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步”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o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中,教师应以文本教学为依托,寻关键词,引出主题;聚焦主题,预设问题;研读文本,探究信息;依托文本,丰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教学法;培养;小学英语;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67-02
  文本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年纪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在游戏活动中提高语言技能,在情境生活中形成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寻关键词。引出主题
  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予以引导,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从陌生变为熟悉。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是一个话题,如果教师贸然地将文本主题直接呈现给学生,就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无法立刻投入到主题的探索中。因此,在导入环节中,要想恰当地引出课堂主题,抓住文本关键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summer holiday plans》的导入环节,教师抓住关键词holiday与学生进行交流。如下:
  T:What festival is coming?
  S1:May Day is coming.
  T:Yes,we will have a four-day holiday.What holi-days dowe havein ayear?
  S2:We have··
  T:What holiday do you like best?Whv?
  只有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开口表达的欲望。假期生活是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引发了学生对我国法定假期的回顾,并努力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这样教学引出了单元主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聚焦主题。预设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运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教学模式,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导致学生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最终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围绕一定的话题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通过预设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提问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寻找关键词,引出话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主题,预设问题。对话如下:
  T:Today,we will talk about summer holiday plans.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Sl:Who are talking about summer holiday plans?
  T:Where will they go?
  S2:How do they go there?
  T:What will they do there?
  真实生活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暑假时间长,是学生最向往的假期,其中旅行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学生由于都有暑期外出旅行的经历,具有真实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预设的问题学习文本,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研读文本。获取信息
  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英语教材文本的研读。英语研读,指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及插图进行阅读、研究的过程。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研读能力,才能对文本内容了解全面,掌握其中的英语知识,学会英语语言表达的技巧,为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使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文本信息。
  1.呈现插图,初寻信息
  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应的趣味插图,可有效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给学生创建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當充分利用插图内容设计趣味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生预设问题后,教师呈现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预设问题的信息,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教学活动如下:
  T: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s?
  S1:Yang Ling,Mike,Liu Tao and Su Hal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summer holiday plans.
  S2:Yang Ling will go to Beijing.
  S3:Mike will go to London.He will visit Big Benwith his grandparents.
  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2.阅读文本,完善信息
  阅读文本,学生不仅能学习词汇、了解句型、理解文本内容,而且可以发展英语思维,丰富文本情感,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如针对文本中“I will goback to London”这句话,师生互动如下。
  T:What can you know from this sentence?
  S:Mike comes from the UK.London is his home-town.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找出了隐藏在文本中的问题答案;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会到文本所蕴藏的深意;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探究,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英语语言运用的技巧。
  四、依托文本。丰富生活
  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只有经过生活实践,学生才能积累更多实用的经验。教材中的每个单元文本都有留白,给学生留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英语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如本课只提到杨林乘坐火车去北京,没有涉及另外三人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于是教师设计以下活动。
  Task:How will you go?Why?
  T:Ifyou were Mike,how will you go to London?
  S1:1 will take a plane,because it’s fast and conve-nient.
  S2:1 will take a ship,because I like the sea.
  T:How long will you get there?(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谈论乘坐轮船到达伦敦所需要的时间)Which way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London?
  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学会了比较,学会了生活。文本源于生活,生活又作用于文本。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留白,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文本为依托、以话题为抓手、以生活为目的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特约编辑:木清)
其他文献
[摘要]好的学校文化犹如知时节的好雨“潤物细无声”,能默默地浸润师生的心灵。而好的学校文化应该是既能传承历史又能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想要将学校文化创建好不能闭门造车,应在专家的指引下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关键词]学校文化;浸润心灵;贤雅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82-02  国家强调文化自信
人类已经进入新的千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对外部世界——无论是对宏观或巨观世界,还是微观或超微世界的认识都有了重大突破。然而,人类对自身发展——无论是系统发展还是个体发展的认识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还处在“婴儿期”。就个体发展而言,对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如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大脑的工作原理等仍无定论或知之甚少。  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发展认识的欠
[摘 要]3D打印笔以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核心素养下美术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创新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表达方式。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以现代科技产物为依托,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以生活设计应用为抓手,搭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平台;以创新美术评价为追求,提升学生个性表达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3D打印笔;美术制作;创新表达  [中图分类
[摘要]当前幼儿園“小学化”倾向仍然盛行,致使幼儿園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陷入“囚徒困境”。无论从社会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的小学适应表现来看,继续实行小学化是当前幼儿園效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建立以幼儿为本、反映本地特色的评价标准与手段,推行“选择性激励”评价制度有助于改变当前幼儿園之间的博弈结构,促使幼儿園真正实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幼儿園课程改革;小学化    一、博弈论与“囚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需要深化与发展的形势,分析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政策落实过程中文本传递的质量,提出了分析幼儿园教育改革文本传递过程的内容分析框架,并透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在文本传递上的特点与误区,进而提出了教育改革成效的监控重点。  [关键词]教育改革;传递;政策文本    我国幼儿园近20年来的教育改革是由政府发动、以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政府的政策文件或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开端标志
[摘 要]为探索以“功利的分数指标”向“人的发展”转型的新的评价改革体系,2015年底,本区域组织实施了 “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本文就小学英语学科监测,从“小学英语学习分析三级维度”设计、“命题细目表”设计、问卷调查制作、侧重关注的相关因素、测试情况及分析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分析。力求科学客观地反映本区域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探究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探索基于实证数据的教学研究与提高学业质量的方法,
[摘 要]小学英语教材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有利于学生集中学习单词语汇,便于学生表达交流。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任务探究”的方式,从基础积累到整理巩固,再到表达训练,“三步”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学习;任务探究  [中圖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49-01  小学英语教材是以主题单
[摘 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以整体感知教学的视野重新审视单元内容,从整体试商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真正认识到运算的作用,从而体会运算的价值,提升自身的思维素养。  [关键词]试商;除法;思维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55-0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
[摘 要]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中的关键期。每个儿童因其所在环境以及与环境间关系的不同,其幼小衔接必有其独特性,要真正帮助儿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需要究其根源。本研究借鉴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建立起有关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复杂系统观,对一位澳大利亚华人孩子在幼小衔接期遇到的游戏活动变化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幼小衔接问题往往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通常源于儿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在各微观系统之间或各微
[摘 要]作图是解决问题时常采用的策略之一,具备作图能力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基本上是靠直观判断,很少借助作图来理解,与其说学生没有养成作图习惯,倒不如说是没有作图意识。作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通过识别基本、摆画结合、指导应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关键词]识图;摆图;画图;低年级;作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