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oya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人们对于探究式阅读教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就需要加强对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认识程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其发展。本文分析了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特点;措施
  探究式阅读教学作为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对于改进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探究扩展的弊病,使得我国的初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大的阻碍。本文就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落实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1.突出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学生只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自身的探索,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探究式阅读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研究,只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使其加深对于问题的认识,从表层深入到内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具有开放性
  探究式阅读教学重在交流,而不是灌输,由于存在众多的交流对象,这样就决定了观点上的多元化,所以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开放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其锻炼的不是学生做出标准答案的能力,而是加深学生的感悟,使其具备充分的理解能力。
  3.强调互动性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为了探究问题,每个人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并不相同。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及时表达出来,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维度,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对教学互动性的把握,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措施
  1.创设情境,以情入境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情境,才能对阅读中语句的情、用、意等进行充分的了解。所以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创设必要的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式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以情作指导,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2.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探究式阅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会做答案,而是要懂得如何去思维,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学生只有具有刨根问底的意识,才能更快地从文章的探究式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营养”。文字表现的只是文章的外衣,文章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学生亲身体会,这样才会情境交融,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对答案的由来要有所好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加强合作交流
  探究式阅读教学发挥的是集体的作用,采用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还能够使学生之间达到互补,使得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够获得整体性的提高。在进行谈论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通过不断交流学习,学生自然而然会对他人的言辞有所感悟,这样也就达到了互相促进的目的。如在《花的话》一文中,二月花赞美的是默默无闻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此有不同看法的话,就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获得快速的进步。
  4.及时进行总结
  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但是也不能忽视总结的作用。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才能够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
  随着探究式教学思想的不断深化,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探究式阅读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发挥这种方法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对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及时的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实施,这样才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如何利用多款软件高效快速的进行道路三维漫游动画的制作,讲解了各软件之间如何进行文件交流以及分析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学方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