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CONUT 2种营养状况评估工具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对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0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设为A组;A组中40例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A1组,30例未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A2组。60例NRS 2002评分<3分且CONUT阴性的患者设为B组;B组中30例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B1组,30例未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B2组。50例NRS 2002评分<3分但CONUT阳性的患者设为C组;C组中25例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C1组,25例未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设为C2组。联合应用NRS 2002和CONUT 2种工具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NRS 2002评分≥3分或NRS 2002评分<3分但CONUT阳性为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评分<3分且CONUT阴性为无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均应于术后尽早行营养支持治疗,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风险,由患者及家属自行选择。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经管饲补充肠内营养制剂或直接口服营养素,热卡≥41.84 kJ/(kg·d),时间≥3 d。观察指标:(1)营养学指标: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清晨空腹血清Alb、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3组行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均耐受良好,无明显腹痛、腹胀、腹泻情况。营养学指标比较:A组中A1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29±4)g/L、(0.25±0.06)g/L、(2.0±0.4)g/L,术后第1天分别为(27±4)g/L、(0.19±0.07)g/L、(1.7±0.4)g/L,术后第7天分别为(33±5)g/L、(0.27±0.05)g/L、(1.9±0.3)g/L;A2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29±5)g/L、(0.24±0.04)g/L、(2.0±0.4)g/L,术后第1天分别为(27±4)g/L、(0.18±0.05)g/L、(1.7±0.4)g/L,术后第7天分别为(26±4)g/L、(0.16±0.04)g/L、(1.8±0.5)g/L。两组上述3项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56,6.642,7.152,P<0.05)。B组中B1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37±4)g/L、(0.28±0.05)g/L、(2.0±0.3)g/L,术后第1天分别为(36±4)g/L、(0.21±0.06)g/L、(1.7±0.5)g/L,术后第7天分别为(38±4)g/L、(0.30±0.05)g/L、(1.9±0.5)g/L;B2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36±4)g/L、(0.28±0.06)g/L、(2.1±0.4)g/L,术后第1天分别为(36±3)g/L、(0.23±0.04)g/L、(1.7±0.4)g/L,术后第7天分别为(37±4)g/L、(0.22±0.07)g/L、(1.8±0.5)g/L。两组上述3项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62,0.625,2.223,P>0.05)。C组中C1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28±4)g/L、(0.35±0.06)g/L、(2.1±0.4)g/L,术后第1天分别为(26±4)g/L、(0.17±0.07)g/L、(1.7±0.4)g/L,术后第7天分别为(34±5)g/L、(0.35±0.05)g/L、(1.8±0.3)g/L;C2组患者术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分别为(28±5)g/L、(0.34±0.04)g/L、(2.0±0.4)g/L,术后第1天分别为(26±4)g/L、(0.16±0.05)g/L、(1.7±0.4)g/L,术后第7天分别为(25±4)g/L、(0.16±0.04)g/L、(1.8±0.5)g/L。两组上述3项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25,4.225,8.221,P<0.05)。术后恢复情况:A组中A1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0.5)d、(2.3±0.5)d、(8.6±1.2)d、(14.7±1.1)d,A2组分别为(3.0±0.5)d、(4.5±0.6)d、(11.4±2.2)d、(17.8±1.3)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44,-12.200,-8.710,-11.650,P<0.05)。B组中B1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0.3)d、(3.2±0.7)d、(10.3±1.4)d、(14.7±2.0)d,B2组分别为(1.5±0.5)d、(3.7±0.6)d、(11.0±1.2)d、(16.1±1.5)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9,-1.033,-1.019,-1.171,P>0.05)。C组中C1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8±0.7)d、(2.1±0.5)d、(7.6±1.2)d、(13.9±1.2)d,C2组分别为(3.1±0.5)d、(4.5±0.7)d、(11.4±2.4)d、(17.6±1.3)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4,-10.950,-10.010,-11.700,P<0.05)。

结论

联合应用NRS 2002和CONUT 2种工具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营养支持治疗准确可靠。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积极行营养支持治疗;但对术前无营养风险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不是必需。合理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加速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状况,为中小学生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各1所小学、初中及高中,再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作为调查对象,普查其眼科情况,包括普通视力、眼压(IOP)、电脑验光、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检查等。不同年级之间各屈光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效球镜度(SE)与各屈
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的急诊专科医师胜任力量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借鉴美国急诊milestone评价表的核心框架,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本土化改进,形成我国急诊专科医师胜任力量表。然后对81名急诊专科医师进行预调查,评价其应用效果。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结果本急诊医师胜任力评价量表包含6个一级指标、13个二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study, CBS)结合"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 education, RISE)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华大学临床影像学专业2012级1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在授课过程中分别采用传统LBL教学和CBS-RISE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
目的 探讨上斜肌劈开延长术治疗A型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例病例研究。收集A型斜视患者7例,均行双眼上斜肌劈开延长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随访4~10个月。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第一眼位水平斜视度、A征程度、眼底旋转程度。上斜肌亢进分级为+1~+4。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在±10△之内。A征均治愈。上斜肌亢进程度由术前平均+2改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正式上市已有10年时间。10年中,抗VEGF药物依赖其切实可靠的临床疗效得到了眼科学界的认可,而其也对眼科及相关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在回顾眼部抗VEGF药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临床、眼科学术、商业市场3个角度浅析抗VEGF药物所带来的影响。
目的调查分析妇产科临床医师对于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找提高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妇产科临床基本技能的可行方法。方法2015年2月至3月,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现场调查和函调方式随机对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省等地的16所医院、共计320名妇产科临床医师进行调查,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310份,33.7%(98人)认为自己妇产科
目的探讨对合并乙型肝炎(乙肝)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且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应用3HLVE/6HLE(H:异烟肼;L:利福喷丁;V:左氧氟沙星;E:乙胺丁醇)方案(观察组)和3HRZE/6HRE(R:利福平;Z:吡嗪酰胺)方案(对照组)治疗的合并乙肝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HLVE/6HLE表示前3个月为强化期,联合应用
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世纪70年代起,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概念逐步更新,发展非常迅速。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就起源于这一时期,现代疝和腹壁外科的理念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更新。这些新的发展包括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制订;解剖学的重新认识和腹壁功能的定义;疝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的进展与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术后康复的评价,生命质量改善,
目的探讨腹腔镜膈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膈疝修补术的后天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双面复合材料补片,以疝环口为中心,使用腹腔镜下疝螺旋钉将补片固定于膈肌上,以达到修补缺损的目的。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术后疝复发和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
目的比较采用聚丙烯聚乳酸复合网片、聚酯网片、聚丙烯网片行李金斯坦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08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oGrip组(采用聚丙烯聚乳酸复合网片)、PET组(采用聚酯网片)和PP组(采用聚丙烯网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标准的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