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牛羊养殖一直是我国养殖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对牛羊肉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布氏杆菌病会严重影响牛羊的生产率,导致牛羊大范围的流产,使牛羊生产率下降,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布氏杆菌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牛;羊;布氏杆菌;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7;S858.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45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牛羊肉的质量问题。现今,牛羊肉的产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布氏杆菌是严重的影响牛羊和人体身体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它会降低牛的生产率,可以大面积导致母牛流产,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生产性能的降低,就会使出厂的牛羊肉的合格品降低,使高质量的牛羊肉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结合生活实际,我国在对布病的防治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有很多的不足。
1 现状分析
据了解,近年来,部分地区的牛群流产现象不断的增加,经过对祁连县的调查,对有流产史的母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阳性率居然高达74.28%,这项检测结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开始展开调查工作,查明原因。据资料介绍,以祁连县为实验对象,2009年,对当地的牛羊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是10.20%和2.25%,2010年的检测结果是2.5%和5.2%,2011年则降至5%和1.9%,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布病的防治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防御[1]。布氏杆菌是导致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布氏杆菌的防御工作,结合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向优质的养殖场学习,不断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的经验,总结自身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布氏杆菌的问题。
2 牛羊布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2.1 疫苗的标准不统一,实际操作不规范
据了解,现今对牛羊疫苗的注射,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分化,仅仅是大区域地规定了多少头的用量,没有进行更加严格的制定。因此,可以针对牛羊的不同特性,如小牛、母牛等这些特殊的种群,采取一些特定的疫苗注射方式,使疫苗注射的效果更加的明显,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牛羊的危害。
2.2 病畜的捕杀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分析,根据每一个养殖户的养殖牲畜数量,都可以得到政府相应的补偿,在流行病爆发的时期,政府更应该加大对这些养殖户的照顾。引导养猪户对得病的牛羊进行科学处理,同时国家政府要给予养殖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和制度的不落实,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积极性,还会加大非法牛羊的数量流入市场,引起更大的危害。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补偿制度的建设,减少人们的经济损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3 流行病的信息收集工作要加强
在很多地方,流行病的调查主要是集中在重点的村社,这就导致人们对流行病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调查的覆盖面积过小,就不能准确地判断流行病爆发的原因,对进一步的研究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多听取群众的意见[2]。有的牛羊注射了疫苗还是出现了流产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对流行病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所以要加强对流行病的调查工作,扩大范围,进行综合性分析。
3 预防措施
结合国家对布病的防治要求,要采样疫病的检测和免疫注射双重的技术来进行对布病的控制工作。对主要的养殖场和牧区进行布病的防御工作,尽量较少牲畜流产,降低经济的损失,形成有效的免疫防护体系。对牛羊的检测中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牲畜,逐年净化,让布病的危害尽量降到最低。加强对布病的综合防御工作,了解布病的特点研发针对性的疫苗,对已经感染的病原体要进行彻底的处理,逐渐性的提高牛羊的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3]。对发病率高的地区要进行全面严格的免疫检查,特别是对母畜和幼崽更是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检测不合格的牲畜要进行无危害化处理,对于一般的发病区可以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尽早采取防御措施,彻底消灭病原。
3.1 加强对流行病的检测和调查
从外引进的牛羊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可以隔离一段时间进行喂养,只有当情况稳定和检测合格时,才可以一起进行喂养。在饲养过程中,一旦发现感染了布病的牲畜,就要马上淘汰,防止传染到更大的范围,要对其进行焚烧处理。定时对圈舍和牛羊的活动场所进行消毒,杜绝布病的产生;同时,要加强调查工作,进行广阔范围的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治疗。
3.2 加强对病原的研究
在搜集了足够多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流行病的爆发展开研究,追究其发生的原因,搞清楚流行病病原的特性,研发相应的疫苗,实施临床验证,发现其中的问题,有利于以后开发出更好的防护疫苗,有针对性地对流行病进行防御[4]。
3.3 健全病原牲畜处理的经济补偿制度
目前,由于政府缺少对布病的无危害处理和补偿机制,这就造成很多的养殖户的损失加大,积极性也不高,最终导致大量不合格的牛羊肉流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加强对补偿机制的建设,只有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流行病的防御工作。
3.4 加强流行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可以普及人们对布病的防御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到布病的危害,在对问题分析时可以进行现场指导,让群众学习简单的布病治疗方法。检疫人员要多和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际和理论的有效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防御工作[5]。让群众对布病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积极地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
3.5 加大经费的投入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布病的防御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全面开展对布病的研究工作。要完善经济赔偿制度,鼓励百姓对病牛羊进行危害处理,政府会给予相应的支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多总结和交流,积极申报相关项目的,获得更多的渠道支持,使布病的防御工作更加完善。
4 结语
在我国除开猪肉就属牛羊的食用率最高,牛羊肉是我国最为普通和平常的食用肉类,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羊肉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牛羊肉是现今中国市场极度缺乏的。流行病的泛滥不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还会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加强对牛羊的质量管理,扩大牛羊的养殖面积。布病是危害的牛羊生产的罪魁祸首之一,牛羊流产使牛羊的生产率下降,这样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母体本身的身体状况,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造成长期的恶性循坏。现今我们要提倡运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和管理技术,加强对布病的防御,对流行病进行有针对的研究,为牛羊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提高牛羊生产率。高质量的牛羊肉不仅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缺,还可以促进人们的经济收入,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元.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2):30.
[2]马寿录.青海祁连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2(6):58-59.
[3]汪燕昌.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6(2):29-30.
[4]鲍金祥.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0(6):45-47.
