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路:一条街的“大虾”生态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虾事件”后,各种网络段子、新闻夹杂在一起,让青岛和乐陵路成为舆论的焦点。10月11日,本刊记者带着诸多疑问,亲赴青岛乐陵路,对“大虾事件”的经过和如今乐陵路的经营状态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访。
  店铺关了,传说还在
  10月11日,本刊记者来到青岛,刚出火车站,坐上出租车,当记者说要去乐陵路时,司机调侃道:“你们是去吃大虾呀。”十几分钟后,出租车停在市北区乐陵路92号,“著名”的善德海鲜烧烤大排档门口。
  本刊记者看到,这家大排档的牌子已被拆除,大门紧闭,屋内凌乱地堆着杂物和桌椅,门上责令停业整顿的通知书清晰可见,门口拍照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据周围店铺的店主讲,事情发生以后,这里俨然成了青岛的一个新“景点”,不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很多人慕名探访。
  拍照的人群里,不乏青岛本地人,记者随机与其攀谈,一位市民说:“现在手机微信和互联网这么发达,消息传播迅速,又恰好赶上黄金周,也不怪被炒作起来。不光是游客生气,我们青岛人自己也很生气。”
  “他们一家是诸城人,今年5月份左右搬来这里开店,到出事为止营业没有几个月。之前周围店铺的海鲜价格差不多,也相对比较稳定,因为这类虾不是海捕虾,是基围虾,进货的价格在每斤30元左右,所以出售的价格是40多元一盘,每盘约有一斤多重20只虾。”附近一位餐馆老板告诉记者。
  “他们常在价格上搞一些猫腻,曾引起过食客和周围店家的不满。”该餐馆老板说,“我们周围的店家也曾试图与其沟通,告诉他我们都是实体店,该是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不要在价格上搞欺诈,但他不以为然,表示这是他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干涉。”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他们就换了新的菜单,因宰客被顾客投诉发生争吵的事情也多了起来,10月1日就有一起,2日有两三起,店家也流露出趁着黄金周期间狠捞一笔就不干了的想法。”事发店铺的行为一点一点慢慢发酵。
  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前来就餐,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结果多方协商后,最后两人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2000元和800元的餐费后离开。
  据媒体报道,作为受害人,肖先生后来表示:“出了这个事,一刻都不想呆在青岛,第二天就离开了。完全没想到!这可是青岛啊,国际旅游城市,我向往已久,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10月5日中午,一位老者来到善德海鲜烧烤大排档,对店主竖起大拇指,并说:“你们上电视了,这下可出名了!”
  店老板嬉笑着说,“出名了,那好啊。”
  接下来是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媒体前来,警察和工商以及物价部门也上门调查。迫于压力,该店不得不停业。
  乐陵路的商业生态
  乐陵路,长约1000米,北与普集支路交汇,南到辽宁路,不依山不靠海,距离著名的“宰客一条街”登州路啤酒街和火车站不远。这是一条普通的小街,单行线,道路拥挤且狭窄,两边停满了各式车辆。由于糟糕的交通状况和并没有什么景点以及商场,出租车很少或不愿意来这里。一个连青岛人都不太在意的街,随着“大虾事件”火遍全国。
  于凯(化名)兄弟几人来自沂水,几年前来到乐陵路,在善德海鲜烧烤大排档旁边开了一家海鲜烧烤店。于凯表示,自家店的价格没有任何问题,让记者进店放心就餐。这家店和隔壁的善德海鲜烧烤大排档类似,面积不大,总共摆放着7张桌子,除记者一桌外,只有一名厨师坐在店内玩着手机,看到记者进店,才起身去厨房备餐。
  接过菜单,记者经过再三确认之后点了一份48元的大虾(即所谓38元一只的大虾)和几样烧烤以及两瓶啤酒,最终消费110元。
  于凯感叹,大虾事件之后,店里的顾客明显减少,每天的顾客寥寥无几,点餐之前,也都是再三确认价格之后才敢最终下单。
  “谁再胡乱提价,我和他没完!”于凯恨恨地道。
  和于凯的感受类似,乐陵路的多家餐馆生意惨淡,店主们苦不堪言。一家烧烤店老板娘无奈地说:“现在很多人都是来这里照相,很少有人敢来店里吃饭,甚至连过问的人都没有,偶尔有人来询问出事大排档的位置,我们也只能指指旁边的店铺说拆了牌子的就是,俨然成了导游。”出事之前,平时晚上能有20多桌客人,现在只有不到10桌,生意明显不如以前,有时候晚上因为没有客人,早早关门。
  这位老板娘气愤道:“大家只看到店家欺客,但也有一些顾客欺负店家,谁来管?”
