
我回到了学校。5天的艺考之旅仿佛一场梦,两个学校4个专业,像是一场豪赌。对于艺考生来说很短,对于我来说却长得要命。我虽然没有押上所有的未来,但也已经倾尽全力,打破了小城市里“常规的”高三生活,在深夜里默默背着文艺常识,对着夜空说着即兴评述。
艺考是一次激情洋溢的冒险,打破了我安于现状的疲倦,用破碎的棱角激起明天奋斗的热情,也让我拥有了苹果汤的温暖回忆。
高三那年我在学校住宿,父母每周会来学校一两次,带着家常的饭菜来给我加餐。高三教学楼楼下的休闲区满是穿着校服的孩子被家长围住温暖加餐的身影,远远看起来不同于平时的清一色校服,而是五彩斑斓的,特别有烟火气。
我父母很尊重我,一般不会主动提起关于学习的话题,只是很快乐又温暖地谈一些话。4月,出成绩那天晚上,碰巧也是他们约好要来看我的时间。我吃完饭,心满意足地一抹嘴,不经意地说了一声:“今晚出成绩哦。”然而他们的神色没有起丝毫波澜,只是笑着说,知道了。我便觉得温暖的后盾时刻都在我身边。 纵使我文化课依然稳定,完全能考上一本,但很多时候,我依然坐在座位上埋头奋笔疾书,会觉得在北京的那5天,苹果汤的雾气将一切变得模糊起来,模糊像是一个梦,但我的冒险总要有一个结果。既然拔刀便有血性,既然远行就有憧憬。
深夜12点,我躺在宿舍的硬板床上,高燃的古风歌单曲循环了半个小时,然后在那所我去艺考的学校崩溃了13分钟的网页上不安地反复按着刷新。
反复刷新停滞的网页,僵硬的手指机械地一次又一次输入姓名、考号和密码,然后看到“未通过”的黑体小字映入眼帘。我闭上双眼,把手机按在胸口,屏幕荧光把脖颈处的皮肤印出一片透明的惨白。
心头仿佛有一块石头重重落下,我感到泪水不受抑制地从脸颊滑落。和录取线差了5分,内心那微妙的平衡感,来自于落选的失望与未经培训的我受到肯定的奇异满足感。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心中泛起,这就是冒险的结局,但高考的结局,还需要我为之奋斗。
四
6月7日晚上,語文、数学考试结束。父母又送饭到学校,整个饭堂里坐满了家长,但并不是嘈杂的令人烦躁,反而让人觉得安心。我引以为傲的数学,似乎遭遇了错过一大道基础题的挫败。在老师面前抑制不住情绪的我,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地收敛着发酸的眼眶所带来的灼烧感。
该怎么办呢?拿手的科目接连失手。高考只有这一次机会,只是这种难受被经过一年专业训练的麻木冲淡,而显得平静许多。我盯着桌面没有说话,我爸缓缓旋开保温饭盒,顷刻间酸甜的清香气息灌入我的大脑,流入我的全身,一举击溃了我所有的僵硬与难过。
“是苹果汤啊。”我愣了一下,接着说道。
父母与我颇有默契地一同笑笑。
所有的欲言又止顿时犹如开闸泄洪,我平静而从容地向父母解释了我的失利,他们点着头,表情依旧平静,仿佛在听一件极为寻常的事情。
我突然就不害怕了。苹果汤于我而言,象征着无畏走向梦想的勇气。它的香气曾飘荡在首都北京,如今又氤氲在这个南方小城。它见证了我高三的华彩瞬间,那是勇敢地直视挫折与未知时,仍拼尽全力的发光时刻。
是这样吧。我心里欢喜,举起碗,把香甜的苹果汤一饮而尽。
后记
最后,我没有被录取到编导专业,也因为调剂,与喜欢的传媒专业失去相遇的缘分。生活总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我仍然憧憬着本专业与传媒方面交集的未来,也并不因此对专业课与生活产生颓丧与厌倦。
我离开了家,到很远的地方读了大学。但每次我放长假跋涉回家,总能第一时间喝到热气腾腾的苹果汤,那大概是我与父母的默契。
苹果汤香气袅袅,萦绕在我心头,使我回忆起高三那年艺考的疯狂与高考的斗志。它永远在我身边陪伴着我,那就是永不熄灭的火花,是勇气,也是希望。
在高压力的生活里,我们需要不熄的火光,以打破停滞不前的麻木,所以我完成了一次冒险。高三那年,寒假接近尾声时,我翘掉了百日誓师与高三开学考,去了北京。
飞机飞越大半个中国,把我送去了艺考。那时的北京很冷,从南锣鼓巷走到什刹海,水面已经结了冰。南方孩子没见过雪,只觉得空气干冷,城市陌生。但又看到岸边枯黄的冬柳摄人的美丽,于是穿梭在极其容易迷路的胡同里面,也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有着想象中“老北京”的热情活络,但总归是寒风瑟瑟。
