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师应发掘自身的潜能,发挥教学中的人
  格魅力
  德育过程不仅是说教和训练,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榜样,自身修养就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比如,教师的板书设计、书法教态、 仪表站姿等都在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要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搜集资料,精心准备,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全身心参与,不仅得到知识,还能学会老师的生活态度,进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二、教师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1.通过数学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数学教材中,富含了大量科学家的数学研究成果,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理论成果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先发现的.在数学研究方面,我国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例如,古代的刘徽、祖冲之、杨辉、沈括等,他们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数学理论和成果.我国古代的很多科学成就是令人称道的.近现代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也有重大突破,为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得到加强.如此生动、丰富的数学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数学史教学,培养学生不怕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钻研和探索的精神,教师可以给他们讲授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如,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刺刀,还要坚持做完一道几何题;高斯为了研究数学问题,要求他快要断气的太太“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的讲述,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3.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是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知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两千多年.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解三角形知识的广泛应用时进一步启发学生,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只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才能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4.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例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启迪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每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他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他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不仅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合理渗透德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储备人才.
其他文献
@钟瑜:我的字写得很丑。有一天,老爸在旁边看,说:“哎哟,你这个字有鲁迅的味道啊!”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怎么说?”老爸说:“鲁迅的字,像匕首,刺入敌人的心脏。”我听了更加激动:“那我的呢?”“你的字,也像匕首,不过是刺进我的双眼!”我:“……”  @pigfeet:“我觉得你身上充满了母爱!”“什么鬼?我是男生好不好!”“我只是觉得你的肚子看起来很像我妈怀我妹妹时的样子,特别有母爱的感觉!”“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长会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们交流信息、增进理解、加强互动的重要渠道,一次成功的家长会,不仅能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有利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十分害怕开家长会,因为从幼儿园到初中,每次开家长会,老师总会把自己的孩子形容成“多动症、傻子、白痴……”,并说他“不可救药”。这位母亲很伤心。她不想伤害自己不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装备了电脑,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网络。微机房使用非常频繁,且操作系统均是基于Windows9X系列的,由于系统的庞杂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学
高中生处于一个情感较为特殊的阶段,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使一些学生开始出现“厌学”、“暴躁”等不良情绪.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将化学知识和情感教育有效整合,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还能建立良好的性格.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课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意识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
期刊
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理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多媒体教学能将物理知识真实有效地呈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营造逼真的视觉效果,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一、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不断
期刊
本文从教学管理和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专业与教材建设、科研管理、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结合我校专升本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期刊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出怎样的教学变化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呢?就高中化学而言,教师应当将化学知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教学生活化”.将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例带入到高中化学课堂中,可以吸引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放松其紧张的学习神经,间接地提高学习水平和质量.下面就“教学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聯系课外内容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