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课技巧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课是教学的初始环节,导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导课设计要化繁为简,承上启下,切入主题,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导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92-02
  导课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有缜密的教学过程,还要学会进行导课“包装”和设计。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推理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光靠教师的讲解,还要靠启发和引导。因此,导课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一、联系实际生活导课,激发学生数学情感
  初中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和规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我就利用抽签﹑掷硬币﹑摸黑白棋子﹑转盘、扑克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过或知道的物体来分组按要求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演示教材的所学知识内容,理解概率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概率的三种求法,让学生体会游戏双方的获胜情况。将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二、运用简易教具导课,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较为直观的,他们都希望是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数学。然而,数学的教学往往不是那么直观的教学,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演变、推理。因此,教师就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使数学直观起来,简化起来,精心设计其知识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中的“三视图”时,我事先让每个学生按规格叠好10个正方体,上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后,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将自己制作的正方体选择几个粘合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不同的方向看,体会其三视图的含义及画法,学生之间交叉使用,其次再用十盒粉笔做演示,进一步观察体会最后再补充立体图形和它们的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直观地理解,从不同方向看,就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利用这种直观教学用具的演示,不但学生的兴趣被激活,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会发现连教师也无法预料的东西,正是通过动手实践、动脑自主探索与自主交流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知识,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导课,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希尔伯特说过:“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新教材的特点,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的刺激因素,问题情境的呈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激发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加工活动。
  例如,在学习乘方的时候,可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宰相治理国家有方,在他退休时国王为表彰他,要满足他一个要求。宰相提出的要求是国王在棋盘格中上放稻谷,第一个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个放8粒,然后是16粒,32粒,64粒等等,一直到64格,它只要棋盘上的稻谷。国王笑他傻,就要这一点稻谷。后来发现把全国的稻谷给他都不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即怀疑,又不知如何入手,那么在学习乘方时注意力自然集中。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导课,启发学生数学探究
  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也是较为直观有效的一种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初中数学教材有很多内容都适宜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一课时,一只蚂蚁和一只蜘蛛从同一点出发走不同的路到同一点,先让学生猜测谁先到,接着用动画演示。优美的动画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五、通过类比导课,实现知识承上启下
  遇到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课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自然的连接起来,温故而成为知新的基石,课堂教学可望收到满意的效果。
  六、悬念诱发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人让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的“愤”和“悱”状态。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导入:
  2秒钟解方程:3x2-x-4=0,如果知道一个根是-1,那么你能够用2秒钟得到另一个根是_____?事实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总之,教有法而无定法,对于數学课堂导课也是如此。除了上述的一些常见导课方法外还有很多如实例导课法、故事导课法、实验导课法等诸多方法,在此笔者不一一赘述。只要我们使用得当,就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不同的学生都会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邢生武初中数学导课技巧《青海教育》2011年9期.
  [2]杨蕃菁初中数学导课方法之我见《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年1期.
  [3]李玮琴初中数学课堂导课方法浅谈《未来英才》2014年1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81-02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为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凝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陶冶学生爱国情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可是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知识缺乏等因素,文言文教学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历经上下
【摘要】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而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具体,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困惑。新《纲要》指出:“使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力手段。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幼儿以快乐并从中获得知识。因此,我个人认为可采
HMAC是一种基于密钥的Hash算法的认证协议,可以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我们通过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片机ZQ032SA,实现了以MD5算法为核心的HMAC协议,并把它试用于IP电话计费认证
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是一种可靠性很高的串行数据校验方法.介绍循环冗余码校验的基本原理,并分别用单片机和CPLD作了循环冗余码校验的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包括汇编语言和VHDL
【摘 要】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很多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都是相对较难的一门学科,尤其是高中物理。因为高中物理大多是一些细节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这个特性使同学们对高中的物理知识总是理解的不够到位,掌握的也不够充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考虑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高中物理,深入的了解物理这门学科。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物理;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DSP应用系统中,大多有ADC和DAC通道。本文介绍一种集成了ADC和DAC于一体的TLC320AC01模拟接口电路与TMS320VC5402定点DSP的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2片TLC320AC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