[5]曲明悦.181团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现状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牛;羊;布氏杆菌;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7;S858.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45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牛羊肉的质量问题。现今,牛羊肉的产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布氏杆菌是严重的影响牛羊和人体身体健康的一种传染病,它会降低牛的生产率,可以大面积导致母牛流产,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生产性能的降低,就会使出厂的牛羊肉的合格品降低,使高质量的牛羊肉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结合生活实际,我国在对布病的防治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有很多的不足。
1 现状分析
据了解,近年来,部分地区的牛群流产现象不断的增加,经过对祁连县的调查,对有流产史的母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阳性率居然高达74.28%,这项检测结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开始展开调查工作,查明原因。据资料介绍,以祁连县为实验对象,2009年,对当地的牛羊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是10.20%和2.25%,2010年的检测结果是2.5%和5.2%,2011年则降至5%和1.9%,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布病的防治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防御[1]。布氏杆菌是导致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布氏杆菌的防御工作,结合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向优质的养殖场学习,不断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的经验,总结自身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布氏杆菌的问题。
2 牛羊布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2.1 疫苗的标准不统一,实际操作不规范
据了解,现今对牛羊疫苗的注射,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分化,仅仅是大区域地规定了多少头的用量,没有进行更加严格的制定。因此,可以针对牛羊的不同特性,如小牛、母牛等这些特殊的种群,采取一些特定的疫苗注射方式,使疫苗注射的效果更加的明显,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牛羊的危害。
2.2 病畜的捕杀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分析,根据每一个养殖户的养殖牲畜数量,都可以得到政府相应的补偿,在流行病爆发的时期,政府更应该加大对这些养殖户的照顾。引导养猪户对得病的牛羊进行科学处理,同时国家政府要给予养殖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和制度的不落实,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积极性,还会加大非法牛羊的数量流入市场,引起更大的危害。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补偿制度的建设,减少人们的经济损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3 流行病的信息收集工作要加强
在很多地方,流行病的调查主要是集中在重点的村社,这就导致人们对流行病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调查的覆盖面积过小,就不能准确地判断流行病爆发的原因,对进一步的研究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多听取群众的意见[2]。有的牛羊注射了疫苗还是出现了流产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对流行病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所以要加强对流行病的调查工作,扩大范围,进行综合性分析。
3 预防措施
结合国家对布病的防治要求,要采样疫病的检测和免疫注射双重的技术来进行对布病的控制工作。对主要的养殖场和牧区进行布病的防御工作,尽量较少牲畜流产,降低经济的损失,形成有效的免疫防护体系。对牛羊的检测中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牲畜,逐年净化,让布病的危害尽量降到最低。加强对布病的综合防御工作,了解布病的特点研发针对性的疫苗,对已经感染的病原体要进行彻底的处理,逐渐性的提高牛羊的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3]。对发病率高的地区要进行全面严格的免疫检查,特别是对母畜和幼崽更是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检测不合格的牲畜要进行无危害化处理,对于一般的发病区可以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尽早采取防御措施,彻底消灭病原。
3.1 加强对流行病的检测和调查
从外引进的牛羊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可以隔离一段时间进行喂养,只有当情况稳定和检测合格时,才可以一起进行喂养。在饲养过程中,一旦发现感染了布病的牲畜,就要马上淘汰,防止传染到更大的范围,要对其进行焚烧处理。定时对圈舍和牛羊的活动场所进行消毒,杜绝布病的产生;同时,要加强调查工作,进行广阔范围的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治疗。
3.2 加强对病原的研究
在搜集了足够多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流行病的爆发展开研究,追究其发生的原因,搞清楚流行病病原的特性,研发相应的疫苗,实施临床验证,发现其中的问题,有利于以后开发出更好的防护疫苗,有针对性地对流行病进行防御[4]。
3.3 健全病原牲畜处理的经济补偿制度
目前,由于政府缺少对布病的无危害处理和补偿机制,这就造成很多的养殖户的损失加大,积极性也不高,最终导致大量不合格的牛羊肉流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加强对补偿机制的建设,只有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流行病的防御工作。
3.4 加强流行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可以普及人们对布病的防御知识,帮助人们认识到布病的危害,在对问题分析时可以进行现场指导,让群众学习简单的布病治疗方法。检疫人员要多和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际和理论的有效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防御工作[5]。让群众对布病的危害和防御措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积极地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
3.5 加大经费的投入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布病的防御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全面开展对布病的研究工作。要完善经济赔偿制度,鼓励百姓对病牛羊进行危害处理,政府会给予相应的支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多总结和交流,积极申报相关项目的,获得更多的渠道支持,使布病的防御工作更加完善。
4 结语
在我国除开猪肉就属牛羊的食用率最高,牛羊肉是我国最为普通和平常的食用肉类,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羊肉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牛羊肉是现今中国市场极度缺乏的。流行病的泛滥不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还会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加强对牛羊的质量管理,扩大牛羊的养殖面积。布病是危害的牛羊生产的罪魁祸首之一,牛羊流产使牛羊的生产率下降,这样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母体本身的身体状况,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造成长期的恶性循坏。现今我们要提倡运用科学的防治方法和管理技术,加强对布病的防御,对流行病进行有针对的研究,为牛羊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提高牛羊生产率。高质量的牛羊肉不仅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缺,还可以促进人们的经济收入,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元.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2):30.
[2]马寿录.青海祁连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2(6):58-59.
[3]汪燕昌.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6(2):29-30.
[4]鲍金祥.祁连县牛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0(6):45-47.
[5]曲明悦.181团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现状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