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感受津味词语的特点。有感情地读相关语段。
  2,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曹小三视角深入感受刷子李技艺之高超。
  3,感受文章曲折有致、跌宕起伏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你们班谁画画最棒?(生答)
  师:(握手)见到你很高兴,送你一个外号——画画“张”。(画画最棒的学生姓“张”)
  师:谁朗读最好?(生答)
  师:非常佩服。送你一个外号——朗诵“王”。(朗诵最棒的学生姓“王”)
  师:谁写字最棒?(生答)
  师:向你学习,也送你一个外号——写字“赵”。(写字最棒的学生姓“赵”)
  师:猜猜我什么最棒?
  (生猜不到)
  师:给你们亮一嗓子。(唱《中国功夫》头两句——“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
  师:给我一个外号。
  生:唱歌“杨”。
  师:我上课也挺好的,也给我一个称谓。
  生:“上课杨”。
  师:同学们夸我上课好,那就上课。(师:上课)
  
  二、板书课题“刷子李”
  师:我们来看这三个字(板书:刷子李),你有什么话说?
  生:这人肯定刷墙刷得好。
  师:是啊,可不是一般的好,那是相当的好,天津人传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我做回天津人跟大家说说。
  
  三、说书引出一,二自然段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剐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1,同学们哪,这刷子李到底有什么本事?(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升天一般美,绝没一个白点,必穿一身黑)
  2,听到刷子李有如此本事,你是怎么想的?(果真有这本事?真是太厉害了!)有人佩服,有人持怀疑态度。
  3,这不,刷子李刚收的徒弟“曹小三”(读好儿化)也是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
  4,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和曹小三儿一起去印证印证刷子李的绝活儿。
  
  四、自由读文,学习词语,了解故事梗概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注意带有拼音的生词:想想曹小三儿一天的经历可以分哪两个阶段。(请特别关注第4~11自然段)
  2,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生词很有意思。我们来读,读。(显示生词)
  “跟在屁(pi)股后边”,文中指的是谁的屁股啊?(刷子李的)嘿,直接写跟在刷子李后边就得了呗,呵呵,写的却是“跟在屁股后边”,有意思吧。
  “师傅(fu)”“包袱(fu)”,俩轻声,好听,来读好!
  “露馅(xian)儿”,儿化韵天津人说得多,来读好!
  “能耐有假,名气有诈(zha)”,“能耐”和“名气”轻声,“假”和“诈”可是押韵的,再读读。
  连读,怎么样,读来有味道吧?这才是正宗的天津味儿。
  3,谁来说说曹小三儿这一天的经历可以分哪两个阶段?
  第4-6自然段为第一个阶段,讲观察师傅刷墙,没找到身上一个白点。后边第7~11自然段为第二个阶段,讲师傅身上有白点,原来是点烟时不小心烧的小洞。
  
  五、学习第一阶段,印证绝活,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刷子李技艺之高超
  1,好!我们先来看第一阶段,请快速默读,在这里传说中的三大绝活有没有得到印证呢?学生找到相关句子。
  (1)这条得到了印证没?(指点“必穿一身黑”,生齐读)
  (2)这条印证了没有?(指点“绝没一个白点”,生齐读)
  (3)那么这条又是在哪一自然段得到印证呢?(指点第一条,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2,同学们,第五自然段作者可是浓墨重彩地写,写得非常棒。请自由读,并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待会儿请你谈谈体会。
  
  [板块一]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a,指名学生读,谈体会。(师点评:这句话里夸刷子李功夫的词语有“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刷子李做的活那是——更匀更亮更清爽)
  b,谈体会——同学们,你们见过粉刷匠吗?(看图片:哪是一个白点,不计其数哇)
  c,自由读句子指读。
  d,师生合作读: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是刷子李一举刷子……但刷子划过屋顶……
  
  [板块二]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a,生1:对“清脆一响”非常佩服,刷墙能作出音乐来。生2:很悠然,手法很娴熟。
  b,学学刷子李的动作——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老师再给你们配上鼓点几,和上音乐。
  c,同学们,刷子李刷墙的时候真有鼓点儿伴着琴音奏着吗?(没有)那为什么这样说呢?(读词语)
  d,虽然没有听到鼓点和琴音,但我们还是真真切切听到了一种声音?(“啪”)的确清脆,极其好听。
  e,试着读好这个句子。指读。
  
