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薄煤层的综采工作面,由于使用液压支架,增加了放顶煤的工序,极大提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当前,支架防尘已成为综采工作面防尘的关键环节,主要以喷雾降尘为主。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运行方式
结合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粉尘特性等,合理确定供水压力。主要以选择高压射流喷雾作为防尘的主要方法。通过清水作为喷雾的重要介质,利用液压支架中的电液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定时定点喷雾工作,以有效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结合粉尘的来源不同,应该在液压支架的前梁位置设置高压喷嘴,朝向煤壁以及下风侧倾斜射流,超前喷雾辅助设备,避免出现采煤机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并扩散到人行道上。喷雾设备的开启与停止,主要通过采煤机的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在支架的顶梁表面、掩护梁表面等分别设置喷嘴,朝向顶板进行定时喷雾,可在移架之前,润湿顶煤。另外,通过采煤机的位置,可以通过电液控制系统来控制喷雾开停作用,在支架的尾梁位置,设置文丘里式高压喷雾,在放煤过程中,可朝向煤口进行喷雾,发挥喷雾与引射的双重作用,以高效、节能方式实现降尘目标。
2 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技术特点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作为一种全新设备,在薄煤层作业中应用,具有性能高、操作简便、造价低等优势,同时具备诸多技术特点,现分析如下:
1)设备构造简单,便于操作,日常维护与管理简单。同时对于阀门的选型以及喷雾的控制方式,更趋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实现阀体固定,方便安装。
2)采取零部件标准化形式,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可通过现场排除故障方式解决问题,极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通过手动控制阀作用,可以实现不移架、不降架,且随着采煤机的运行而实现自动喷雾,降低粉尘。
4)在移架、降柱、放顶煤等作业过程中,系统可支持自动喷雾。如果需要对移架、尾梁操作阀、放顶煤插板、降柱等进行控制操作,可通过工作平台开启液控单向阀,启动喷雾控制阀组,实现自动化喷雾工作。
5)实现多种形式喷雾。① 全断面喷雾。在该系统中,共有5个喷嘴、2个喷头。其中分为前后两个喷头:前喷头在支架的右侧顶梁前端位置,三个喷嘴之间呈60°夹角;后喷头在支架的尾梁位置,可实现全方位的整架全断面布置。尤其在前喷头的右侧顶梁位置,采取异向前倾角45°方式,实现了采煤区域的全面喷雾,提高工作质量;② 支持不同区域的喷雾。通过设计各种型号的喷嘴,可满足不同作业环境,达到满意的降尘效果,也可节约水资源,降低工程造价;③ 架间喷雾。在上风流位置实现操作,同时控制下风流位置的支架前喷雾,可有效改善作业环境。
6)应用自动喷雾的控制阀,可实现控制信号的喷雾水路与信号液路分别闭锁,以免出现串液问题,合理控制喷雾作业时间,强化降尘效果,避免浪费水资源。
3 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设计
3.1 供水系统设计
采取液压支架喷雾泵的降尘方式,其供水量主要来自综放工作面的采煤量和尘土量。在薄煤层的综放工作面,应用支架喷雾系统,其用水包括移架喷雾、液压支架辅助喷雾、工作面喷雾等。当前煤矿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强度日益加大、产煤量提高,因此喷雾降尘的用水量也相应提升。综合考虑喷雾泵的设计加工、设备投资等问题,可采取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喷雾降尘系统以及其他喷雾降尘方式的集中供水。
3.2 喷嘴设计
1)材料选择。以我国大多煤矿采用的喷雾降尘装置来看,以铜质或者不锈钢喷嘴材料为主。但是大量应用实践表明,这两种材质制成的喷嘴,使用寿命短,效果不佳。当喷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受到气蚀作用以及高速水流的冲刷,因此喷射出口的表面材料磨损。如果水流中含有固体污染颗粒,其磨损程度将更加严重。以孔径为1mm的喷嘴为例,当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孔径将由于摩擦作用,增加到1.3mm。
另外,经过现场试验。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喷嘴,如果供水压力大于10Mpa,连续喷射3mm左右,其射流形状将出现变形反应,此时射流出口的孔径开始变大、水量增加,影响雾化效果,难以保持长久性的喷雾降尘效果,再加上这种情况下的喷嘴容易出现堵塞,喷雾作业不稳定。针对各种实际情况,当前选用的喷嘴材料为精细陶瓷。与过去材料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更强,如强度、硬度、耐磨损度的增加等。具体优势表现为:① 陶瓷的耐腐蚀、耐磨损力较好,不会出现吸水膨胀现象,耐高温性能良好、变形可能性小,其陶瓷零件的尺寸较为稳定;② 抗气蚀性能良好,由于陶瓷的硬度较高,因此可以较好抵抗水压元件中的气蚀破坏现象,避免磨损;③ 陶瓷材料不导电,如果高压水射流经过喷嘴,可能由于摩擦而产生带电,但是不会造成水流中的荷电损失。
