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水利工过程中,应对程防渗墙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本文重点探讨了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各环节的技术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
Abstract: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industry proces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rict construction quality with engineering impervious wal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cutoff wall of each link.
Key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utoff wal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防渗墙是使用专用机具钻凿圆孔或直接开挖槽孔,孔内浇灌混凝土、回填黏土或其他防渗材料等或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连续的地下墙体。也可用板桩、灌注桩、旋喷桩、定喷桩等各类桩体连续形成防渗墙。较浅的透水地基用黏土截水槽,下游设反滤层;较深的透水地基用槽孔型和桩柱体防渗墙,槽孔型防渗墙由一段段槽孔套接而成,桩柱体防渗墙由一个个桩柱套接而成。在现实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监理单位也应加强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审核和验收工作。防渗墙是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进行垂直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之一。截断或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对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充分发挥水库效益有重要作用(它也可作为土石坝中的防渗心墙,还可用以加固渗漏严重的土石坝)。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水泥、膨润土等材料采取防潮措施:水泥标号不低于425#,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从水库中提取,拌浆水的温度不高于40~C:优先选用天然卵石、砾石,其最大粒径小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细骨料选用细度摸数214~310范围的中粗砂,其含泥量应≤ 3%,黏粒含量≤110%:减水剂、防水剂和加气剂等的质量和掺量经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选定,试验方法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执行。
1.2设备准备
根据工程的工艺要求、施工强度和機械设备的生产能力选配主要施工设备。
2测量放线
采用GTS-336全站仪及高精度水准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所用仪器要有专人使用,为了确保测量的精度,要经常校验,对测量用基准点严格保护并在施工期间定期复核确保测量正确。施工前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用石灰标出范围及尺寸。每次测量结束后请监理复核验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施工平台
防渗墙施工平台应坚实、平坦,导墙应垂直、稳固、位置准确 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左侧,堤顶平整后铺设枕木,枕木上面铺设钻机行走的钢道轨两根且固定在枕木上,道轨右侧距导向槽左侧2米处,施工平台的宽度由钻机长度确定。在防渗墙轴线的右侧设景平行河道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50cm×50cm,将废渣、废水排至河道下游,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
4导向槽旋工
导向槽是地层表面沿地下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起着标定防渗墙位置、成槽导向、锁固槽口;保持泥浆液面,槽孔上部孔壁保护,外部荷载支撑的作用。导向槽的稳定是混凝土防渗墙安全施工的关键。
4.1开挖
用全站仪放出防渗墙中心线,在中心线两侧用灰线撒出导向槽的坡脚线及坡项线。用挖掘机先在坡脚线范围内开挖基槽,在接近设计底面高程30cm左右时,应及时用水准仪抄平,打上水平桩,以作为挖槽时控制深度的依据:基槽开挖结束后进行削坡,刷坡采用挖掘机粗整,人工找补的方法,削坡的坡度为1:115。
4.2浇筑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导向槽内进行钢筋的绑扎、支模板及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对松散地基土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导向槽的稳定性。导向槽浇筑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规定:平行于防渗墙中心线,其允许偏差为±lcm:导向槽顶面高程(整体)允许偏差为±lcm:导向槽顶面高程(单幅)允许偏差为±0.15cm:导向槽间净距允许偏差为±0.15cm。
4.3两侧基槽回填
导向槽施工结束,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导向槽两侧利用导向槽开挖料回填,回填采用打夯机夯实的方法,每层土压实后的压实度均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5抓斗成槽
5.1槽段划分
槽段划分为两期槽段,根据设备及地质条件确定两期槽段开挖长度同为5米,每个槽段分为两个主孔及一个副孔,先施工第一期槽段,后施工第二期槽段。
5.2槽段成槽
槽段成槽采用“三抓法”,在导向槽上放样标识孔位,将抓斗对正孔位后进行垂直造孔。首先旌工槽段两端的主孔,主孔完成后再抓中部的副孔。主、副孔完工即该施工槽段成槽完工,经监理和设计确定岩层岩性,并最终确定该施工槽段成槽深度。
6清孔换浆
