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种第二类精神药品治疗失眠症的使用状况及其成本-效果,为规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使用3种常见第二类精神药品(艾司唑仑片、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胶囊)治疗失眠症的状况,对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DDDc)、使用强度(AUD)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估这3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使用状况及其经济学效价.结果艾司唑仑片的DDDs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药品,但DUI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药品,其中酒石酸唑吡坦片的DDDs最低,佐匹克隆胶囊的DUI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匹克隆胶囊和酒石酸唑吡坦片的DDDc显著高于艾司唑仑片,但AUD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酒石酸唑吡坦片的AUD显著低于佐匹克隆胶囊(P<0.05).由于艾司唑仑片的单价较低,从单人月均成本-效果比角度来看,艾司唑仑片显著低于佐匹克隆胶囊和酒石酸唑吡坦片(P<0.05),酒石酸唑吡坦片低于佐匹克隆胶囊(P0.05).结论3种第二类精神药品治疗失眠症的使用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月均成本-效果比也有显著差异,但却不影响月均增量成本-效益,临床医师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