2)降尘装置。当前采用的文丘里式高压喷射引射装置,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工作参数、结构参数等。在合理设置喷雾压力的前提下,一般以“文丘里管”方式进行作业;选择恰当的渐扩角、渐缩角以及过渡圆弧等,以此降低阻力损失,取得良好的吸风效果。
4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应用效果
该喷雾降尘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分别进行实验室试验、地面试验以及井下实际试验。通过煤层注水与内外喷雾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提高捕尘、降尘的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主要具备如下优势与效果:
1)由于薄煤层的综放工作面具有产量高、尘源多、尘量大等特征,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防尘措施,对各个尘源进行突破,尤其加强防治呼吸性粉尘,提高喷雾系统工作的针对性,发挥积极作用。
2)由于喷雾装置的强度较高,基本可以满足煤矿井下作业的使用要求;经过严密计算各项装置的参数,提高运行合理性;喷嘴材料采用高硬度、精细化陶瓷,可有效保障喷雾装置的参数一致性,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3)积极应用电液控制的优势,提高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可根据作业实际情况,选择手动控制与程序控制两种方法,随时调整喷雾的参数。
总之,该薄煤层的液压支架喷雾系统,应用了治标兼治本的喷雾防治方法,改变传统降尘模式的不足,可有效控制薄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粉尘。该技术的针对性、适应性较强,除尘效果良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开发、吴乾生,液压支架降架喷雾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B06).
[2]郑兰芳、薄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综述[J].煤矿机械,2011(1).
1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运行方式
结合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粉尘特性等,合理确定供水压力。主要以选择高压射流喷雾作为防尘的主要方法。通过清水作为喷雾的重要介质,利用液压支架中的电液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定时定点喷雾工作,以有效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结合粉尘的来源不同,应该在液压支架的前梁位置设置高压喷嘴,朝向煤壁以及下风侧倾斜射流,超前喷雾辅助设备,避免出现采煤机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并扩散到人行道上。喷雾设备的开启与停止,主要通过采煤机的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在支架的顶梁表面、掩护梁表面等分别设置喷嘴,朝向顶板进行定时喷雾,可在移架之前,润湿顶煤。另外,通过采煤机的位置,可以通过电液控制系统来控制喷雾开停作用,在支架的尾梁位置,设置文丘里式高压喷雾,在放煤过程中,可朝向煤口进行喷雾,发挥喷雾与引射的双重作用,以高效、节能方式实现降尘目标。
2 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技术特点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作为一种全新设备,在薄煤层作业中应用,具有性能高、操作简便、造价低等优势,同时具备诸多技术特点,现分析如下:
1)设备构造简单,便于操作,日常维护与管理简单。同时对于阀门的选型以及喷雾的控制方式,更趋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实现阀体固定,方便安装。
2)采取零部件标准化形式,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可通过现场排除故障方式解决问题,极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通过手动控制阀作用,可以实现不移架、不降架,且随着采煤机的运行而实现自动喷雾,降低粉尘。
4)在移架、降柱、放顶煤等作业过程中,系统可支持自动喷雾。如果需要对移架、尾梁操作阀、放顶煤插板、降柱等进行控制操作,可通过工作平台开启液控单向阀,启动喷雾控制阀组,实现自动化喷雾工作。