  [板块三]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表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a,指生谈体会。(非常平整,像一面面屏障,非常美丽)——马上读
  指名学生谈体会。(天衣无缝,衔接得非常好,一道道连接起来)——马上读
  b,看课件演示:来看刷子李的第一道浆,第二道浆有难度,尤其是这里怎样衔接,看刷子李——(哇,真是衔接得天衣无缝),再来一道,看刷过的墙面,哇,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c,指名学读。
  3,同学们,第五自然段字字句句在写刷子李的绝活。我们一起来读读。(三句连读)
  4,在你们眼里,这个刷子李分明就是一位______。
  5,同学们,刷子李的三大绝活得到了充分印证,曹小三儿的相信指数一路攀升。如果半信半疑相信指数是50%的话,那么现在相信指数就是100%。从哪句话能看出来?(一起读)
  
  六、学习“假白点”段落,感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同学们,正当我们对刷子李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大事不好啦,曹小三儿发现白点了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7-11自然段。曹小三的相信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汇报:发现白点,相信指数将为0(板书):当师傅揭开谜底后的指数又回至100%(板书)。
  2,如果要你在这旁边写上课文中的词语,你准备写什么?(板书“轰然倒去”“发怔发傻”)
  3,请读读“轰然倒去”所在的段落,也就是第七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读。
  (1)(指名一学生读)同学们,轰然倒去的是什么呀?
  (2)如果你是管小三儿,你心里会怎么跟师傅说呢?师——师傅哇师傅,谁接着往下说。读句子。
  4,瞧瞧曹小三儿那失望劲儿、遗憾样儿。但当谜底揭晓的时候,曹小三儿的表情是(师指板书)——发怔发傻。准备好我们来演演。我要揭秘啦,曹小三儿们,你们要做动作啦!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曹小三的表情——“定——”演得不错(学生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
  采访:曹小三儿,你的表情是发怔发傻,你的心里头又有什么话说呀?
  师:咱师傅绝不可能能耐有假,名气有诈。如山般的形象又回来了。
  
  七、回顾曹小三的心路历程,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曹小三一起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心路历程,请大家看板书,你们能说说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吗?请同学们试着说说。
  
  (学生说,教师连箭头)
  2,指点板书:同学们,这篇文章就是这样把曹小三儿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栩栩如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所以紧紧地揪住了我们的心。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咱们一起再来读一篇。
  
  八、拓展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感受异曲同工的写法,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读《张大力》。快抖包袱前,教师说:“写着嘛?写着嘛?”
  2,同学们,是不是跟《刷子李》这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呀?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都在这本书里,书名叫《俗世奇人》,作者是冯骥才。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公民生态安全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参与意识和生态合作意识的缺乏与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  关键词:我国公民;个体角度下;生态素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58-02  我国党和政府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理解性的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或手段的语言。对一个人来说,随着语言的逐步掌握和言语的不
根据热导式量热计的基本理论导出了指数型热谱曲线描述方程.并采用线性回归,运用最小二乘法,应用C++Builder开发工具,实现了热谱曲线的模拟,为精确处理热谱曲线,获取输入函数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宿主反应的失调,从而导致了危及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其具体的机制复杂,在急危重症病房的发病率高,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临
提出一种使用全局和局部图像特征检索商标图像的方法 首先确定图像的形状主方向 ,根据形状主方向对图像进行旋转 ;然后对旋转后的图像提取目标区域 ,对目标区域用四叉树分解的方法划分多级分块 ;最后抽取分块图像特征进行图像相似性度量 对图像库中 2 0 0 0幅商标图像实验表明 ,分块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旋转、平移、尺度和变形不变性 ,得到的检索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的视觉感受
每当要写作文时,学生就会有无从下笔之感。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小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人体的五员大将进行观察,着力培养学生从周围撷取习作素材的能力,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及时积累下来。为了提高习作的有效性,我们可进行学科联姻,对多学科辅助习作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活用课程资源,营一片素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