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磁测网调整与地震预测研究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地震前兆流动观测系统的实施方案,2000~2001年开展了北京地磁测网的测点改造建设和优化;2001~2002年应用G 856磁力仪取得了准确可靠的资料.应用磁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地磁变化,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对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与积极作用.对今后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对比分析了唐山地区同一地质单元内、同一观测含水层、水位动态相同的山西水 2井和岳 4 2井记录的水震波曲线 ,显示两井记震能力相差很大 .从井孔结构、地震面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两井记震能力差异性的成因机理 .结果表明 ,井孔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水位记震能力大小的首要条件 .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构建以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及课程设计为主体的多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分析各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之间的
上世纪20年代初,刘海粟一直侧重于教学作油画,很少画国画,后在吴昌硕先生的鼓励下,开始认真研习中国画。  1924年,刘海粟创作了国画《言子墓》送去向老人请教。老人拿过画后,眯起眼睛,将画从上到下看了几个来回,刘海粟心里不安,懊悔不该将拙作拿来麻烦先生。不料想,老人看过画,认真地对刘海粟说:“很好,一点也不落俗套!”并题字云:“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拜墓门。云水高寒,天风瑟瑟,海粟画此,有神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