清孔换浆是将孔内含有大量砂粒与岩屑的泥浆更换成质量合格的泥浆,还要把孔两端已浇混凝土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皮刷洗干净,以保证墙体混凝土、相邻两墙段的竖直接缝、墙底与基岩接触带的质量。清孔采用抓斗抓取淤泥,利用下设潜水排污泵抽浆,并及时用新鲜泥浆补充。清孔换浆结束1h后,达到下列标准: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泥浆参数为:槽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1g/cm。,黏度不大于35S,含砂量不大于3%。清孔换浆工作可以结束。槽段清孔换浆结束前将钢丝届子安装在抓斗斗体上,紧贴一、二期混凝土结合面,分段上下反复提动,达到刷子上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即接头面清洗合格。
7成槽验收
成槽验收分为终孔验收和清孔验收两项。终孔验收包括槽宽、槽深、孔位、垂直度,基岩岩样与槽孔嵌入基岩深度等内容:清孔验收包括孔内泥浆性能、孔底淤积厚度和接头孔壁刷洗质量等内容。
8混凝土浇筑
8.1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混凝土拌和由铲车上料,配料由电子秤控制,PL一750搅拌机搅拌。采用ZL90混凝土泵送机把混凝土泵送到混凝土料斗经导管实施水下混凝土浇筑。为保证浇筑正常连续工作,在浇筑前周密制定了混凝土制备及运输的应急补救措施。混凝土的实际拌和及运输能力,以不小于平均计划浇筑强度的1.5倍,并大于最大计划浇筑强度为原则。
8.2混凝土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成槽后,采用直升导管法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导管沿槽孔轴线布置。安装导管时,导管底部出口与孔底板距离小于25cm,并不大于1 15倍导注塞的直径,如孔底高差大于25cm,则将导管中心放在该导管控制范围内的最低处。浇筑前,每个导管均下入可浮出浆面的导注塞,堵塞导管底口。
浇筑导管内径采用180mm,浇筑时导管定期进行密封承压试验。导管开始浇筑时,先下入导注塞,将导注塞压到导管底部,将管内泥浆挤出管外:然后将导管稍微上提,使导注塞浮出,一举将导管底端被混凝土埋住,保证后续浇筑的混凝土不与泥浆掺混。槽孔混凝土浇筑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顺序,从最深的导管开始,由深到浅依次开浇,直至全槽混凝土面基本浇平以后,再全槽均衡上升 浇筑时利用混凝土进漏斗时往复提升料斗和导管使混凝土振动入槽。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不超过6m,维持全槽混凝土面均衡上升,控制其高差0.5m范围内。每30min测量一次槽孔混凝土面,每2h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尾时适当增加测量次数: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大于2m/h,并连续上升到设计高程:浇筑过程中作好混凝土面上升的记录,防止堵塞、埋管、导管漏浆和泥浆掺混等事故的发生。在混凝士浇筑时,按要求在出机口和槽入口处随机取样,检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槽。
结语为了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各项工序的施工工作。在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视,制定责任层细化制度,加强对于各项分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同时积极做好不同条件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水利工程。参考文献[1]周永新.强透水地层防渗墙的预灌浆施工[J].科技资讯,2009,12.[2]王清友,孙万功,熊欢.塑性混凝土防渗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
Abstract: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industry proces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rict construction quality with engineering impervious wal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cutoff wall of each link.
Key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utoff wal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防渗墙是使用专用机具钻凿圆孔或直接开挖槽孔,孔内浇灌混凝土、回填黏土或其他防渗材料等或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连续的地下墙体。也可用板桩、灌注桩、旋喷桩、定喷桩等各类桩体连续形成防渗墙。较浅的透水地基用黏土截水槽,下游设反滤层;较深的透水地基用槽孔型和桩柱体防渗墙,槽孔型防渗墙由一段段槽孔套接而成,桩柱体防渗墙由一个个桩柱套接而成。在现实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监理单位也应加强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审核和验收工作。防渗墙是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进行垂直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之一。截断或减少地基中的渗透水流,对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和闸坝安全,充分发挥水库效益有重要作用(它也可作为土石坝中的防渗心墙,还可用以加固渗漏严重的土石坝)。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水泥、膨润土等材料采取防潮措施:水泥标号不低于425#,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从水库中提取,拌浆水的温度不高于40~C:优先选用天然卵石、砾石,其最大粒径小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细骨料选用细度摸数214~310范围的中粗砂,其含泥量应≤ 3%,黏粒含量≤110%:减水剂、防水剂和加气剂等的质量和掺量经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选定,试验方法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执行。
1.2设备准备
根据工程的工艺要求、施工强度和機械设备的生产能力选配主要施工设备。
2测量放线
采用GTS-336全站仪及高精度水准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所用仪器要有专人使用,为了确保测量的精度,要经常校验,对测量用基准点严格保护并在施工期间定期复核确保测量正确。施工前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用石灰标出范围及尺寸。每次测量结束后请监理复核验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施工平台
