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人机航空测绘传统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场地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难以开展规模化常态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造成学生实践机会有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开展无人机航空测绘的实践教学成为可能.针对无人机航空测绘生产流程,确定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评价体系,搭建了无人机航空测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加深了学生对无人机操作、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过程以及外业航测软件的理解和认知,丰富拓展了传统实验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航空测绘传统实践教学的实验实训场地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难以开展规模化常态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造成学生实践机会有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来开展无人机航空测绘的实践教学成为可能.针对无人机航空测绘生产流程,确定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评价体系,搭建了无人机航空测绘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加深了学生对无人机操作、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过程以及外业航测软件的理解和认知,丰富拓展了传统实验内容和实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采用改进的IPA方法确定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性提升的优先级.运用博弈组合、环比评分和三角模糊数对一般IPA方法进行适用性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组合多个评分结果、直接体现评分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降低IPA方法的假设前提对现状表现性评分产生的影响;从设计方案、搭建质量和现场管理等三方面识别了15项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性影响因素作为IPA方法分析对象的评分要素,通过IPA象限分析得出该脚手架工程多个安全性影响因素获得资源分配优先权的顺序,为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简称:2-3 DGIS)将二维GIS技术与三维GIS技术进行集成,是实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跨平台标准一体化”“二三维应用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运用2-3 DGIS技术,立足现有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旨在实现数据体系标准化、数据资源共享化以及数据展示立体化,从而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准确、规范、高效的数据服务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构建“一图,一网,一平台”三大应用体系,打通自然资源全流程业务,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活体可视化检测工具.与近红外一区(NIR-Ⅰ,700~900 nm)相比,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成像具有更低的自发背景荧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和更高的信背比,因此NIR-Ⅱ荧光成像能促进深部疾病的精确诊断.NIR-Ⅱ荧光探针是NIR-Ⅱ荧光成像的基础.目前已开发一系列基于有机和无机材料的NIR-Ⅱ荧光探针,包括有机小分子染料、基于小分子染料的有机纳米粒子、共轭聚合物、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粒子和单壁碳纳米管等.本文综述近期新型NIR-
引言rn当下,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寒潮暗涌、发展环境形势严峻,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从2016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简称降成本)作为五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 同时也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同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48号),2017至今每年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委印发关于做好当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每年全国降成本工作实施重点.全国各地为贯彻中央对降成本
随着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工作的不断推进,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自然资源形态和地理格局,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迫切需要解决各类自然资源体的三维建模与展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形态复杂多变、分布范围广,建模与处理难度大.根据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着重讨论了由水下地形测量数据进行水体三维建模,提出了湖泊静止水面和河流流动水面的水体建模方法.为满足不同需要,探讨用于外表形态的表面模型和用于连续空间分析的体素模型的技术方法,并针对大体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Cesium框架流式加载和海量渲染方法,最终形成水资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