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QQ提升作文讲评课效益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鼓励,评价是促进提高作文效益最有力的手段。因此,作文讲评课上的是否高效,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效益是否提高。但当前的作文渊平课低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作文效率的提高。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的作文讲评课突破瓶颈提供了契机。QQ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沟通工具,已经被学生广泛认可。如果从开发作文讲评资源的角度来看,QQ的图片传递、文字聊天、语音通话、信息传输储存、群组讨论、空间等功能,都成为作文讲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利用QQ提升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益。
  一、QQ可具开发的功能
  1.QQ具有多方互动的沟通交流功能
  传统的作文讲评课堂,一直有一个无法超越的难题。无论是以“教”为中心,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还是以“学”为中心,学生主动教师被动,他们都偏重一方,无法实现双方的并重。如果能巧妙利QQ多方互动的沟通功能则能化解这一难题。在QQ进行作文评价的教学中,谁都不是“中心”,谁都可以成为“中心”,问题的提出是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中心。这样一来,“问题”成了教学评价的中心。通过“问题”,师生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
  2.QQ具有表达评价交互的多样性功能
  强大的信息传播储存功能给作文讲评蒂来表达评价的多样性。利用QQ进行作文评改的多样性首先体现在交互的符号多样,传统的评价媒介只能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而利用QQ之后,评价的载体既可以是文字、声音,还可以是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其次,利用QQ进行作文评改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交互的形式多样。对话框、公告栏、聊天室、电子邮件、空间等多种形式都可以作为作文讲评的通道;利用QQ进行作文评改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交互的观点多样,打破了教师确定的唯一评价标准,任何人都可以畅昕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3.QQ潜在的学习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可再生性功能
  网络资源十分丰富,QQ传播信息快速便捷,无疑为作文评价打开一个高速的通道。所有人都可以共享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的资源。而且从资源的开发的主体来看,每个人既是资源的生产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不仅如此,这些资源还具有可再生性。一个人在共享自己的作文资源的同时,也伴随自己对作文评价的发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资源的生产者;每一个作文评价观点的提出,最终都期望得到人们的回应,这本身又使他成为知识的消费者。如此循环往复身份不停转换,资源层出不穷,使作文评价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走向深入,而这个过程是全体成员共同开发,共同分享,最终实现了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
  4.QQ具有打破教学双方时空限制的功能
  QQ首先突破了课堂的空间局限,由课堂走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单从空间的角度看,评价者只要能打开QQ,及时就可以进行作文的评价和学习,打破了课堂集中讲评的局限。这样也就解决了,学生假期期间作文批改和反馈的难题,实现了创作者和评价者的及时沟通,而不需要面对面才能指导。其次,QQ也突破了时间的制约,即写即评,随时修改。当然也可以把评价无限延时,即使是很久以前的习作,突然因为阅读或生活碰撞受到启发,随即就可以发表自己看法,进行修改。QQ还实现了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学习的场合,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灵活调整学习的进度,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的限制。
  二、如何利用QQ进行作文教学评价
  利用QQ功能进行作文教学评价和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积极进行评价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而且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作文评价的内容,促进学生作文评价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利用QQ进行作文教学的评价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列举如下:
  1.交流、评价平台的建立
  现在的高中生每人都有QQ,教师只要用自己的QQ建立一个群,让全体学生都加入进来,相互成为QQ好友,并让学生邀请自己的家长加入。每次作文,教师把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以日志的形式发在自己的空间,并把作文指导的内容也发在空间上,便于学生查阅。学生作文完成后,把自己的作文上传到空间里。为了方便学生,作文可以是纸质的图片,也可以是文字输入。教师及时在网上进行批改。
  2.民主、轻松氛围的营造
  QQ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在QQ群和QQ空间里营造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所有参与评价的人地位都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QQ的“隐身”功能,大家任意发表看法,互相共享。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在互评作文的过程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能看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也能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
  3.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QQ平台上,评价者能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恰当的激励机制,能把大家紧密团结在同一个空间里,更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每次作文评改完成之后,教师都要选择优秀的作文进行汇编,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参与。每次作文要对写作进步很大的同学集中表扬一次,并张贴在教师的空间中。对于热情参与写作与点评的学生和家长也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此促进作文评改的良性发展。
  4.动态、多方位的资源开发