5)实现多种形式喷雾。① 全断面喷雾。在该系统中,共有5个喷嘴、2个喷头。其中分为前后两个喷头:前喷头在支架的右侧顶梁前端位置,三个喷嘴之间呈60°夹角;后喷头在支架的尾梁位置,可实现全方位的整架全断面布置。尤其在前喷头的右侧顶梁位置,采取异向前倾角45°方式,实现了采煤区域的全面喷雾,提高工作质量;② 支持不同区域的喷雾。通过设计各种型号的喷嘴,可满足不同作业环境,达到满意的降尘效果,也可节约水资源,降低工程造价;③ 架间喷雾。在上风流位置实现操作,同时控制下风流位置的支架前喷雾,可有效改善作业环境。
6)应用自动喷雾的控制阀,可实现控制信号的喷雾水路与信号液路分别闭锁,以免出现串液问题,合理控制喷雾作业时间,强化降尘效果,避免浪费水资源。
3 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设计
3.1 供水系统设计
采取液压支架喷雾泵的降尘方式,其供水量主要来自综放工作面的采煤量和尘土量。在薄煤层的综放工作面,应用支架喷雾系统,其用水包括移架喷雾、液压支架辅助喷雾、工作面喷雾等。当前煤矿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强度日益加大、产煤量提高,因此喷雾降尘的用水量也相应提升。综合考虑喷雾泵的设计加工、设备投资等问题,可采取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喷雾降尘系统以及其他喷雾降尘方式的集中供水。
3.2 喷嘴设计
1)材料选择。以我国大多煤矿采用的喷雾降尘装置来看,以铜质或者不锈钢喷嘴材料为主。但是大量应用实践表明,这两种材质制成的喷嘴,使用寿命短,效果不佳。当喷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受到气蚀作用以及高速水流的冲刷,因此喷射出口的表面材料磨损。如果水流中含有固体污染颗粒,其磨损程度将更加严重。以孔径为1mm的喷嘴为例,当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孔径将由于摩擦作用,增加到1.3mm。
另外,经过现场试验。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喷嘴,如果供水压力大于10Mpa,连续喷射3mm左右,其射流形状将出现变形反应,此时射流出口的孔径开始变大、水量增加,影响雾化效果,难以保持长久性的喷雾降尘效果,再加上这种情况下的喷嘴容易出现堵塞,喷雾作业不稳定。针对各种实际情况,当前选用的喷嘴材料为精细陶瓷。与过去材料相比,陶瓷的力学性能更强,如强度、硬度、耐磨损度的增加等。具体优势表现为:① 陶瓷的耐腐蚀、耐磨损力较好,不会出现吸水膨胀现象,耐高温性能良好、变形可能性小,其陶瓷零件的尺寸较为稳定;② 抗气蚀性能良好,由于陶瓷的硬度较高,因此可以较好抵抗水压元件中的气蚀破坏现象,避免磨损;③ 陶瓷材料不导电,如果高压水射流经过喷嘴,可能由于摩擦而产生带电,但是不会造成水流中的荷电损失。
2)降尘装置。当前采用的文丘里式高压喷射引射装置,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工作参数、结构参数等。在合理设置喷雾压力的前提下,一般以“文丘里管”方式进行作业;选择恰当的渐扩角、渐缩角以及过渡圆弧等,以此降低阻力损失,取得良好的吸风效果。
4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应用效果
该喷雾降尘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分别进行实验室试验、地面试验以及井下实际试验。通过煤层注水与内外喷雾的相互配合,可有效提高捕尘、降尘的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主要具备如下优势与效果:
1)由于薄煤层的综放工作面具有产量高、尘源多、尘量大等特征,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防尘措施,对各个尘源进行突破,尤其加强防治呼吸性粉尘,提高喷雾系统工作的针对性,发挥积极作用。
2)由于喷雾装置的强度较高,基本可以满足煤矿井下作业的使用要求;经过严密计算各项装置的参数,提高运行合理性;喷嘴材料采用高硬度、精细化陶瓷,可有效保障喷雾装置的参数一致性,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3)积极应用电液控制的优势,提高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可根据作业实际情况,选择手动控制与程序控制两种方法,随时调整喷雾的参数。
总之,该薄煤层的液压支架喷雾系统,应用了治标兼治本的喷雾防治方法,改变传统降尘模式的不足,可有效控制薄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粉尘。该技术的针对性、适应性较强,除尘效果良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开发、吴乾生,液压支架降架喷雾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B06).
[2]郑兰芳、薄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综述[J].煤矿机械,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