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生活化”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构建“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情境,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趣味课堂,是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是利于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生活化 地理课堂 学习情境 地理习题
  一、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的必要性
  学习情境是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引起学生一定情感、兴趣的客观环境。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主题上。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关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养成从地理的角度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创设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情境。教师要将教学拓展至学生的生活和经历体验,让学生感受、领悟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地理,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灵活的,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地理,学好地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学会用地理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难题。
  二、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的途径
  1.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知
  所谓“生活化”课堂导入,是指在导入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化入手。例如:在引入《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与受热过程》的内容时,先播放视频《中国梦——探月进行时》,并附文字材料:“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降临地外天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软着陆的国家。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27℃,晚上则降至—183℃。”接着分别展示“‘伤痕’累累的月球表面”、“嫦娥奔月艺术画”,提出问题:“《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嫦娥奔月后能很好地生存下来吗?”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立即集中,有的说嫦娥会被砸死,有的说嫦娥会被热死,有的说嫦娥会被冷死……七嘴八舌之间,学生的好奇心就被很好地调动,这时我及时向学生指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学习大气的相关知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
  “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导入途径很多,如讲故事、说典故、谈生活体验、播放视频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
  2.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让探究内容生活化
  没有生活的地理是没有魅力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地理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地理知识,这是中学生构建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城市功能区”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高档服装专卖店老板,你会将专卖店安置在哪里(投影展示“仪征市城区图”)?一下子,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组同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甲同学说:“肯定是我们仪征目前最繁华的步行街,大家说对不对?”立即就有乙同学补充:“步行街是不错,解放中路也是可以的,房租稍微便宜点。”此刻,我非常高兴,不失时机地展示“仪征市中心城区远期土地利用规划图”并提出“城市功能区”这一概念。通过这一开放性活动,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了“城市功能区”的含义。这一片断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不可估量。要想真正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就必须随着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并初步培养用地理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他们学到有价值的、生活所必需的地理。
  3.编制生活化的地理习题
  编制具有时代性的地理习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培养学生关注时代的意识。例如,笔者以北京市空间变化图(图1)及漫画《城市化病症诊断书》(图2)为命题素材,设计例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这样既考查了相关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对学生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图1 图2
  总之,生活化学习情境的创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地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郭芳英.设计生活化地理试题的思考与实践.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探究式教学,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特别是教师的讲授;重教学的情境化,轻基础知识的掌握;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忽视教学的实效性,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教学误区 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围绕新理念组织教学,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教学实施中,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切实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从而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笔者就生活化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具有
近三年来,全国各地纷纷组建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以下简称“金交场所”),其作为产权市场的一个分支、一种自上而下的创新产物而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青睐。特别是自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6〕1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出台以后,P2P网络借贷为寻找大额借款产品的出路,把设立金交场所、寻求金交牌照作为一种选择,导致金交行业呈快速扩容之势。  据不完全
摘 要: 本文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提出识图能力评价策略,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新课程 识图能力 评价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识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地图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识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地图和地理图像图表教学成为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
摘 要: 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理念 优化课堂  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课程理念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优化课堂教学的
摘 要: 长期以来,职业中专地理教学过多地关注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殊不知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广大职业中专地理教师有必要对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展开深入研究,用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职业中专 地理教学 非智力因素 情感体验  随着职业中专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生成绩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初中历史新课标》为出发点,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尝试和体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什么呢?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初中历史新课标》为出发点,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素质需要提高等方面谈谈自己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所做的探索。  一、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以下简称“22号文”)指出,“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这是国家层面文件首次明确将产权交易与证券交易并列为资本市场。2016年12月27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6〕75号
期刊
摘 要: 专业地理教师都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无论是初中地理还是高中地理,地图都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不难发现,地理科学最大的特征也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量运用图表方式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图教学的实现方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