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基层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效能低下,难以达到英语新课程标准。通过行动研究,本文拟从教师、校长及教育主管部门三级提出对策分析,以期提高我国基层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基层英语教学;反思性教学;校本教研【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basic-leve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lacks energy, 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hrough the action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from the teachers, principal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in rural area .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Basic-level English Teaching;Reflective Teaching;School-bas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40-01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新课程改革推进十余年,我国英语教学投入与产出却存在严重不平衡。笔者在基层学校通过调研发现,新课程理念只停留在口号中,并未落到实处,这在县级以下学校显得尤为突出。①
1存在问题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是最突出的问题表现。
1.1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师生用英语交流频率低于中文,大部分学生羞于英语口语操练,而英语教师本身也存在语音不纯,口语欠佳问题。
1.2课堂中教师注重语法讲解。教师尤为重视语法灌输与反复操练,忽视新课程标准中英语人文性课程目标培养。课堂内外,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重点讲解语法的老师为好老师,而普及文章背后价值观与国际交流思想却被严重忽略。
1.3.阅读涉猎范围较小。据调研,学生英语学习资源仅局限于教材和学校强制订阅的英语辅导报,而未见英文报纸、小说等原汁原味的学习材料。
2原因探析
教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环境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2.1经济落后,交流闭塞。相对于城市学校聘有外教,落后的基层学校中鲜有外教。笔者所调研的县城中无一外教。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口语是遥不可及之事,进而导致听力能力及综合能力受影响。
2.2师资薄弱,进取心不强。由于历史原因,年龄在45岁以上的英语教师80%不是正规院校英语专业出身。这些老教师普遍自身发音不纯正,不能全堂用英语口语教学。而他们却因经验丰富带着生源极好的重点班级,大力推行的依旧是传统的认知教学。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中70%或一心想做班主任,或大量接课,带学生补习赚钱以为生存之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扑在课堂教学中,更别谈课题研究,校本教研。
2.3评价体系滞后。虽然新课改要求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但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重要指标,故校长对教师施压,教师对学生施压,逃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指挥。
3解决对策
3.1反思性教学: 作为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的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学质量。而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能够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它是一种能够改进传统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日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1eam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1ea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具有教学反思能力的教师往往具有十分强的教育教学机智,能够把握教学中遇到的关键事件,从而实现自己的质的飞跃。随着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在教师专业成长、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通过反思,教师能对现有教学经验作批判性分析,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方法,并积极思考、研究新的策略来应对并解决所面临课改的新问题,探索、实践更合理的教学行为,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的提高,因为它在否定、批判的同时,会产生新的想法,包括新措施、新途径,这样教师的行为、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3.2积极主动地寻求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2.1教师应补充校内英语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英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们选择订阅适合的外文资料,如21st Century,China Daily等英文报纸;New Concept English及简易英文小说。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共同分享,以取其中有益部分,共同成长。
3.2.2学校领导应加强校外课程资源建设。作为学校灵魂的校长,不仅要建设好校内图书馆、网络资源,还应不惜花费一定经费加强市县教学互助。具体操作为,聘用近距离市区的外教为兼职教师以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积极性,削弱外语神秘感,加强国际交流;向市先进学校学习,请求优秀英语教师送课下县。
3.3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
3.3.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提倡素质教育,适当弱化应试教育。
目前,基层的教育主管部门依旧把应试教育作为考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应适当弱化应试考评份量。作为手段之一的考试与作为理想的素质发展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同一或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着实质性的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区分,这就形成一种较为复杂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可视为局部现实与完满理想之间的张力关系。构建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动态的相互印证与互动关系。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图景:素质发展决定考试;考试建立在素质发展基础之上并反映和印证着素质发展;考试又作为一种现实,对素质发展目标尤其是特定个人和特定群体的素质发展目标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2]
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不能仅仅恒定在学科考试分数上,更应该体现在听力竞赛,口语竞赛以及对外交流等素质能力方面。