  利用QQ进行作文评价要充分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参与评价的作文不能只限于教师的计划作文,还要充分展示学习课后创作的作品。如日志、读书笔记、随笔等。总之,只要学生所写,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来。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来说,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平台里来,把自己写的下水平作文、教学感想、管理心得等各类文章展示出来,让学生和家长也進行评价与交流。这样不仅能促使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容易营造一份平等和谐的氛围。
  利用QQ进行作文讲评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突破了作文讲评时空的限制,扩大了参评主体,弥补了传统作文讲评课堂的种种不足,给作文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李代金是在全国微型小说界很有名气的青年作家。自2002年起,他已在《小说月刊》《星火》《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内江日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560多篇小说。作品有百余篇入选《读者》《微型小说选刊》《才智》等刊物,并多次获奖。  他善于从生活广袤的海洋中撷取一朵小小的浪花,用生活中一个微小的事件、平凡的细节来反映深刻的主题。他将视野聚焦于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在于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诗词,对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有着最直接的帮助。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上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内容,要想让学生既能在考卷上得高分,又能在日常的诗歌阅读中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以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阅读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
辨析病句是高考考查热点,从近几年考查形式和趋势上看,题型较为固定,辨析病句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要检查病句,语法规则当然是标准,但从高考题的角度看,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应当引起重视,只要善于抓住句中标志性词语,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巧妙地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  下面从近年常考的九种病句类型中寻找标志,总结出规律,以求在今年高考复习中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看见并列短语要小心  句中发现并列词语和
长期以来,传统的文本阅读有三板斧:一是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二是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从而总结内容,三是归纳全文主旨及写作特色。这样的解读文本,只能使语文教学模式化、碎片化,让学生思维僵化,乃至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文本的建构理论来看,文本的形成由三个阶段:作者——作品——读者。首先是作者中心。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忠实地表达作者的原意。然后是文本中心。文本作为一种独立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好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  一、确定教学重点的意义  据顾之川老师介绍,人教版必修教材,以前每单元有4篇选文,但老师们反映课时不够,上不完,所以现行教材每单元只留了3篇选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老师觉得常常在“赶课”。如果我们不改变策略,即便每周给10个课时,也不够用。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设计好每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掌握重点知识,有效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有了一组新颖靓丽的小标题,就如一位妙龄女子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就能顾盼生辉神采飞扬,就能让人过目难忘、留连欣赏。本人在教学中常用小标题作文法,小有心得。  一、小标题的美点优势  1.靓丽抢眼、夺人眼球  美文必需有美点。新颖靓丽的小标题就是夺人眼球的美点。在众多平铺直叙的文章中,一组新颖、亮丽、别致小标题出现在眼前,是那么的鲜艳夺目,它会让读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精神
教学设想  《鉴赏家》是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之作,选入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文章用冲淡自然的语言,散文化的笔法,讲述了卖果子的叶三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画卷。  美需要细细品味欣赏,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品味美、追求美。以下是以此为核心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了解作者,理解“鉴赏家”内涵,提高学生筛选、
课堂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流动着的河流,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但是,游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笼统地、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统治着,学生对游记类文言文的仅存的兴趣正在被一点点耗干。  童志斌将文言文分为“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它们是“一体四面”的关系,我所建构的优化策略模型就是受“一体四面”的原型启发
现代文学史上许多公认的经典之作,在当下并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称之为“两极阅读现象”,也有教授称之为“经典隔膜”现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史”的角度出发,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指导作品,强调其文学历史价值;而作为一般的读者的学生,由于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不足,则比较偏重从个人感受的审美趣味,两者的龃龉是两极阅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也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隔阂。课堂上,只凭学生个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