也许还是底气不足,我和父母回到住的民宿时,我大脑依然“嗡嗡”地在响。说实话,其实我内心充斥着无数感激和感动,毕竟父母什么都没有问,就帮我订了来北京的机票与民宿,陪着我这个一天艺考班都没上过的理科生来北京参加艺考。
父母看到我心情十分紧张,就去了小区附近的超市买来了苹果,然后用民宿里简单的厨具为我煲了一份很有南方风味的苹果汤。
我喝完汤后,看了一眼电视,刚好是冬奥会开幕式。我的同学在学校里没有流量看视频,而我看到电视上又唱又跳光彩照人的偶像时愣了愣,关上了电视,点开同学发来的开学考试卷的照片,默默做了起来。
苹果汤很香,雾气氤氲在小小的民宿里,一片寂静,而我想学传媒。
高中时的我有着一个好嗓子,因而时常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舞台上唱歌侃大山,算是有着还不错的条件,这样美丽的经历也催生了我的梦想。身处三线小城市没有资源,我就找关系加上了一位与我平时条件差不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仍然考上了“北电”的学长,一腔孤勇地去了大城市里的艺考机构面试,最后因为不愿意断掉文化课而放弃参加培训。
但我还是想去艺考,于是我选择了较为看重我所擅长的综合素质而非文艺常识的院校,决心自己准备时事评述与影片分析。我二度修改高考志愿后,成了一个重视文化课的学校里少有的艺考报名者,所以我比遇到的许多艺考生都显得要谨慎得多,因为我是一个人。
没有同来的伙伴,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師,但特别幸运的是,我的父母虽然从来没有松过口说要支持我艺考,但他们依然陪着我来了北京。
经历了飞跃大半个中国的冒险,我想起妈妈说的话:“你不去一定不甘心,这是你的人生,我们尊重你。”
高三应届生的时间是多么珍贵,对于稳上一本的我来说,这是进入专业院校的唯一一次机会。我心里也把它当作一次冒险般的尝试,我许诺,不会打乱我在学校的任何生活和学习节奏。
喝完苹果汤,我做了一部分理综题,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二
夜色正浓,我从学校大楼走出来,我妈迎面过来接我。她说北京绿叶蔬菜少,没看到合适的,于是今晚又煲了苹果汤,希望我还没有喝腻。我赶紧摇头,说我特别想喝。
在四号线的地铁车厢里,我想着第二天的考试事宜,心突然漏跳了一拍,快速沉了下去,艰难地开口说:“完了,我来的时候只打印了准考证,没打印报名表。”
“明天要用。”
仿佛是一句行动的开始口号,我和父母三个人在寒风萧瑟的北京街头,奔波于各个文印店。由于年节未过,此时又是八九点钟的晚上,我们连连碰壁,最后依然一无所获。
没有报名表就考不了试,这是我此行最重要的一所学校,也是与我能力最兼容的。栽在这种细节上,我怕是要冤死。我飞快地走着,也不觉得累,大口喘着气,委屈、后悔、难过一齐涌上心头,我快哭出来了。
那时,我爸灵机一动,走进一间绝对不会关门打烊的富丽堂皇的酒店,在大堂前台,用4块一张的“高价”给我一口气打了五六张报名表。我爸笑着夸他自己机智,转头又安慰我说,机票价格摆在那儿,现在他买台打印机都是值得的,酒店的打印费哪里贵了。
9点多将近晚上10点时,我们三个人饥肠辘辘地回到民宿,我妈去加热凉掉的苹果汤。我偷看她手机上显示的步数,整整27000步。谁敢相信,曾经我们总是笑着质疑朋友圈里走两三万步的人是不是把运动手环绑在了宠物身上,毕竟我们都是体力一般的人,但我们今天的步数足以称霸朋友圈。
好笑之余,我鼻子一酸,奔波整整一个北京街区,我们在这样的意外里真实地体验了在北京这个城市里我们的渺小。我望着窗外北京电视台大楼顶上闪烁着红光的BTV三个大字,闻到苹果汤的香气,下意识地就模糊了眼眶。
捏紧带着余温的报名表不敢撒手,我只能用另外一只手举着碗,微微仰起头喝着苹果汤,眼泪直接流进了汤里,因为汤里有着温暖而亲切的味道啊。