  正是由于之前涉事商家在菜单上只标写了商品的价格而没有标明具体的价格单位才引起了纠纷,所以在事后物价和工商部门对商家的价目表加大了监督和规范。本刊记者就餐期间,市物价局的两位工作人员来到店里,对各类菜品的价格一一查看,要求店主明码标价。
  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在价目表上的项目有不明确和存在猫腻的,直接开据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通知书中明确表示,对于商品的价格书写一定要规范并明码标价,一定要明确价格后面的单位,坚决杜绝故意混淆价格单位和随意更改价目表,以及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费用的行为。
  小鲍岛民俗城的商业转型
  善德海鲜烧烤大排档所在的小鲍岛民俗城,是乐陵路上最大的标志性建筑。许多青岛“土著”都知道,小鲍岛市场最初是个马路市场。
  据资料显示,该建筑是市北区于2009年建设的一个项目,它的前身是博兴路市场。桓台路和博兴路一带,原先临街设有各种各样的商铺,流动的小商贩很多,占道经营,加上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让马路变得十分拥挤。为了改善环境,区政府从2000年开始重新规划布局,将南起桓台路,北到邹平路,东至乐陵路,西至铁山路的区域进行了整体改造,建起小鲍岛民俗城。二楼整体出租给某超市,一楼设立乐陵路农贸市场,让商贩全部退路进室。   乐陵路农贸市场作为青岛市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后期政府又投资2000万元对这里进行了升级改造,青砖黑瓦、琉璃檐式的仿古建筑和立有石狮、红柱子的传统中式城门样式的门垛子,清秀月牙门样的内饰,让该建筑的整体风格从里到外都体现出了浓浓的民俗味道。
  小鲍岛民俗城,一度被打造成市北区继台东商圈之后的第二大商圈。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变迁,这里也变得有些萧条和不温不火。市民来买菜,通常只在进门的那一条道上逛逛,耐不过生意冷清,摊贩陆续搬离,到2013年市场内有三分之一的摊位已经空置。
  2013年底,更换了经营方的小鲍岛市场进行了重新改造,在装修上拆除了原有的隔断,在经营方面也有了新的调整。“在价格方面,我们比不上游商浮贩,所以我们要主打质量优势。”小鲍岛市场孟经理介绍。
  近日,小鲍岛市场刚刚花费一二十万元铺设完光纤,每家每户将安上WIFI后,小鲍岛市场将大刀阔斧地搞起O2O。“我们的设想是,以周边居民、企业、商户为主要目标,做线上预订、线下配送到家的O2O转型,市场内设一支配送队伍,每家每户通过微信收到订单之后,由配送队伍送货上门。”
  作为老街区乐陵路的老商场正在转型,受“大虾事件”影响,之后的景况会不会更加艰难。
  ■延伸阅读
  “大虾危机”六步走
  对于政府危机公关而言,如果了解“黄金周新闻规律”,严于管理,可避免因为个案而成为这种典型。
  ●舆情酝酿阶段:网友投诉微博化
  10月4日,顾客挨宰,走正常举报投诉渠道不顶用,无奈之下只有发微博吐槽和求助。
  ●形成热点阶段:大V转发热点化
  网友的转发很容易引起网络大V和媒体官微的关注,微博很快会设置成话题推到热点首页,舆论领袖的转发评论会对事情进行“定性”。官方这时如果及时介入表态,还有挽救机会。
  ●集中报道阶段:媒体跟进新闻化
  媒体采访当事人,经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了全国性的热点。如果在报道中出现官方对这种宰客行为是绝不纵容的坚决态度,则可以形成平衡。可惜官方态度基本是缺席的,舆论没有看到官方的重视和及时回应,甚至看到了相反的态度。
  ●牵出更多问题:扎堆曝光集中化
  媒体聚焦青岛,激发了更多网友曝光在青岛的挨宰经历,新旧大小事件扎堆出现,形成一波“不只是个案,青岛宰客很严重”的新闻爆炸。这时候官方才出来处理相关店商,落在公众的情绪期待后面。
  ●恶搞渲染放大:全民参与段子化
  网友在第一轮的愤怒之后,进行新一轮的反讽和恶搞,用编段子的方式来进行事件消费,甚至,“38”已成为一个计量单位,网上恶搞出38元“大虾币”,房价9279元/㎡换算为244大虾币/㎡。段子比新闻可怕多了,当一个事件被段子化和漫画化之后,形象的损失基本就无法挽回了。比如以下段子:
