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男寡女:历史上的商业双雄

来源 :青年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借用作家玫瑰水手的同名网络小说,作一个扯人眼球的标题,来表达一下我对重庆历史上两个了不起的商人的景仰之情。重庆的商业史肯定不全是由他们书写的,但没有他们,重庆商业的历史,便会黯淡无光。"寡女"可谓实至名归,其姓已佚,单名清,又因其失夫而寡,故名之曰寡妇清。这位两千多年前杰出的女商人,她在彼时所做出的成就,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的重男轻女传统、等级森严的国家,实在是个异数。"孤男"是个形容词,但也可以是个事实描述,因为像他这样的人从此再也没有了。这位"孤男"便是我所敬仰的大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先生。大家都记得毛泽东表扬过四位不能忘记的大实业家,除了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外,便是卢作孚。与他们三位相比,卢作孚虽是晚辈,但他创获的业绩,是一点也不输于他们的。但三位前辈都比卢作孚幸运,死得恰如其分,如他的一位老朋友吴虞死在1949年这道催命符上,而免去了多少无妄之灾,而卢作孚死得不是时候。张之洞在满清覆亡前两年已归道山;状元张謇大业已就、平安故去;范旭东则看到抗战胜利,可以瞑目;独独卢作孚活到了一个不该他活的时代。他事业未竟,心存侥幸,从香港北归,在观望与徘徊中小心翼翼地迈进1949年这道历史大坎,结果在1952年便"自绝于人民"。没有多少人像胡适先生一样清醒,不被彩霞满天的宣谕和幻觉所引诱,"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陶潜《拟古诗》第九首),虽有去国之悲,桑梓之痛,但终能保持做人的尊严与体面。
其他文献
一、问题缘起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UfielWeinreich提出了“语言规划”这一术语.此后,语言规划研究逐渐兴起.国外的语言规划研究大体包括:(1)语言规划的概念、类型、动机和目标:(2)语言规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的核心是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文章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外教育经验,对专业实践环节的完善提出了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小乌龟穿着绿色的衣服,小小的脑袋总是缩在龟壳里。脑袋上一双灵活雪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两个鼻孔非常小,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椭圆形的龟壳上面有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