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写话训练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很多老师对此束手无策。说、做和写是不能分开的,通过多样化的口语交际训练,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可以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使学生产生写话兴趣,提升写话能力。
  [关键词]写话训练 口语交际 小学低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83
  众所周知,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需要通过各个感官的综合运用。写作与学生的口语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息息相关。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搭建学生动手的平台,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学生手、嘴、眼、脑并用,全面提升写话水平,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嘴巴说一说,奠定学生写话的基础
  对低段学生来说,说是写的前奏,可以为写话进行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的识字较少,在进行写话训练时,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围绕着主题、内容等,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为写话做好前期的语言积累。
  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时,教师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家里的蔬菜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说:“冬瓜像大枕头。”有学生说:“西红柿像红灯笼。”还有的学生说:“南瓜圆圆的,切开的颜色和鸡蛋黄的颜色一样。”这样的口语表达训练,既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观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些丰富多彩的表达,存储到大脑中,自然就有东西写了。
  上述例子说明,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撬动学生的嘴巴,让嘴巴带动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学生的头脑中才能存储大量的语言信息,奠定写话的基础。
  二、亲手做一做,增强学生真实的感受
  活泼爱动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好学生爱动的特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发现乐趣,这样写话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人教版一年级的《我会拼图》是讲拼图的,这是一种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拼图,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出各种图形,并且把自己所拼的内容向同学、老师介绍,可以口头介绍,也可以写下来。学生的手动起来了,大脑活了起来。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有很多想法,拼出了形形色色的图形,产生了强烈的感受。教师让学生试着表达出来。有学生说:“我拼的是一座房子,希望我全家都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有的学生说:“我拼的是一辆房车,可以载着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旅游。”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很强,表达欲望高涨,积累了写话素材。
  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抓住低段学生爱动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手脑并用,在亲身实践中增强感知,获得独特的感受,学生才能为写话增添精彩的内容,有话可写。
  三、用笔画一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画画是低段学生所喜爱的方式。低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画画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画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写话的内容。
  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也做一次小画家,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你们喜欢下雪吗?(喜欢)下雪后是什么样子的呢?(雪白的)”教师继续激发学生的想象,“你们在下雪后会去干什么?你们会看到哪些小动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了很多内容不同的画。教师让学生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写一段话介绍画的内容。有学生说自己的画叫“大雪人”,画的是一个大雪人,红红的鼻子,围着大围脖,戴着大帽子。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画叫“打雪仗”,画的是小朋友打雪仗。学生都非常投入地画画,认真地想题目,写介绍,不会的字都用拼音写出来,不仅画得活灵活现,画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学生体验到了想象的快乐和表达的乐趣。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画画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主观意愿,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写话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写话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写话的乐趣。
  写话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积累语言表达的形式,丰富写话的素材,指导写话的方法,合理运用想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话,不断提升写话水平。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基于学情,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目标预设、生成以及达成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目标 基于学情 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81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只有掌握了准确的学情,才能有的放矢,并以此制订出符
【教学目的】  1.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理解。  2.体会打比方、拟人修辞的好处。  3.试仿说、仿写第四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齐读课题。  2.文中的石榴,家乡在哪儿?大家都知道,它的名气可真大!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  3.快看,石榴园里好“热闹”!  【设计意图:孙绍振教授说过:“文本解读的关键在于找到文本中最富张力的文字枢纽,即文
[摘 要]“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要求,强调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走进了误区,课堂没有了语文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限时讲授 教师主导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是教师困惑的焦点。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的策略,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的目光,先整体构建再解构课堂上的一个个陌生化的话题,这样可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的他们主动性,激发他们解读文本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陌生化 课堂 实录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简正德老师的要素作文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前年1月,他在广州天河区以开设作文实验班的形式继续开展要素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把要素作文教学过程展示给了广州广大学生家长及教学同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要素作文;作文潜能;作文教改;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92-01  简正德老师被聘请为广东省中小
[摘 要]板块式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将一篇课文或者一个课时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结构进行教学,这些板块彼此独立,彼此联系。教师可以这样推进板块教学:智慧取舍,让板块主线鲜明;点面结合,让板块层次分明;动静协调,让板块张弛有度;量序合理,让板块顺应认知,从而提升古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点面结合 动静协调 量序合理 板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对于写作指导来说,重在方法指导。当前不少学生不会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不会指导有关。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一课习作指导为例,浅析通过巧妙指导,生成学生习作精彩的方法。具体策略如下:借助故事情境,挖掘情感素材;还原故事细节,渗透表达技巧;鼓励故事创作,巧妙点拨巩固。  [关键词]情感素材;表达技巧;点拨巩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汉字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这一个个有灵性的汉字动起来,让这一个个汉字引领学生遨游语文天地,让学生自如地运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与人沟通。要领略汉字的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书写中感知,在朗读中体会,在表达中领悟。  [关键词]汉字 灵性 书写 朗读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
[摘 要]“LCC”新读写素养课程改革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创新尝试。它包括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个方面。拓展型课程通过学科融合课堂、社会研学课堂两种类型,采用跨学科整合、牧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知识,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LCC”新读写素养;拓展课程;学科融合;牧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开展微共体合作学习能促进小组内成员的互相学习、交往和表达。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识字写字、探究文本和表达交流中合作,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巧,形成合作的意识和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微共体;低段;识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