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  彰显课堂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是促进课堂精彩的必须,它促使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用好生成性资源,相机诱导,最终会彰显课堂教学的精彩。
  
  一、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数学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某种欲望与兴趣,这些生成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动态目标。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如我在学生已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节巩固练习课,出示三道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366÷3.2、0224÷2.8、0.7÷0.6。一生提问:“第三小题除不尽,是不是题目出错?”另一个学生突然大叫起来:“这商后面有无数个6?”这时,大家议论更多了。我最后决定不再上练习课,而是将错就错,直接上“循环小数”。因为在三道题的对比中,学生已认识循环小数和它的特征,这比课本上安排一个算式引出循环小数更好。教学目标就这样在动态中生成,在探究中不断达成了。
  
  二、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
  
  数学教学资源包括静态的数学资源(如教材等)和动态的数学资源(如教师的教学机智、突发事件等)。为使数学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向动态的生命型转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加工”。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富有智慧。如教学二年级“解决问题”中的例题:操场上原来有22人在看木偶戏,跑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课前我这样预设:通过学生演一演看戏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又来了”用加法,“跑走了”用减法。我猜测学生会这样列式:(1)22 13=35(人),35-6=29(人);(2)22-6=16(人),16 13=29(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见解:13-6=7(人),22 7=29(人)。生1:“‘13-6’算‘又来的比跑走了多几个人’,所以看戏的人就会多7人,即22 7=29(人)。”生2:“如果又来的人数比跑走的人少,那该怎么办?这时用他的方法就不能解决了。”师:“真是个好问题。你能将两个条件交换一下,又变成一道新题目,真不简单!”生3:“可以做。13-6=7(人),说明跑走的比又来的多7人,就是指操场上多跑了7人,这时人数变少了,所以第二步用减法算,即22-7=15(人)。”生4:“如果题目中只告诉看戏后剩下的人数22人,那怎样求操场上原来的人数?”师:“你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上这些资源,都是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只有有效地开发教学资源,并能智慧地处理,才能成就一节好课。
  
  三、学习方法的动态生成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文本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新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我出示一幅帆船图和制作帆船(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为16米、12米,让学生猜测它的另一条边可能是多少,之后根据猜测的三种情况进行验证。但在巩固应用判断一些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中,学生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果要判断它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要把两边之和加起来三次,才能比较出与第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点麻烦。有没有一种更简便、快捷的判断方法?”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三道算式6 8>10、6 10>8、8 10>6中,哪一道算式一下子就能判断出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了最简便的方法,即两条较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长边时就可以围成三角形,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法。
  
  四、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
  
  当课堂要素都呈现动态生成的特征时,教学效果也必然随之走向动态生成。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在学生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出示一道拓展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900×4=360°,所以我猜测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师:“能从特殊四边形类推到一般四边形,得出所有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的猜想,真不错!那你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吗?”生2:“我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画上一条对角线),每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加起来和是360°。”生3:“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法是错的。如果在四边形里画两条对角线,就分成了四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4个三角形就是720°,这样与刚才的结论不就矛盾了吗?”我把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把错误的结论转化为宝贵的课堂资源。
  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数学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把握课堂上诸多的生成性要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彰显精彩。
其他文献
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结合了二型模糊系统描述实际情况不确定性和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在非线性系统的辨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参数学习使用最多的是反向传播算法
针对大黑河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及其溯源追踪问题,基于2010~2014年的气象、水文及地下水资料,分析了大黑河平原区地下水补排平衡关系及地下水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水量平衡法定量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火”字及从“火”之字的意象构成“火”的汉字意象系统,其演变过程中传承与更新共现:形体从多样到规整,再到分流分工,而最初的带火星的火焰形与点点火星形至今还存现于“火”与
海外热电厂的柴油发电机组配置带有促动器的电液调速器,柴油机具备起动盘车联锁功能。柴油机发电机组首次起动运行时,按下机旁控制柜起动按钮后,未能使柴油机运转起动。首先