防渗墙施工平台应坚实、平坦,导墙应垂直、稳固、位置准确 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左侧,堤顶平整后铺设枕木,枕木上面铺设钻机行走的钢道轨两根且固定在枕木上,道轨右侧距导向槽左侧2米处,施工平台的宽度由钻机长度确定。在防渗墙轴线的右侧设景平行河道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50cm×50cm,将废渣、废水排至河道下游,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
4导向槽旋工
导向槽是地层表面沿地下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起着标定防渗墙位置、成槽导向、锁固槽口;保持泥浆液面,槽孔上部孔壁保护,外部荷载支撑的作用。导向槽的稳定是混凝土防渗墙安全施工的关键。
4.1开挖
用全站仪放出防渗墙中心线,在中心线两侧用灰线撒出导向槽的坡脚线及坡项线。用挖掘机先在坡脚线范围内开挖基槽,在接近设计底面高程30cm左右时,应及时用水准仪抄平,打上水平桩,以作为挖槽时控制深度的依据:基槽开挖结束后进行削坡,刷坡采用挖掘机粗整,人工找补的方法,削坡的坡度为1:115。
4.2浇筑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导向槽内进行钢筋的绑扎、支模板及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对松散地基土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导向槽的稳定性。导向槽浇筑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规定:平行于防渗墙中心线,其允许偏差为±lcm:导向槽顶面高程(整体)允许偏差为±lcm:导向槽顶面高程(单幅)允许偏差为±0.15cm:导向槽间净距允许偏差为±0.15cm。
4.3两侧基槽回填
导向槽施工结束,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导向槽两侧利用导向槽开挖料回填,回填采用打夯机夯实的方法,每层土压实后的压实度均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5抓斗成槽
5.1槽段划分
槽段划分为两期槽段,根据设备及地质条件确定两期槽段开挖长度同为5米,每个槽段分为两个主孔及一个副孔,先施工第一期槽段,后施工第二期槽段。
5.2槽段成槽
槽段成槽采用“三抓法”,在导向槽上放样标识孔位,将抓斗对正孔位后进行垂直造孔。首先旌工槽段两端的主孔,主孔完成后再抓中部的副孔。主、副孔完工即该施工槽段成槽完工,经监理和设计确定岩层岩性,并最终确定该施工槽段成槽深度。
6清孔换浆
清孔换浆是将孔内含有大量砂粒与岩屑的泥浆更换成质量合格的泥浆,还要把孔两端已浇混凝土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皮刷洗干净,以保证墙体混凝土、相邻两墙段的竖直接缝、墙底与基岩接触带的质量。清孔采用抓斗抓取淤泥,利用下设潜水排污泵抽浆,并及时用新鲜泥浆补充。清孔换浆结束1h后,达到下列标准: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泥浆参数为:槽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1g/cm。,黏度不大于35S,含砂量不大于3%。清孔换浆工作可以结束。槽段清孔换浆结束前将钢丝届子安装在抓斗斗体上,紧贴一、二期混凝土结合面,分段上下反复提动,达到刷子上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即接头面清洗合格。
7成槽验收
成槽验收分为终孔验收和清孔验收两项。终孔验收包括槽宽、槽深、孔位、垂直度,基岩岩样与槽孔嵌入基岩深度等内容:清孔验收包括孔内泥浆性能、孔底淤积厚度和接头孔壁刷洗质量等内容。
8混凝土浇筑
8.1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混凝土拌和由铲车上料,配料由电子秤控制,PL一750搅拌机搅拌。采用ZL90混凝土泵送机把混凝土泵送到混凝土料斗经导管实施水下混凝土浇筑。为保证浇筑正常连续工作,在浇筑前周密制定了混凝土制备及运输的应急补救措施。混凝土的实际拌和及运输能力,以不小于平均计划浇筑强度的1.5倍,并大于最大计划浇筑强度为原则。
8.2混凝土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成槽后,采用直升导管法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导管沿槽孔轴线布置。安装导管时,导管底部出口与孔底板距离小于25cm,并不大于1 15倍导注塞的直径,如孔底高差大于25cm,则将导管中心放在该导管控制范围内的最低处。浇筑前,每个导管均下入可浮出浆面的导注塞,堵塞导管底口。
浇筑导管内径采用180mm,浇筑时导管定期进行密封承压试验。导管开始浇筑时,先下入导注塞,将导注塞压到导管底部,将管内泥浆挤出管外:然后将导管稍微上提,使导注塞浮出,一举将导管底端被混凝土埋住,保证后续浇筑的混凝土不与泥浆掺混。槽孔混凝土浇筑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顺序,从最深的导管开始,由深到浅依次开浇,直至全槽混凝土面基本浇平以后,再全槽均衡上升 浇筑时利用混凝土进漏斗时往复提升料斗和导管使混凝土振动入槽。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不超过6m,维持全槽混凝土面均衡上升,控制其高差0.5m范围内。每30min测量一次槽孔混凝土面,每2h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尾时适当增加测量次数: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大于2m/h,并连续上升到设计高程:浇筑过程中作好混凝土面上升的记录,防止堵塞、埋管、导管漏浆和泥浆掺混等事故的发生。在混凝士浇筑时,按要求在出机口和槽入口处随机取样,检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槽。
结语为了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各项工序的施工工作。在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视,制定责任层细化制度,加强对于各项分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同时积极做好不同条件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水利工程。参考文献[1]周永新.强透水地层防渗墙的预灌浆施工[J].科技资讯,2009,12.[2]王清友,孙万功,熊欢.塑性混凝土防渗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