  相亲遇一漂亮妹妹,妹妹问:有房吗?有车吗?我:没有。妹:没有你出来相亲?我说:我有一个养虾池子。妹妹说:你个死鬼好讨厌,不早说,我愿意和你一起劳动!走,登记去。
  ●成为宰客典型:贴上标签典型化
  在传播中成为宰客的典型,打上了宰客的标签,提起宰客,就会想起这起典型事件,想起青岛这个名字。
其他文献
柏格森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之一,是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绵延与直觉体验两大理论批判了传统的机械时间观和实用主义理性,促使人类在意识流动中借助自身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去感知世界,实现生命之流的自由奔涌。而这种理念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新型的创作思潮,尤其为意识流小说的诞生提供了哲学依据。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其创作思想正与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一脉相承。  一、柏格森生命
期刊
18世纪见证了英国的全面兴起,但同时经济扩张下私欲的张扬、社会转型时期的混乱和失序,也使人感到困惑与矛盾。作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在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塑造了一位不断开拓、积极进取、勤奋坚定、注重实际的创业英雄鲁滨逊。但是,这位英雄又时常流露出一种精神化的倾向,宗教忏悔、道德自省、悔罪伴随其创业历险经历,使其成为社会转型、变革时期道德寓言的代言人。  18世纪,海外
期刊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在1891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生活的窘迫、男权的压迫、命运的阴差阳错等因素造就了苔丝最后的悲剧人生。本文分别从生态女性主义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去解读苔丝的悲惨命运。  一、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解读苔丝的悲惨命运  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女性因为其有着生理期、孕育子女等的循环和周期性又与大地孕育世间万物的过程有一种相连性,体现出一定的自然法则。因此,哈代在
期刊
唐末诗人司空图所著《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具有独特诗歌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他以独创的艺术形式对多样的唐诗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阐释和形象的描摹,其阐明的美学观点影响深远而广泛。《二十四诗品》不仅蕴含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也集中反映了盛唐诗人在诗学理论上的审美理想,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只选取“雄浑”与“劲健”、“冲淡”与“自然”、“
期刊
江西当代小说创作走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起步”与“沉寂”,迎来了新时期的发展繁荣期,并形成了杨尚奎、杨佩谨、傅太平、胡辛、陈世旭等为代表的三大创作梯队。他们聚焦于江西这方地域这方人,从“乡村”到“小镇”再到“城市”,或述说红色历史,或展开绿色乡土描摹,或挖掘内涵丰富的古色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文学赣军”要继续健康前行,必须继续加强地域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统一。  自古以来,江西人文荟萃,素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