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下的中国:从话语选择到形象建构——基于BBC纪录片《中国创造》的批评话语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托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及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出发,探讨纪录片《中国创造》如何构建科技中国形象,构建了何种形象及背后隐匿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发现,该片借过度词汇化、意识形态方针、文本架构、议程设置、互文性等策略,将中国置于“偏见”语境之下,塑造了一个“科技发展与道德危险并存”的负面科技中国形象。这种话语选择与形象建构的背后与“西方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你我阵营”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颁发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简称“17版课标”),并决定该标准将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17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三维目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当整合教材,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学要“铸魂”,使
<正>研究目的:自然观是从人类实践活动出发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它属于历史范畴。马克思提出"人化的自然"这一哲学观点,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是马克思主义辨证自然观的
会议
一、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一)课前不预习。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于教师第二天的上课内容都是在课堂上临时翻阅。由于时间紧凑,基本上都采用一目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