3.3.2校长激励英语教师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校长应该大力推行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用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对卓有成效进行教研的教师应该进行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号召同行向他们学习,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丁念金:现实与理想的张力——基于考试与素质发展关系的中小学考试思路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关键词】新课改;基层英语教学;反思性教学;校本教研【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basic-leve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lacks energy, 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hrough the action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from the teachers, principal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in rural area .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Basic-level English Teaching;Reflective Teaching;School-bas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40-01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新课程改革推进十余年,我国英语教学投入与产出却存在严重不平衡。笔者在基层学校通过调研发现,新课程理念只停留在口号中,并未落到实处,这在县级以下学校显得尤为突出。①
1存在问题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层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是最突出的问题表现。
1.1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师生用英语交流频率低于中文,大部分学生羞于英语口语操练,而英语教师本身也存在语音不纯,口语欠佳问题。
1.2课堂中教师注重语法讲解。教师尤为重视语法灌输与反复操练,忽视新课程标准中英语人文性课程目标培养。课堂内外,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重点讲解语法的老师为好老师,而普及文章背后价值观与国际交流思想却被严重忽略。
1.3.阅读涉猎范围较小。据调研,学生英语学习资源仅局限于教材和学校强制订阅的英语辅导报,而未见英文报纸、小说等原汁原味的学习材料。
2原因探析
教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环境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2.1经济落后,交流闭塞。相对于城市学校聘有外教,落后的基层学校中鲜有外教。笔者所调研的县城中无一外教。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口语是遥不可及之事,进而导致听力能力及综合能力受影响。
2.2师资薄弱,进取心不强。由于历史原因,年龄在45岁以上的英语教师80%不是正规院校英语专业出身。这些老教师普遍自身发音不纯正,不能全堂用英语口语教学。而他们却因经验丰富带着生源极好的重点班级,大力推行的依旧是传统的认知教学。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中70%或一心想做班主任,或大量接课,带学生补习赚钱以为生存之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扑在课堂教学中,更别谈课题研究,校本教研。
2.3评价体系滞后。虽然新课改要求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但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重要指标,故校长对教师施压,教师对学生施压,逃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指挥。
3解决对策
3.1反思性教学: 作为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的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学质量。而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能够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它是一种能够改进传统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日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1eam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1ea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具有教学反思能力的教师往往具有十分强的教育教学机智,能够把握教学中遇到的关键事件,从而实现自己的质的飞跃。随着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在教师专业成长、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教学效果的提高,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通过反思,教师能对现有教学经验作批判性分析,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方法,并积极思考、研究新的策略来应对并解决所面临课改的新问题,探索、实践更合理的教学行为,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的提高,因为它在否定、批判的同时,会产生新的想法,包括新措施、新途径,这样教师的行为、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3.2积极主动地寻求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2.1教师应补充校内英语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英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们选择订阅适合的外文资料,如21st Century,China Daily等英文报纸;New Concept English及简易英文小说。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共同分享,以取其中有益部分,共同成长。
3.2.2学校领导应加强校外课程资源建设。作为学校灵魂的校长,不仅要建设好校内图书馆、网络资源,还应不惜花费一定经费加强市县教学互助。具体操作为,聘用近距离市区的外教为兼职教师以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积极性,削弱外语神秘感,加强国际交流;向市先进学校学习,请求优秀英语教师送课下县。
3.3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
3.3.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提倡素质教育,适当弱化应试教育。
目前,基层的教育主管部门依旧把应试教育作为考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应适当弱化应试考评份量。作为手段之一的考试与作为理想的素质发展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同一或重合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着实质性的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区分,这就形成一种较为复杂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可视为局部现实与完满理想之间的张力关系。构建考试与素质发展之间动态的相互印证与互动关系。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图景:素质发展决定考试;考试建立在素质发展基础之上并反映和印证着素质发展;考试又作为一种现实,对素质发展目标尤其是特定个人和特定群体的素质发展目标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2]
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不能仅仅恒定在学科考试分数上,更应该体现在听力竞赛,口语竞赛以及对外交流等素质能力方面。
3.3.2校长激励英语教师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校长应该大力推行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用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对卓有成效进行教研的教师应该进行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号召同行向他们学习,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丁念金:现实与理想的张力——基于考试与素质发展关系的中小学考试思路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