没有人喊累,只是三个人一起瘫在沙发上,我妈整理今天心情颇好时拍的照片,我爸在看新闻,而我在默读明天的稿件。那一刻我觉得,北京也是极其有人情味的。如苹果汤的香气一样,软化了我绷紧像钢板一样的状态,因为温暖,所以放松了下来。
年关将尽,这是整个春节里最甜蜜的时刻。
三
我回到了学校。5天的艺考之旅仿佛一场梦,两个学校4个专业,像是一场豪赌。对于艺考生来说很短,对于我来说却长得要命。我虽然没有押上所有的未来,但也已经倾尽全力,打破了小城市里“常规的”高三生活,在深夜里默默背着文艺常识,对着夜空说着即兴评述。
艺考是一次激情洋溢的冒险,打破了我安于现状的疲倦,用破碎的棱角激起明天奋斗的热情,也让我拥有了苹果汤的温暖回忆。
高三那年我在学校住宿,父母每周会来学校一两次,带着家常的饭菜来给我加餐。高三教学楼楼下的休闲区满是穿着校服的孩子被家长围住温暖加餐的身影,远远看起来不同于平时的清一色校服,而是五彩斑斓的,特别有烟火气。
我父母很尊重我,一般不会主动提起关于学习的话题,只是很快乐又温暖地谈一些话。4月,出成绩那天晚上,碰巧也是他们约好要来看我的时间。我吃完饭,心满意足地一抹嘴,不经意地说了一声:“今晚出成绩哦。”然而他们的神色没有起丝毫波澜,只是笑着说,知道了。我便觉得温暖的后盾时刻都在我身边。 纵使我文化课依然稳定,完全能考上一本,但很多时候,我依然坐在座位上埋头奋笔疾书,会觉得在北京的那5天,苹果汤的雾气将一切变得模糊起来,模糊像是一个梦,但我的冒险总要有一个结果。既然拔刀便有血性,既然远行就有憧憬。
深夜12点,我躺在宿舍的硬板床上,高燃的古风歌单曲循环了半个小时,然后在那所我去艺考的学校崩溃了13分钟的网页上不安地反复按着刷新。
反复刷新停滞的网页,僵硬的手指机械地一次又一次输入姓名、考号和密码,然后看到“未通过”的黑体小字映入眼帘。我闭上双眼,把手机按在胸口,屏幕荧光把脖颈处的皮肤印出一片透明的惨白。
心头仿佛有一块石头重重落下,我感到泪水不受抑制地从脸颊滑落。和录取线差了5分,内心那微妙的平衡感,来自于落选的失望与未经培训的我受到肯定的奇异满足感。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心中泛起,这就是冒险的结局,但高考的结局,还需要我为之奋斗。
四
6月7日晚上,語文、数学考试结束。父母又送饭到学校,整个饭堂里坐满了家长,但并不是嘈杂的令人烦躁,反而让人觉得安心。我引以为傲的数学,似乎遭遇了错过一大道基础题的挫败。在老师面前抑制不住情绪的我,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地收敛着发酸的眼眶所带来的灼烧感。
该怎么办呢?拿手的科目接连失手。高考只有这一次机会,只是这种难受被经过一年专业训练的麻木冲淡,而显得平静许多。我盯着桌面没有说话,我爸缓缓旋开保温饭盒,顷刻间酸甜的清香气息灌入我的大脑,流入我的全身,一举击溃了我所有的僵硬与难过。
“是苹果汤啊。”我愣了一下,接着说道。
父母与我颇有默契地一同笑笑。
所有的欲言又止顿时犹如开闸泄洪,我平静而从容地向父母解释了我的失利,他们点着头,表情依旧平静,仿佛在听一件极为寻常的事情。
我突然就不害怕了。苹果汤于我而言,象征着无畏走向梦想的勇气。它的香气曾飘荡在首都北京,如今又氤氲在这个南方小城。它见证了我高三的华彩瞬间,那是勇敢地直视挫折与未知时,仍拼尽全力的发光时刻。
是这样吧。我心里欢喜,举起碗,把香甜的苹果汤一饮而尽。
后记
最后,我没有被录取到编导专业,也因为调剂,与喜欢的传媒专业失去相遇的缘分。生活总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我仍然憧憬着本专业与传媒方面交集的未来,也并不因此对专业课与生活产生颓丧与厌倦。
我离开了家,到很远的地方读了大学。但每次我放长假跋涉回家,总能第一时间喝到热气腾腾的苹果汤,那大概是我与父母的默契。
苹果汤香气袅袅,萦绕在我心头,使我回忆起高三那年艺考的疯狂与高考的斗志。它永远在我身边陪伴着我,那就是永不熄灭的火花,是勇气,也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